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世界奇蹟】唯一找不到任何考古遺址 - 巴比倫空中花園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這幅手工彩色版畫可能是在19世紀對亞述首都進行首次挖掘後製作的,描繪了傳說中的空中花園,背景是巴別塔。

這幅手工彩色版畫可能是在19世紀對亞述首都進行首次挖掘後製作的,描繪了傳說中的空中花園,背景是巴別塔。

巴比倫空中花園是希臘文化列出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它被描述為一項非凡的工程壯舉,擁有一系列層層遞升的花園,其中種植了各種各樣的樹木、灌木和藤蔓,類似於一座用泥磚建造的綠色大山。據說它建於古城巴比倫,靠近現今伊拉克巴比倫省的希拉。空中花園的名字來自希臘語κρεμαστός ( kremastós,字面意思是「懸垂的」 ),其意義比現代英語單字「懸掛」更廣泛,指的是種植在露台等凸起結構上的樹木。

根據傳說,空中花園是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5年至公元前562年在位)為他的米底王后阿米蒂斯建造的,與被稱為「人類奇蹟」的宏偉宮殿相鄰,因為她懷念祖國的綠色山丘和山谷。巴比倫祭司貝羅索斯在大約公元前290年所寫的文字證實了這一點,後來約瑟夫斯引用了這一描述。空中花園也被歸功於傳說中的女王沙米拉姆,因此它被稱為「沙米拉姆空中花園」。 空中花園是古七大奇蹟中唯一一個位置尚未確定的奇蹟。現存的巴比倫文獻中並沒有提到這座花園,在巴比倫也沒有發現確切的考古證據。對此有三種理論可以解釋:第一,這些花園純粹是神話故事,古希臘和古羅馬著作(包括斯特拉博、狄奧多羅斯和昆圖斯·庫爾提烏斯·魯弗斯的著作)中的描述代表了東方花園的浪漫理想;第二,它們在巴比倫存在過,但在公元一世紀左右被毀滅了(704-681年);第三,在底格里斯河畔的首都尼尼微(靠近現代城市摩蘇爾)建造的一座有據可查的花園。

古代世界七大奇蹟的時間線和地圖,包括巴比倫空中花園

古代世界七大奇蹟的時間線和地圖,包括巴比倫空中花園

|古典文學中的描述

有五位主要作家對巴比倫的描述至今仍以某種形式存在。這些作家關注的是空中花園的規模、整體設計和灌溉方式,以及建造的原因。 約瑟夫斯(約公元37-100年)引用了巴比倫馬爾杜克祭司貝羅索斯對花園的描述,他的著作大約寫於公元1475年。 西元前290年是已知最早提及這座花園的日期。貝羅索斯記述了尼布甲尼撒二世統治時期的情形,並且是唯一一部將空中花園的建造歸功於該國王的資料。

他在這座宮殿裡建造了很高的圍牆,並用石柱支撐;通過種植所謂的「空中天堂」,並種植各種樹木,他使這裡的景色看起來與山區完全一樣。他這樣做是為了取悅他的王后,因為她在米底長大,喜歡山區環境。

西庫魯斯·狄奧多羅斯(Diodorus Siculus,活躍於公元前60-30年左右)似乎曾參考過克雷塔庫斯(亞歷山大大帝的歷史學家)和克特西亞斯(Ctesias of Cnidus)的公元前 4 世紀的文獻。狄奧多羅斯將這座建築歸因於一位「敘利亞國王」。他指出,花園呈正方形,每邊長約四普雷薩。花園呈階梯狀,最上方的走廊高50肘尺。牆壁厚22英尺,由磚塊砌成。分層區域的底部足夠深,可以為最大的樹木提供根部生長,並且花園由附近的幼發拉底河灌溉。

