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法則:退休金準備指南,教你如何運用25倍法則提早退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前陣子很流行F.I.R.E.運動,它是由英文的「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縮寫,裡面提倡的方向就是財務獨立並提早退休,如何了解自己何時可以做到這樣的目標呢?

運用 4% 法則( 4% Rule),或是稱為25倍法則、4%安全提領率。

隨著政府退休金面臨破產邊緣,加上勞退基金的報酬差,自己的退休金需要自己努力額外準備,越來越多人開始探討退休金準備的方式。

退休前到底要準備1,000萬? 1,500萬? 3,000萬? 

多少存款讓我們安心退休?

對於這個“退休”問題,眾多人都有此疑慮。

一般而言,許多人心中的完美退休儲蓄,大概是介於 1,000 萬到 2,500 萬。然而,這實際上,是因人而定的!

要精準算出自己的理想退休金額,需要考慮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1. 通貨膨脹
  2. 退休生活所需的月支出
  3. 退休後可能的其他收入
  4. 我預計活到多少歲

有了這些數據,我們就能計算出每個人所需的“退休金準備額”!

1.通貨膨脹

今日的 100 元和未來退休時的 100 元,其價值是有所差異的。不論是日常的午餐、衛生紙還是家中的水電氣,價格都是在變動中。所以,對於那筆未來才使用的退休金,我們必須將通貨膨脹納入考量。

2.退休後的月生活費

每人心中的退休夢想都有所不同。或許有人夢想著退休後周遊列國,而有些人只期望維持原有的生活品質。那麼,你的退休夢想是什麼呢?這將深深影響你所需要的退休金準備。

建議嘗試列出自己想像中的退休生活情境,並簡單追蹤每日的支出狀況,大約能了解自己退休後的支出了。

3.退休後是否有其他收入

對一般民眾來說,如果額外準備其他退休金,退休後主要的所得就是政府的相關退休金,坦白說,依照目前通膨的速度,只靠政府退休金絕對是不足夠的,因此大家的理財意識才紛紛抬頭。

4.可以活多久

這是最難計算的一個因子,沒有人知道自己還可以活多久,但這項因子卻會帶來極大的變數,因為活到80歲與活到100歲,整整差了20年,可能退休金準備額度就差了好幾百萬,因此,只有多準備才是因應之道。

退休金準備如何計算

基本上,每個人的生活花費習慣不同,所以沒有絕對標準的退休金準備數字。

因此在1990年代,國外就有財務顧問(William Bengen)提倡 4% 法則,他使用 1926 年至 1992 年的歷史市場表現數據進行了測試,提出退休人士安全的提領比例是4%。

這個提領比例除了可以顧及每月穩定現金流以供支應生活消費所需之外,還能讓這筆退休金維持一定金額,可以持續在可投資的資產中產生現金流。

這邊補充說明一下,所謂的提領策略,是我從這個投資帳戶進行某一個固定比例的金額提領,提領後的剩餘資金仍進行投資,因此如何確保整個投資帳戶能不被用光呢?

就是投資帳戶的資產成長速度(報酬率)比投資帳戶被提領的速度(提領率)大,就可以確保資產不會耗光。

什麼是4% 法則? 

你將所有投資帳戶加總起來,並在退休的第一年提取總資產的 4%。 在隨後的幾年中,只要每年依照通貨膨脹調整提領的金額。按照這個公式,你應該很有可能在 30 年的退休期間不會用光你的錢。 假設 : 你退休時的投資帳戶總額為 1,000 萬台幣。你將在退休的第一年提領 400,000 台幣。如果那一年的生活成本(通膨)上漲 2%,那麼你將在下一年給自己加薪 2%,提領 408,000 台幣,以此類推接下來的 30 年。

raw-image

如何運用 4% 法則,計算退休金要準備多少?

  • 退休金準備 = 退休後每年生活開支 ÷ 4%

更簡單的算法是

  • 退休金準備 = 退休後每年生活開支 X 25

例如,根據主計處調查,2020年台灣人的平均每月消費台幣23,262元實際演算,這樣一年一個人的花費是279,144元,這邊用28萬整數計算。4%法則之下,也就是【28萬/4%=700萬】,當已經準備700萬的時候,可能有些人就可以考慮實踐財務自由。

提醒!!!這邊的計算只是一個推估準備金額,未實際考量通膨,如果要比較精確計算,還是建議加入通膨的基礎每年計算,而且,隨著年紀越大,醫療支出絕對會越多,所以絕對要多準備。

使用 4% 法則的條件是什麼? 適合每個人嗎?

