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色微光之中,木柵動物園的星光觀景平台上,白老虎希羅靜靜地坐著,望向滿天星辰。他不是為了放鬆,而是在思考。
團隊正在構思一個新模組:「情緒共鳴與健康動機展區」──目標是讓訪客在動物行為中產生自我投射與情緒啟發,進而建立更長遠的健康習慣。
但對希羅來說,真正的問題並不是設計出什麼體驗,而是:為什麼人們會想改變?這個「為什麼」,就是他想深入解構的根源。
🐾 安靜的思考者,觀察內在的變化
希羅是典型的 INFJ──沉靜、內省,但總能一針見血指出事物的本質。他不會大聲說話,也鮮少干涉他人,但一旦開口,總會讓人豁然開朗。
他經常在深夜時分獨自走入園區的角落,觀察遊客在照護路徑上的反應。他記錄下:
- 有人因聽到水獺的歡笑聲而停下腳步,突然想起小時候無憂的自己
- 有人對著長頸鹿說話,只因那份高聳與沉穩讓他感到被理解
- 有人摸著自己手上的感應手環,久久站在心語牆前不肯離開
希羅在心裡寫下:「行為表層是情緒,情緒背後是動機,動機背後是價值觀。」
🌌 白老虎的提案:「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幾日後的團隊共創會議中,大家提出許多設計點子——從情緒感測器、AI燈光、聲音互動到角色扮演。
但希羅緩緩站起,貼上他畫的那張圖,一條從「行動」出發,繞過「情緒」、穿越「記憶」,最後落在「價值投射」的曲線。
他說:「我們不只是在設計體驗。我們是在幫助每個人,看見自己還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現場靜默片刻。然後狐狸琳達喃喃說:「我原本只想設計一個好玩的互動區……現在我想做一個能讓人『改變』的地方。」
希羅微笑,他知道,他已經種下了那顆「改變」的種子。
🧠 專業小知識:邏輯思考如何建構願景?
許多人誤以為願景是一種模糊的「夢」,但其實,一個可落地的願景,來自於「抽象與邏輯的融合」。
INFJ最擅長的,就是從深層動機中提煉未來可能性,再用結構化的邏輯串聯起一條願景之路。
建構願景的步驟可參考以下邏輯思考框架:
- 觀察表層現象:看見使用者行為與語言(他們在做什麼、說什麼)
- 洞察內在機:思考他們真正的渴望與恐懼是什麼?(被認同?被照顧?自我肯定?)
- 定義核心價值:找出促使行動的根本驅動力
- 串連成未來藍圖:以未來導向方式重構服務──不是問「如何設計流程」,而是問「我們希望讓使用者成為怎樣的自己?」
這種思維方式讓產品設計超越功能性,進入「引導行為轉變」與「價值觀回饋」的層次。
💡INFJ 的力量來自「為未來守望的心」
白老虎希羅代表的 INFJ(內向、直覺、情感、判斷)人格,又被稱為「提倡者」。他們是天生的理想主義者,也是少見能將理想用邏輯落實的人。
- 他們關心人的深層動機與價值觀轉變
- 擅長抽象思考與概念架構
- 能提出具未來性、意義驅動的願景設計
- 喜歡安靜地影響世界,而非支配它
在產品開發團隊中,INFJ非常適合擔任:
- 策略設計師(Design Strategist)
- 用戶動機洞察研究員(Behavioral Insight Researcher)
- 願景導航者(Vision Facilitator)
- 品牌理念設計師(Brand Story Architect)
他們不追逐現在,而是靜靜地鋪設一條通往「更好」的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