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成長:過去到未來(下)
燈火通明的高樓、幾欲飛揚的步伐、蘊藏繁星閃爍的回眸。至少,這一剎那,要用記憶定格奇蹟。
完滿,定義為沒有缺憾。
缺憾是來不及細想就做出的決定;缺憾是為了注定失去的外界動搖人生軌跡;缺憾是赤裸的面對無法改變的既定決策;缺憾是活在意識形態賦予的可能解釋中懷疑並打壓自我。
叛逃者,大一的我如此定義著自小便對文學院抱持憧憬,卻仍然在畢業後選擇商學科系的自己。
在嘲笑以金錢、外在、權力揀擇伴侶的愚者同時,一面說服自己真活成了世俗想像中的社會人士。
「沒有血統和天賦,我也和他們不一樣,從骨子裡就不一樣。」
所愛之人的話語是矗立懸崖之上的燈塔,我是在黑夜裡迷航的孤舟。
鵝黃色制服與紫荊學生證,只是我所設框架下定義的產物。原來,他們是一樣的。
屬於愛與夢的章節原來從未翻篇,是我自顧自地將對現實的恐懼投射在自身的選擇。
我仍舊想看遍壯闊山海、我仍舊想聆聽遍地天籟、我仍舊想觸及世間餽贈。
我還能愛、也還能被愛。
過去,不諳凡塵世俗人間氣,鮮衣怒馬少年郎,負劍穿行天地,只信眾人皆醉,未想一日惹塵埃。
此刻,初窺凡塵世俗人間氣,猶記桂花同載酒,負重立於方寸,唯信驀然回首,仍在燈火闌珊處。
不再承受對人性尊嚴最深惡痛絕的詛咒,我還是我,還能愛的我、還能被愛的我。
大霧瀰漫,自認早已泯於利慾,雖不為惡行,哭號的是以為被玷汙的淨土,杜鵑向著愛啼聲泣血。
守得雲開,注目利慾俯仰無愧,仍不為惡行,輕拂的是以愛獻上祝福的風,守護著我與我的被愛。
謝謝讓我降生於此的一切,遠行雖殘缺了我、遠行也填補了我,我之所以成為我。
我終將青春還給了他,猝不及防,捧在懷中的青春隨著那夜繁星閃爍的奇蹟如願以償。
和煦的晨曦終將照亮新的航線、復甦的清風吹散心湖雰靄,仍感嘆於世界之大,仍沉醉於兒時情話。
我們終將以愛之名,乘著萬物初始之風,再次揚帆啟航。
歸來仍是少年。我願、我祝、我將。
〈上海.尚海.漂泊與遠航 〉系列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