4% 法則是每年根據通貨膨脹率增加提領金額——而不是根據實際的投資表現——這對一些投資人來說可能是一個挑戰,投資狀況差時,提領同樣金額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後續現金流的不順利。 此外,這樣的方式無法讓提領金額有較大變動的彈性,這不是大多數人在退休後的消費方式。 

每年的支出金額有可能變動非常大,一般來說,你花費的金額可能會在整個退休期間發生變化。

4%法則是用什麼金融工具

設計者使用 50% 股票和 50% 債券的投資組合,而且皆以美國資產為主。 現在用ETF都可以做到很好的資產配置組合。 你的實際投資組合構成一定會有所不同,並且可能會在退休期間隨著時間的推移改變資產配置的比例。通常我們會建議將投資組合多樣化,全球布局,涵蓋廣泛的資產類別,並在退休期間減少對股票的配置。  

4%法則適用現今社會嗎?

它使用歷史市場報酬

未來各類資產報酬能否維持跟過去一樣高? 時代環境的不同,也讓許多人存疑。

Charles Schwab Investment Advisory, Inc. (CSIA) 的分析預測,未來十年股票和債券的市場報酬可能低於歷史平均水平 ; Vanguard 使用 Vanguard Capital Markets Model® (VCMM)預測未來各類資產報酬率,不論是股票或債券的未來資產報酬都可能比歷史低許多。

只關注歷史報酬可能會使投資人對未來過於樂觀,使用歷史報酬來計算可持續的提領率可能會導致提領率過高,最終無法成功退休。

4%法則以30年為基礎進行分析

根據你的年齡,可能不需要 30 年。男人與女人的平均壽命不同,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也不同。

而退休規劃應該是要做的更完整充足,我認為應該為退休做更長期的計劃。退休後資金用完是一個巨大的風險,因為我們無法再回到職場。 

因此,我們應該更聰明地調整提領比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計算合理的比例。換句話說,4% 法則不一定適合你的情況。

4%法則容易執行嗎?

設計者當初在進行規劃模擬時,幾乎是用100%成功機率的基礎計算,換句話說,它假設在幾乎所有的市場未來情況下,這個投資帳戶在30年後,都不會出現負餘額(破產,帳戶資金 < 0 )。這在理論上可能聽起來不錯,但實際上有些不切實際,因為這意味著你必須100%紀律地遵守一切規劃,沒有任何彈性變化,才能達到這種安全水平。

實際上,通過保持靈活性並每年重新審視你的提領率,讓退休生活更多彈性與美好,可以不需要以如此高的信心水平為目標。

4%法則的缺陷

它不包括稅收或其他成本費用

4% 的法則並未將投資費用計入估計報酬,這也影響了其成功的可能性,實際上,最小化成本可以顯著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4%法則很簡單,但不是萬能

4%法則背後的關鍵假設,說穿了就是紀律,你要紀律的投資,紀律的控制消費,而且計算方式很簡單,每個人計算一下預計的月花費再轉換成年花費,就能大概知道退休後需要準備的退休金總額。

但實際上,人生處處是風險與變化,即使絕對紀律地遵守規劃,還是有所謂「萬一」的情況發生,尤其隨著年紀增長,醫療支出的絕對是最大的不確定性。4% 法則非常適合大家簡單計算,這也是他火紅的原因,但退休規劃還有其他方式可以採用,未來會慢慢介紹。

常見問題FAQ

1. 什麼是退休金提領的4%法則?

4%法則是一個退休策略,建議在退休的第一年提領投資組合的4%,然後在接下來的年份根據通貨膨脹調整提領金額。此法則旨在確保退休資金能在約30年內持續提供支出。

2. 4%法則是如何確定的?

這一法則的起源於多項歷史數據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1994年由William Bengen的研究。經過回溯分析,他發現對於一個由股票和債券組成的投資組合,以4%的速率提領,資金可以持續約30年,而不會被花光。

3. 4%法則是否適用於所有人?

