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社群世代,品牌避免公關危機的六個自我檢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社群平台上發表意見已經成為 8 到 80歲,全人類的日常生活。

在行銷上,社群平台讓網友可以隨時對品牌內容發表意見,這種即時互動一方面為品牌帶來更多曝光和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一方面也意味著如果品牌「說錯話」了,將會在短時間內引發公關危機,讓「壞事傳千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9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故事設計觀察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o 的路上觀察手記的沙龍
21.9K會員
427內容數
一個好的品牌,不是被說明得多有用,而是被感受得很深刻。故事是最強大的行銷工具,它能建立情感連結、創造記憶、激發行動。我的專欄將聚焦在「Storytelling Strategy」,並分享我如何以故事為工具,協助品牌、協助人,打造值得記憶的體驗。
2025/04/06
本文探討在資訊爆炸時代,品牌如何透過說故事行銷脫穎而出,並提出建立品牌角色、明確價值主張和設計消費者參與方式等策略。以島根觀光為例,說明如何利用神話故事,將地方轉化為情感出口,建立與消費者的深層連結。
Thumbnail
2025/04/06
本文探討在資訊爆炸時代,品牌如何透過說故事行銷脫穎而出,並提出建立品牌角色、明確價值主張和設計消費者參與方式等策略。以島根觀光為例,說明如何利用神話故事,將地方轉化為情感出口,建立與消費者的深層連結。
Thumbnail
2025/03/16
我一直對零售業的發展抱持著濃厚的興趣,因為產業發展的源頭是人的心理需求,「人」又是我研究的主題。 上週我去了一趟日本出差,白天走在日本街頭看著他們新研發的商品,晚上回到飯店看著電視上一個又一個的商業廣告,本篇文章我就來分享一下,在這短短一週裡,我所觀察到的日本消費者心態。
2025/03/16
我一直對零售業的發展抱持著濃厚的興趣,因為產業發展的源頭是人的心理需求,「人」又是我研究的主題。 上週我去了一趟日本出差,白天走在日本街頭看著他們新研發的商品,晚上回到飯店看著電視上一個又一個的商業廣告,本篇文章我就來分享一下,在這短短一週裡,我所觀察到的日本消費者心態。
2025/02/12
AI購物代理的興起,為品牌官網的定位與功能帶來新的挑戰與機會。本文深入探討AI時代下,品牌官網如何轉型,才能強化與消費者的情感連結,提升用戶體驗,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2/12
AI購物代理的興起,為品牌官網的定位與功能帶來新的挑戰與機會。本文深入探討AI時代下,品牌官網如何轉型,才能強化與消費者的情感連結,提升用戶體驗,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本文 (下集) 整理了社群新手會常聽 / 見到的詞彙,如行銷漏斗、內容創作和管理、廣告支出、潛在客戶生成和轉換、檢驗和分析、測試和優化等,並按照主題分類,提供中英文名詞及例句。
Thumbnail
本文 (下集) 整理了社群新手會常聽 / 見到的詞彙,如行銷漏斗、內容創作和管理、廣告支出、潛在客戶生成和轉換、檢驗和分析、測試和優化等,並按照主題分類,提供中英文名詞及例句。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整理了社群行銷相關的英文詞彙,包括社交媒體平臺和互動、網紅和外展、流量和觸及、互動和互動指標、行動呼籲和用戶互動、行銷策略和指標等六個主題。文章的目的在於幫助社群新手學習這些常見的行銷詞彙,以便更好理解及精準表達。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整理了社群行銷相關的英文詞彙,包括社交媒體平臺和互動、網紅和外展、流量和觸及、互動和互動指標、行動呼籲和用戶互動、行銷策略和指標等六個主題。文章的目的在於幫助社群新手學習這些常見的行銷詞彙,以便更好理解及精準表達。