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在神社裡的巨石
在日本兵庫縣高砂市,在生石(おうしこ)神社後方庭院內佇立著一塊巨大的岩石,這顆類似立方體的大巨石,是一座巨大的石頭結構建築,寬 6.4 米,高 5.7 米,深 7.2 米,重量達500公噸。由於它看起來像是漂浮在水面上,因此也被稱為「浮石」,目前尚不清楚是誰建造了它、為何建造、以及如何建造。
神社是位於兵庫縣高砂市寶殿山腰的神社,神社被稱為「石寶殿」,因神殿外的巨大石造建築而被命名,被稱為「日本三大奇蹟」之一 ,同時石寶殿是國家級歷史遺址。
|歷史
相傳崇神天皇在位時,全國正遭受瘟疫的侵襲,石寶殿中供奉的兩位神明在崇神天皇的夢中顯現,對他說:「如果崇拜我們,天下就會太平」,於是便在現址建造了石清水神社。關於石寶殿,《播磨國風土記》大國裡一節中記載:「平原南有石造建築,形如屋宇,長二丈,寬一丈半,高亦同,名大石。」(日本最早的書面記錄之一可追溯到公元714年)相傳為聖德太子年間物部守屋所造,風土記直到江戶時代後期才得以廣泛流傳,先前關於石寶殿的文獻都沒有繼承風土記的內容。萬葉集第三卷岩石村主正人的詩中提到的靜之石石室,據說是指石寶殿,但這並不確定。

看似懸浮在湖面上,其實石頭有一個連接處支撐。
「石寶殿」應該在8世紀前就已存在,但石清水神社並未被收錄在延式神明帳和國史中,據說該神社首次出現在文獻中是在播磨國神明帳,在那裡被列為「石清水大神」。《峰頂紀》中對岩石神社和高光神社的記載是「天神們想用石頭建造神社,但天亮之前無法將其推上去,於是便回家了」,從這時起,石寶殿並非人手所造的傳說便誕生了。
《播州石寶殿大致由來》記載:「古時,神明大和神明沙比科納從出雲來到此地治理國家,試圖建造石造宮殿,並在一夜之間建成了高60.5米的石寶殿。然而,當地的阿賀神發動叛亂,在他們平定叛亂的過程中,天亮了,宮殿卻側倒在地,無法重建。

可以看到石頭被切割出來的溝槽
這塊風化的巨石看起來好像有某種神奇的力量讓它在的湖水上保持平衡(神社的記錄表示,即使在乾旱的情況下,它也從不乾涸)。然而,經過仔細觀察,唯一起作用的奇特力量是精密切割技術,該技術可以切除多餘的岩石,在緊靠水面的巨石的底部,有一個陡峭坡度使它看起來更像浮在水面上。 一位德國人西博爾德在西方作品中首次知道這塊石頭的資訊,這位醫生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為了進入嚴密控制的日本群島,為此他偽裝成荷蘭商人去尋找這塊石頭。他同時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其精美的插圖作品描繪了當時的這塊巨石。
近兩個世紀後,從2005年到2006年科學研究機構「進行三維雷射測量,並仔細研究了圍岩的性質」,結論是玄武碎屑岩(一種火山碎屑形成),形成自數百萬年前的火山活動。雖然石頭周圍沒有明顯的工具痕跡,但科學家只能猜測它在那裡佇立了許久時間,以及在人類最初改變它之後的數千年裡,是什麼風化侵蝕作用在這塊石頭上。
|寫在最後
神話文獻說,神為了蓋宮殿而使用巨石當建材,當地人描述石頭的表面切割相當整齊劃一,甚至還可以看到類似溝槽的切割設計,這不就是類似今日的機械組裝零件嗎?按照我們組裝積木的原理,似乎還有其他石頭組件可以結合,怎麼看也不像是天然成形,然而留存下來的文獻記錄不多,而且當地自古只有發現這一塊屹立不搖,因此被當地人視為神蹟,是否為上古高級文明留存下來的遺跡,正史絕對不會承認,至於幾千幾萬年前石頭用什麼工具切割,如何擺放數千年不倒,這麼大的石頭如何搬運組裝,至今還是個謎。
依照神話文獻,如果神就是外星文明,那這塊石頭會不會是上古外星文明遺留下來的證據?

德國醫師西博爾德的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