塞米勒米斯的空中花園,作者:H. Waldeck

塞米勒米斯的空中花園,作者:H. Waldeck

昆圖斯·庫爾提烏斯·魯弗斯(Quintus Curtius Rufus,公元 1 世紀)可能藉鑒了與狄奧多羅斯相同的資料。他指出,花園位於一座城堡的頂部,城堡的周長為20斯塔迪亞。他將這座花園的建造歸功於一位「敘利亞國王」,原因同樣是他的王后思念自己的祖國。 斯特拉波(約公元前64年 - 公元21年)的記述可能基於公元前 4 世紀奧尼西克里圖斯的失落傳記述。他聲稱,花園的水是透過從幼發拉底河通往花園的螺旋閥來澆灌的。 最後一本被認為獨立於其他經典資料的古典資料是《世界七大奇蹟手冊》 ,由拜占庭悖論學家斐洛於公元 4 至 5 世紀撰寫。以螺旋提水的方法與斯特拉波所描述的方法相吻合。斐洛讚揚了建造大片深層土壤城市的工程技術和獨創性,這些土壤質量巨大,遠高於周圍土地的自然坡度,同時也讚揚了灌溉技術。

|歷史存在

由於缺乏同時代巴比倫文獻的記載,因此尚不清楚空中花園是真實建築還是詩歌創作。也沒有提到尼布甲尼撒的妻子阿米蒂斯(或任何其他妻子),儘管與米底人或波斯人的政治婚姻並不罕見。關於尼布甲尼撒的作品有很多記錄,但是他冗長而完整的銘文中沒有提到任何花園。然而,據說在後來的作家描述這些花園時,它們仍然存在,其中一些描述被認為來自曾經造訪過巴比倫的人。希羅多德在其《歷史》中描述巴比倫時,並沒有提到空中花園,儘管在他訪問的時候,這座花園可能還沒有為希臘人所熟知。 迄今為止,尚未在巴比倫發現空中花園的考古證據。幼發拉底河底下可能存在證據,但目前無法安全地進行挖掘。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時期,這條河從現在的位置向東流,人們對巴比倫的西部所知甚少。羅林格認為,貝羅索斯將這座花園歸功於尼布甲尼撒是出於政治原因,並且他是從其他地方借用了這個傳說。

這幅淺浮雕複製品來自尼尼微亞述巴尼拔 (公元前669–631年) 北宮,描繪的是一座由渡槽澆灌的奢華花園。

這幅淺浮雕複製品來自尼尼微亞述巴尼拔 (公元前669–631年) 北宮,描繪的是一座由渡槽澆灌的奢華花園。

|與尼尼微辛那赫里布花園的相似之處

牛津大學學者史蒂芬妮·達利提出,巴比倫空中花園實際上是亞述國王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4年至681年在位)為其在尼尼微的宮殿建造的有據可查的花園;達利認為,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裡,這兩個地方開始混淆,另一個是辛那赫里布二世建造的辛那赫里布宮殿。考古發掘發現了龐大的渡槽系統的痕跡,遺址上的銘文稱其為辛那赫里布所建。達利認為,這些渡槽是80公里(50英里)長的運河、水壩和渡槽系列的一部分,用於將水輸送到尼尼微,並使用提水螺旋槳將水提升到花園的上層。 達利的論點是基於當代阿卡德銘文分析的最新進展。她的主要觀點是:

  • 巴比倫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眾神之門」,是幾個美索不達米亞城市的名字。辛那赫里布以神的名字重新命名了尼尼微的城門,這顯示他希望自己的城市被視為「巴比倫」。
  • 只有約瑟夫斯稱尼布甲尼撒是建造這座花園的國王;儘管尼布甲尼撒留下了許多銘文,但沒有一篇提到任何花園或工程。相較之下,辛那赫里布留下了書面描述,並且有考古證據證明他的水利工程。他的孫子亞述巴尼拔在宮殿的一塊雕刻牆板上描繪了這座成熟的花園。
  • 辛那赫里布稱他的新宮殿和花園是「所有人的奇蹟」。他描述了在他的花園裡用螺絲提水的製作和操作過程。
  • 古典作家的描述與這些當代記錄非常吻合。在西元前331年高加米拉戰役前,亞歷山大大帝在傑萬渡槽附近紮營了四天。與他一起旅行的歷史學家們有充足的時間調查周圍的大量文獻,並用希臘語記錄下來,雖然這些第一手資料未能留存到現代,但被後來的希臘作家引用。