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時代,社群媒體已成為品牌行銷的重要戰場。社群行銷是透過「真誠互動」和「多樣化內容」來吸引並留住目標受眾。第一步是找到目標受眾,了解他們的特性。接著制定社群行銷策略,產出優質內容。最後,持續產出內容並與粉絲互動。本文提供三大社群行銷黃金法則:找到你的目標受眾、建立優質內容、持續產出優質內容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時代,社群媒體已成為品牌行銷的重要戰場。社群行銷是透過「真誠互動」和「多樣化內容」來吸引並留住目標受眾。第一步是找到目標受眾,了解他們的特性。接著制定社群行銷策略,產出優質內容。最後,持續產出內容並與粉絲互動。本文提供三大社群行銷黃金法則:找到你的目標受眾、建立優質內容、持續產出優質內容
Thumbnail
分享品牌在發想創意時,如何避免創意為品牌加分不成反造成公關危機的技巧。
Thumbnail
分享品牌在發想創意時,如何避免創意為品牌加分不成反造成公關危機的技巧。
Thumbnail
如果你的企業或產品需要建立品牌形象,可以考慮社群媒體來打造強大的線上存在感。透過社群媒體,你可以吸引新客戶,更深入地與現有客戶互動。社群媒體可以是一種具成本效益與個人化接觸客戶的方式,同時為你的品牌提供寶貴的洞察與見解。
Thumbnail
如果你的企業或產品需要建立品牌形象,可以考慮社群媒體來打造強大的線上存在感。透過社群媒體,你可以吸引新客戶,更深入地與現有客戶互動。社群媒體可以是一種具成本效益與個人化接觸客戶的方式,同時為你的品牌提供寶貴的洞察與見解。
Thumbnail
影響力網紅是在社交媒體上擁有大量追隨者、 影響力的個人品牌策略。 他們透過分享各種內容, 如生活方式、 產品評測等, 影響粉絲的消費和品牌偏好, 從而在社會上產生影響力。 成功的KOL不僅需要吸引人的內容, 還需要建立真實、 具有誠信的形象, 以獲得持久的社會影響力。 KOL不僅是品牌代言人, 更
Thumbnail
影響力網紅是在社交媒體上擁有大量追隨者、 影響力的個人品牌策略。 他們透過分享各種內容, 如生活方式、 產品評測等, 影響粉絲的消費和品牌偏好, 從而在社會上產生影響力。 成功的KOL不僅需要吸引人的內容, 還需要建立真實、 具有誠信的形象, 以獲得持久的社會影響力。 KOL不僅是品牌代言人, 更
Thumbnail
個人品牌塑造技巧是在建立個人品牌時所運用的各種策略和方法。 這些技巧包括尋求權威專家的建議, 他們可以提供寶貴的指導和建議, 幫助個人在品牌建立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和策略。 另外, 視覺形象設計也是個人品牌塑造的重要一環, 包括標誌設計、 色彩選擇、 形象塑造等, 透過精心設計的視覺形象,
Thumbnail
個人品牌塑造技巧是在建立個人品牌時所運用的各種策略和方法。 這些技巧包括尋求權威專家的建議, 他們可以提供寶貴的指導和建議, 幫助個人在品牌建立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和策略。 另外, 視覺形象設計也是個人品牌塑造的重要一環, 包括標誌設計、 色彩選擇、 形象塑造等, 透過精心設計的視覺形象,
Thumbnail
在當今數位時代,社群行銷已成為企業宣傳的一大亮點,而社群內容行銷更是推動品牌曝光、提升用戶黏著度的關鍵。本文將深入探討社群內容行銷的重要性,從制定策略、選擇平台、創造價值內容到數據分析等方面,為行銷顧問提供全方位的指南。
Thumbnail
在當今數位時代,社群行銷已成為企業宣傳的一大亮點,而社群內容行銷更是推動品牌曝光、提升用戶黏著度的關鍵。本文將深入探討社群內容行銷的重要性,從制定策略、選擇平台、創造價值內容到數據分析等方面,為行銷顧問提供全方位的指南。
Thumbnail
如何吸引品牌的年輕族群?如何留住更多年輕用戶?是各個品牌在制定行銷策略不可或缺的一環,最近我在研究不同品牌的年輕策略手法,本篇會記錄我觀察到的兩個行銷重點,解析品牌如何透過「社群標籤化、價值具現化」來成功吸引年輕使用者。
Thumbnail
如何吸引品牌的年輕族群?如何留住更多年輕用戶?是各個品牌在制定行銷策略不可或缺的一環,最近我在研究不同品牌的年輕策略手法,本篇會記錄我觀察到的兩個行銷重點,解析品牌如何透過「社群標籤化、價值具現化」來成功吸引年輕使用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