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outu.be/P9jXF2BqxVI?si=w-bRr47QhD1IG4DM
【為什麼想要做推薦拉新?】
昨天有位客戶來問我:「我們老闆想增加社群人數,可不可以讓現有的用戶推薦朋友進來?」這個問題其實不陌生,很多品牌在社群人數卡住的時候都會想到:「那我們讓用戶幫我們拉新吧!」
我後來跟這位客戶快速開了一場電話會議,聊了聊我過去的操作經驗,也給了他兩個建議方向。
【先釐清目標:為什麼你想拉新?】
我第一個先詢問他們的窗口:「為什麼突然想增加社群人數?」對方說,最近社群的活躍度是有明顯提升的,討論氣氛也不錯,但整體人數基數不高。比如說現在是300人對比3000人,那活躍1%的聲量效果就會差很多。
所以客戶的邏輯是:人數多一點,活躍的基數自然也會大一點。
【方向一:先鞏固現有會員,持續拉新】
我第一個給他的建議不是立刻做用戶推薦,而是——
先持續拉進原本就存在的會員名單。
這位客戶其實手上有上萬筆會員名單,但社群裡現在只有不到300人。
那代表其實還有非常多本來就是品牌粉絲的人,還沒被「喚醒」加入社群。這批人比起陌生人,更容易信任品牌、也更容易成為社群的種子用戶。
所以我的建議是:每月持續做會員拉新,先鞏固好原有資源。
【方向二:讓推薦更自然,而不是硬性任務】
第二個建議是:推薦拉新可以做,但要先把社群體質打造好。我觀察到一個底層邏輯:
當一個用戶「真的有感」,他自然會想要分享給他的朋友。所以與其強推推薦任務,不如先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 用戶在社群裡能拿到哪些「專屬價值」?
- 有沒有提供他在公域拿不到的福利?
- 他參與社群的時間,能不能換來一些尊榮體驗?
【案例:如何讓用戶願意開口推薦?】
我過去操作的一些社群有成功做到內部拉新,第一個關鍵是「誘因設計」要夠到位。
比方說:
- 有餐飲品牌讓活躍用戶晉升為「神秘客」,給他$1000用餐金,請他幫忙體驗與評估用餐流程
- 有品牌設計「私域限定」的抽獎活動,獎品是雙人餐、家庭飲品組、年菜組等
- 有的品牌規劃出完整的積分系統,用戶參與越多,等級越高,享有越多專屬福利
這些設計的共通點是:用戶「有感」,而且「有榮譽感」。
當他覺得「在這個社群有頭有臉」,他就會自然想邀請朋友進來。
【怎麼知道時機成熟?從20位核心用戶開始】
我跟客戶說,與其現在就衝裂變,不如先看社群內部:我們能不能先找到20位核心用戶?觀察他們是否有熱情、參與度高、願意互動。如果這群人開始自發性推廣、留言、發言,那就代表時機成熟。那時候再推出推薦機制,會是水到渠成,而不是硬塞任務。
【結語:不要急著推裂變,先問這些問題】
在你推出「推薦朋友加入社群」任務前,可以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 我有沒有還沒用完的會員名單資源?
- 我的社群裡,用戶真的有感受到差異價值嗎?
- 如果我是用戶,我會想拉朋友進來嗎?
當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才是你真正該做裂變的時候。
以上就是我今天跟客戶的對話紀錄與建議,也希望這些經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