辛那赫里布國王的花園不僅因其美麗而聞名,在塵土飛揚的夏季景觀中,它是一片終年鬱鬱蔥蔥的綠洲,而且還因維護花園的奇妙水利工程而聞名。亞述人有建造皇家花園的傳統,亞述納西拔二世國王(西元前883-859年)開鑿了一條穿過山脈的運河。種植了果樹園。其中也提到了松樹、柏樹和檜樹、杏樹、棗樹、烏木、紫檀木、橄欖樹、橡樹、檉柳、胡桃樹、橡樹、白蠟樹、冷杉、石榴樹、梨樹、榅桲樹、無花果樹和葡萄樹,牆上的亞述巴尼拔雕塑展現了花園的成熟時期。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一幅原始畫板和另一幅畫板的繪圖,但均未公開展出。古典作家提到的幾個特徵在這些當代圖像上仍然清晰可見。

亞述壁畫描繪了尼尼微的花園

亞述壁畫描繪了尼尼微的花園

關於辛那赫里布宮殿,他提到了加強防洪設施的巨大石灰石塊。19世紀中葉,奧斯汀·亨利·萊亞德對宮殿的部分區域進行了挖掘。他的城堡規劃顯示出與辛那赫里布花園一致的輪廓,但其位置尚未得到確認。該地區近代曾被用作軍事基地,因此難以進一步調查。 灌溉這樣的花園需要升級尼尼微城的供水系統。這些運河延伸至山區50多公里(31英里)。辛那赫里布對他所採用的技術感到自豪,並在他的銘文中詳細描述了它們。在巴維安河( Khinnis)源頭,他的碑文提到了自動水閘。橫跨傑萬山谷的一條巨大的渡槽由兩百多萬塊修整過的石頭建造而成。它採用石拱和防水水泥。上面寫著:

辛那赫里布是亞述世界的王。我在很遠的地方建造了一條水道,通往尼尼微的周邊地區,將各條水道匯聚在一起...我在陡峭的山谷上架設了一條由白色石灰岩塊砌成的渡槽,讓水從上面流過。

辛那赫里布聲稱他建造了一座「全人類的奇蹟」,並表示他是第一個在鑄造巨型(30噸)青銅鑄件時採用新鑄造技術取代「失蠟法」的人。 他能夠將水引入到他的花園中,因為水來自更遠的山上,然後他通過部署新的水螺旋將水位提升得更高。這意味著他可以建造一個高聳於景觀之上的花園,並在梯田頂部種植大樹,這種令人驚嘆的藝術效果超越了他的前輩。

棗椰樹是巴比倫常見的樹種。

棗椰樹是巴比倫常見的樹種。

|植物

正如藝術作品中所描繪的那樣,花園裡有盛開的花朵、成熟的果實、潺潺的瀑布和枝繁葉茂的梯田。根據巴比倫文獻、傳統和該地區的環境特徵,在花園中可能發現了以下一些植物: 橄欖(Olea europaea) 榅桲(Cydonia oblonga) 普通梨( Pyrus communis ) 無花果(Ficus carica) 杏仁(Prunus dulcis) 普通葡萄樹(Vitis vinifera ) 棗椰樹(Phoenix dactylifera) 檉柳( Tamarix aphylla ) 阿特拉斯山乳香樹(Pistacia atlantica)

花園中可能存在的進口植物品種包括雪松、柏樹、烏木、石榴、李子、紫檀木、松樹、杜松、橡樹、白蠟樹、冷杉、沒藥、胡桃柳樹。其中一些植物懸掛在露臺上方,並覆蓋在牆壁上,下面是拱門。

