本週環繞在美國與阿聯酋(UAE)攜手打造全球AI新格局,從雙邊科技框架協議、5 GW超大規模AI校園動工,到科技巨頭內部與市場困境的連串發展:Meta因性能瓶頸延後「Behemoth」大型語言模型;Amazon的Alexa+語音助手在使用者滲透率上看似乏善可陳;同時OpenAI則準備協助阿布達比興建可能成為全球最大之一的5 GW資料中心。以下深入剖析這些趨勢如何交織出當前AI生態的機遇與挑戰。
1. 美阿聯合簽署「AI加速合作夥伴」框架協議
美國商務部與阿聯酋政府於5 月中宣布成立「US‑UAE AI Acceleration Partnership」框架,旨在深化關鍵技術領域的協作並同步嚴格的安全標準。根據官方聲明,此協議將在阿布達比啟動首座1 GW AI資料中心,並規劃整體5 GW AI園區,滿足中東及鄰近地區的運算需求,同時強化雙方對技術保護的承諾;30天內,雙方將設立專案工作組負責落實與監督進度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阿聯酋外交部官網。在投資層面,UAE投資基金將透過簡化美國境內基礎建設投資程序,促進雙向資本流動;此舉被視為阿聯酋邁向全球AI樞紐的重要里程碑,同時展現美國在維護技術優勢與開放國際合作間的平衡策略Reuters。
2. 阿布達比10平方英里AI校園動工:5 GW規模將成最大海外部署
緊接框架協議,阿聯酋宣布將在阿布達比動工建造10平方英里(約25.9平方公里)AI校園,首期推出1 GW資料中心,最終規模達5 GW,成為美國以外最大的AI運算基地,並由G42領軍、與Amazon Web Services、Microsoft、OpenAI等美國巨頭合作營運衛報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該園區將結合核能、太陽能與天然氣等多元能源,以降低碳排放;未來還將發展科學園區,促進AI創新研究與產學合作,強化UAE在全球AI產業鏈中的關鍵地位Embedded。
3. Meta「Behemoth」LLM公開釋出再度延後
Meta Platforms原定於2025 年4 月推出的旗艦級大型語言模型「Behemoth」,因模型性能未能顯著超越前一代,內部工程師對是否值得公開發布產生疑慮,已多次展延目標日期,最新消息指出最早將延至秋季或更晚才能面世ReutersGadgets 360。
儘管Meta在4 月已預告Behemoth將作為新模型的「教師」,並在Llama 4家族中展示Scout與Maverick等變體,但高達2880億參數的模型訓練與優化挑戰,令其領導階層對投資效益與市場競爭力心存疑慮,預計將重新評估性能提升幅度與安全風險後,再決定最終釋出時程WSJAxios。
4. Alexa+ 生成式語音助理推廣遇冷:真實用戶難覓蹤
亞馬遜2 月推出的Alexa+語音助手,宣稱具備更深入對話、跨設備續談與多步驟任務執行能力,免費提供Prime會員,非會員則需月付19.99美元;然而,上市逾六週後,外界難以找到真實用戶使用案例或獨立評測,分析指出回應速度與準確度仍須優化,且限新款Echo Show裝置支援,與6億台既有設備不相容,嚴重制約普及度ReutersAInvest。
Amazon對此回應,正以Early Access方式分批邀請新用戶,並強調已有數十萬人獲邀參加,但缺乏公開案例與市場聲浪,恐影響市場信心;專家警告,若無法迅速擴大體驗者群,Alexa+要在OpenAI、Meta等競爭者夾殺下突圍並非易事The Verge。
5. OpenAI進駐阿布達比:協助建5 GW超級資料中心
根據Bloomberg與Reuters報導,OpenAI預計成為阿布達比5 GW AI校園的主要租戶與技術夥伴之一,協助規劃與建置這座可能超越摩納哥面積的超大型資料中心,該基地將為ChatGPT與其他生成式AI模型提供運算支撐ReutersTechCrunch。
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也公開支持美阿AI合作計畫,強調此舉將推動全球AI基礎建設的分散化,並對抗對手如中國在AI版圖上的快速擴張;不過,國會與國防層面仍對技術外流風險保持警戒,雙方已承諾將採取額外安全機制,確保關鍵技術受控於美國標準與盟友審查體系Business Insider。
以上五大議題不僅體現國際AI競賽的新賽道,也反映了科技企業在落地與創新間的平衡考驗。未來雙邊合作與市場回饋,將繼續牽動全球AI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