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芳鄉下女孩,有一點自卑,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皮膚黝黑又有一點過敏,曬太陽兩分鐘就起疹子,別人跟她說話,她也不敢直視,總是低著頭回答。不過,雖然順芳貌不驚人,但是個性單純、樸實又肯做事,很多婆婆媽媽爭相為她找婆家。
先生功成名就之後,個性變得有一點好大喜功,順芳則是一如既往的認份和勤勞。有一天,順芳得知先生外面有女人痛苦不已,自己對先生的愛從結婚那天起就沒有變過,先生的不忠讓她更加自卑,夜深人靜一個人抱著棉被哭到天亮。境不轉,那就心來轉,順芳走入公益團體,也聞法了,老智者跟說她說,「一直困在那個『境』裡面團團轉,對方笑自己就跟著笑,對方哭自己也跟著哭,這樣的日子就好像一頭牛看見鏡子裡的紅布和自己,撞到精疲力盡,依然不會有出口。」
順芳接受老智者的提點,放下對先生的罣礙和埋怨,讓先生隨心所欲。就像老智者說的,先生不只是我們的先生,他也可能是別人的小王,一個人的因緣多重,從前造了什麼因,現在就收什麼果,造專情的因就收一心一意的果,造濫情的因就收花心的果。順芳終於明白一切的因緣其來有自,懂因識果就不會再糾結。雖然先生的外緣沒有斷,但是順芳的心一直在家裡,協助先生,也把三個孩子教養得知書達禮、知進退,直到先生因病驟逝,孩子接下工廠。
這些年來,順芳能全心投入志工領域,是因為孩子的成全。孩子感謝媽媽對家庭對他們的照顧,在爸爸流連在外樂不思蜀的時候,是媽媽抱著他們給他們雙倍的愛和溫暖,沒有媽媽,就沒有現在的他們。孩子把工廠經營得很好,順芳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會有幾個缺口,缺口也是生活的一部份,既然是生活的一部份那就不要盯著它看,因為不管看再久,它還是生活的一部份,不看,它就不見,看它,就又在眼前,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心在畫喜怒哀樂。」
老智者說,痛苦是因為我們的心一直提著痛苦不肯放下,其實只要輕輕放下就好了。在逆境中不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很痛苦很難受,要用順境的歡喜心去接受和面對,心能造五毒,也能是解藥,修善修福,修的只是我們一顆時而糊塗時而迷惘的心而已。
#轉念
#境隨心轉
#放下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