「花園派對」浮雕描繪了亞述巴尼拔和他的妻子坐在藤架下,藤架上爬滿了葡萄藤,掛滿了葡萄,還有小鳥,周圍環繞著結果實的棗椰樹和松樹。一位被擊敗的國王的頭顱懸掛在左邊第一和第二個人物之間。尼尼微北宮,約西元1516年。 西元前645年。

「花園派對」浮雕描繪了亞述巴尼拔和他的妻子坐在藤架下,藤架上爬滿了葡萄藤,掛滿了葡萄,還有小鳥,周圍環繞著結果實的棗椰樹和松樹。一位被擊敗的國王的頭顱懸掛在左邊第一和第二個人物之間。尼尼微北宮,約西元1516年。 西元前645年。


(部分內容參考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11.7K會員
1.3K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4/17
一雙看似爬蟲類的腳趾雕塑、在200公尺高的花崗岩上鑿出一間宮殿、擁有複雜的水利系統建設,這是充滿謎團的獅子岩,「錫吉里耶」宮殿。
Thumbnail
2025/04/17
一雙看似爬蟲類的腳趾雕塑、在200公尺高的花崗岩上鑿出一間宮殿、擁有複雜的水利系統建設,這是充滿謎團的獅子岩,「錫吉里耶」宮殿。
Thumbnail
2024/11/12
卍(左旋)或卐(右旋)(中文讀作「萬」)是一對古老的符號,也是漢字系統的其中一對字符。中國最早的「卍」字符出現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上。「卍」字符也出現在漢代的五銖錢幣上。中國傳統紋樣中就有使用這個符號的萬字不到頭。康熙字典收錄了左旋的「卍」為漢字,其部首是「十」,筆劃數為四。
Thumbnail
2024/11/12
卍(左旋)或卐(右旋)(中文讀作「萬」)是一對古老的符號,也是漢字系統的其中一對字符。中國最早的「卍」字符出現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上。「卍」字符也出現在漢代的五銖錢幣上。中國傳統紋樣中就有使用這個符號的萬字不到頭。康熙字典收錄了左旋的「卍」為漢字,其部首是「十」,筆劃數為四。
Thumbnail
2024/10/15
教宗預言(拉丁語:Prophetia Sancti Malachiae Archiepiscopi, de Summis Pontificibus)或稱聖馬拉奇預言,出自據說有預知能力的12世紀愛爾蘭的阿馬總教區總主教聖馬拉奇。
Thumbnail
2024/10/15
教宗預言(拉丁語:Prophetia Sancti Malachiae Archiepiscopi, de Summis Pontificibus)或稱聖馬拉奇預言,出自據說有預知能力的12世紀愛爾蘭的阿馬總教區總主教聖馬拉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介紹世界上五個令人驚嘆的自然和人文景點,分別是澳大利亞大堡礁、美國大峽谷、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和巴西基督像。除此之外,還介紹了北極光、義大利斜塔、威尼斯大運河、美國和加拿大紐約州尼亞加拉瀑布和祕魯庫斯科的馬丘比丘。文章詳細介紹這些景點的歷史、地理資訊和特色景觀。
Thumbnail
介紹世界上五個令人驚嘆的自然和人文景點,分別是澳大利亞大堡礁、美國大峽谷、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和巴西基督像。除此之外,還介紹了北極光、義大利斜塔、威尼斯大運河、美國和加拿大紐約州尼亞加拉瀑布和祕魯庫斯科的馬丘比丘。文章詳細介紹這些景點的歷史、地理資訊和特色景觀。
