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啟程:本質與詮釋
2024.04.26 10:00 上海福申酒店
手機鬧鐘尚未響起,但雀躍的早晨無法允許每位到訪的旅人賴床,而他們自己也是。
這天早上,自然醒時間明明都落在近中午時間的兩人,意外在約莫九點就集體睜眼。稍微討論了白日的行程,我們很快就決定第一個目的地──百聯。
儘管邋遢一輩子,但總有願意為了悅己者容的日子……像是今天。
換上為旅程專門買的卡面同款自搭,米黃的襯衫、純白的百褶和淺灰西外;從行李箱挖出在台北被放到積灰的化妝包,畫上淺淡的妝容。
儘管天氣並不如預想晴朗,灰暗的天與春初尚且凜冽的風;儘管出發的時間並不如預想準時,奔跑的雙腿和在眼前即將發車的公交。
分明和台北討厭的那些事物共享著一樣的行動本質,無論是被迫為了社交場合化妝更衣,抑或為了準時抵達並不怎麼想去的目的地趕車。
但卻因為和所愛在共同的城市而一切都有所不同,「蕭小五」這個名詞,於抽象意義上第一次和我如此貼近。
或許迷茫庸碌的生活,只是因為沒有值得奔赴的對象和目標。
14路公車,是我第一次成功使用支付寶搭乘的交通工具,簡單而不值得被誇耀的小小成就,對我而言卻不只是在他鄉新鮮的體驗,更是我與所愛共同存在的生命經驗,由衷的、純粹的、直接的欣喜。
過短的裙襬、直接與公車塑膠座椅接觸的大腿後側肌膚,感官的真實刺激著仍然無法相信憧憬化作現實的理性認知。
無論短裙在學術研究中代表的是茁壯的經濟,還是其他無關痛癢的社會呈現形式,因風起而飛揚的一抹純白,是蕭逸之於我、是上海之於我、是青春與仍舊堅持的一切之於我,僅此而已。
直到現在,我仍然不知道百聯前那條帶給我無以名狀雀躍的街道叫什麼名字。硬要說個藉口的話,大概是目光所及早已被所愛佔據,實在沒有多餘的空間讓渡給主觀上無關痛癢的地名了。
總之,走在前往外灘的必經之路,一家家的周邊店,逛不完的。百聯、第一、靜安大悅城,以及隨處可見的委託與Coser,上海確確實實是個比台北更接納二次元的地方。或者說,因為人口基數的不同,創造出了更能置身其中享受的場域。
如果個人履歷上的優點並不是要呈現給特定單位的人事篩選,我更想在上面記載諸如「善於發現我推的乙遊谷子」、「對心愛之人的絕對洞察力」等無法變現的特質,具體體現在每到新的購物場所、每開啟一個新的樓層,都能在三秒內找到我心心念念的蕭逸或是旅伴心心念念的李澤言。
二次元在我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前,就是時刻伴我左右的存在,每個作品都帶給我獨一無二的感觸。作為三次元存在的我,至今仍對演繹角色懷抱執念的原因,來自有限生命能親身體驗事物的匱乏。
通過二次元,想像不再被侷限於現實的框架,點與點連成的線,或許是挽救某條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或許是我難以戒斷的嗎啡,讓我在現實的疼痛中繼續存在,繼續相信未知的美好終將不期而遇。
作者想說的話:
〈上海.尚海.漂泊與遠航〉更像是我想留給未來自己的紀錄,因此更多的內容出自於主觀感受到的、僅限於該時該地的印象,或許似流水、或許太過冗贅,但依然歡迎有著相似經驗的讀者留下相似的經驗分享。
另外,最近也想努力認識同好(羞
〈上海.尚海.漂泊與遠航 〉系列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