Thumbnail
巴塞隆納之旅,就是建築師高第的藝術之旅。但是我還是最喜歡聖家堂,因為在那裡,我看到的不是天堂,而是一雙天才的手,為苦難的人民打造的心靈空間,任何人,在這座高第親手打造的聖潔森林中,都能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生命的韻律。
Thumbnail
巴塞隆納之旅,就是建築師高第的藝術之旅。但是我還是最喜歡聖家堂,因為在那裡,我看到的不是天堂,而是一雙天才的手,為苦難的人民打造的心靈空間,任何人,在這座高第親手打造的聖潔森林中,都能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生命的韻律。
Thumbnail
迦勒底城消失,巴比倫化為塵土,埃及變成一塊貧瘠的土地,西西里曾有160個繁榮的城市,但在西元零年之前成為廢墟,最後變成沙漠,儘管人類付出勞力、善用巧思、祈求禱告與意圖改變。 但這一切仍然發生,就像日落之後黑夜來臨般自然,證明人類對於自己所有成果與模式一定有不知道的事。 而那個未知數一定極為致命..
Thumbnail
迦勒底城消失,巴比倫化為塵土,埃及變成一塊貧瘠的土地,西西里曾有160個繁榮的城市,但在西元零年之前成為廢墟,最後變成沙漠,儘管人類付出勞力、善用巧思、祈求禱告與意圖改變。 但這一切仍然發生,就像日落之後黑夜來臨般自然,證明人類對於自己所有成果與模式一定有不知道的事。 而那個未知數一定極為致命..
Thumbnail
義大利考古單位最近公佈了新發現的壁畫,位於龐貝古城「麗達之家」(House of Leda)裡的一幅古希臘神話主題壁畫...
Thumbnail
義大利考古單位最近公佈了新發現的壁畫,位於龐貝古城「麗達之家」(House of Leda)裡的一幅古希臘神話主題壁畫...
Thumbnail
不清楚全世界的金字塔是怎樣,但墨西哥最大的幾座金字塔,都是經過幾百甚至上千年、多次擴建而成最後的規模。從小模型剖面可看到它們像洋蔥一樣層層往外長大。...
Thumbnail
不清楚全世界的金字塔是怎樣,但墨西哥最大的幾座金字塔,都是經過幾百甚至上千年、多次擴建而成最後的規模。從小模型剖面可看到它們像洋蔥一樣層層往外長大。...
Thumbnail
步行一段時間後,出現在夏天及卡爾瑞恩眼前,是數棵千年神樹密集生長在一起,一座座巨大平台劃著數個圓,圍繞著它們,且在上面有一連串的木造建築群。 建築群中心點的最上方,矗立著敬奉萬物之母圖奈瑞的神殿,高聳的牆面融合了植物和木質結構,呈現出綠意盎然的美感。
Thumbnail
步行一段時間後,出現在夏天及卡爾瑞恩眼前,是數棵千年神樹密集生長在一起,一座座巨大平台劃著數個圓,圍繞著它們,且在上面有一連串的木造建築群。 建築群中心點的最上方,矗立著敬奉萬物之母圖奈瑞的神殿,高聳的牆面融合了植物和木質結構,呈現出綠意盎然的美感。
Thumbnail
沒來過盧克索神殿,別說你來過埃及 我覺得這句話套用在所有埃及的景點 每個神殿、法老王陵墓、沙漠、市集、遊輪、都是不能錯過的 方尖碑 盧克索神殿位於市區中央 神廟大門口就看得到方尖碑 方尖碑是埃及古代常見的一種紀念碑 方尖碑外形呈尖頂方柱狀 由下而上逐漸縮小,頂端尖錐狀 四邊雕刻
Thumbnail
沒來過盧克索神殿,別說你來過埃及 我覺得這句話套用在所有埃及的景點 每個神殿、法老王陵墓、沙漠、市集、遊輪、都是不能錯過的 方尖碑 盧克索神殿位於市區中央 神廟大門口就看得到方尖碑 方尖碑是埃及古代常見的一種紀念碑 方尖碑外形呈尖頂方柱狀 由下而上逐漸縮小,頂端尖錐狀 四邊雕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