不一定。4%法則是基於過去的市場表現數據,但未來的市場回報可能與過去不同。此外,每個人的退休需求、壽命、健康狀況和其他費用都是獨特的。在確定提領策略時,最好諮詢財務顧問。

4. 如果市場表現不佳,我還應該遵循4%法則嗎?

在市場下行期間,嚴格遵循4%法則可能會增加資金耗盡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考慮暫時減少提領或調整支出可能是明智的。定期審查和調整提領策略是很重要的。

5. 除了4%法則外,還有其他的退休提領策略嗎?

是的,還有許多其他策略,例如固定金額提領、固定百分比提領或使用退休時期的動態提領策略。最佳策略取決於個人的退休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和市場環境。再次強調,與財務顧問討論您的情況是很重要的。

 

『在快樂時,朋友會認識我們;在患難時,我們會認識朋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理財W實驗室
0會員
11內容數
金融是什麼? 對我來說,他是幫助人達成人生夢想的一項偉大工程。 我是一位證券分析師,進入金融市場已超過10年,始終對市場敬畏,不敢說我是完全正確,但經歷過至少3次市場上下週期的我,對市場有些微認知與體悟。 我認為投資的旅途是一場實驗,很多時候需要勇氣去驗證,所以想要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投資的奧秘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評估要有多少資產才能退休時,通常都會採用4%法則,也就是當年生活開銷是資產的4%,例如年開銷是40萬,那麼就需要1000萬的資產,但如果深入了解4%法則的話,會發現根據4%法則來決定要達到退休的資產可能會過度樂觀。 首先4%法則是由威廉班根在1994年提出,他回測了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評估要有多少資產才能退休時,通常都會採用4%法則,也就是當年生活開銷是資產的4%,例如年開銷是40萬,那麼就需要1000萬的資產,但如果深入了解4%法則的話,會發現根據4%法則來決定要達到退休的資產可能會過度樂觀。 首先4%法則是由威廉班根在1994年提出,他回測了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財務自由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一般來說要達到財務自由的定義是指被動收入等於所需的花費,而要擁有多少資產才算達到財務自由呢?一般建議就是所謂的4%法則,就是每年的生活開銷等於資產的4%時,或是資產等於年開銷的25倍,例如每年的生活費是40萬元,那麼你就必須擁有1000萬元的資產,從數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財務自由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一般來說要達到財務自由的定義是指被動收入等於所需的花費,而要擁有多少資產才算達到財務自由呢?一般建議就是所謂的4%法則,就是每年的生活開銷等於資產的4%時,或是資產等於年開銷的25倍,例如每年的生活費是40萬元,那麼你就必須擁有1000萬元的資產,從數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選擇投資指數化投資的人,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還有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退休後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顧問威廉班根,在1994年的研究提出,他設定投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選擇投資指數化投資的人,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還有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退休後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顧問威廉班根,在1994年的研究提出,他設定投資
Thumbnail
大家都想提早退休,但對數字總是非常地模糊,其實你可以用4%提領率來計算,假設你退休時,, 每年所需花費為50萬元,那麼用4%的提領率回推,50萬÷0.04=1250萬。也就是說你要退休時, 只要存到1250萬就夠了。 透過這篇文章,你可以算出目前適合你的退休數字,並得到方法讓資產加速增長的方法。
Thumbnail
大家都想提早退休,但對數字總是非常地模糊,其實你可以用4%提領率來計算,假設你退休時,, 每年所需花費為50萬元,那麼用4%的提領率回推,50萬÷0.04=1250萬。也就是說你要退休時, 只要存到1250萬就夠了。 透過這篇文章,你可以算出目前適合你的退休數字,並得到方法讓資產加速增長的方法。
Thumbnail
退休、財富自由對每個人而言,所需金額各有不同,但可依據4%法則來計算。除了儲蓄外,「開源」和「節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此外,保險規劃也應被重視。提領退休金時,需考慮通膨因素,以維持生活品質。並在市場波動時調整生活支出,以確保退休生活品質。
Thumbnail
退休、財富自由對每個人而言,所需金額各有不同,但可依據4%法則來計算。除了儲蓄外,「開源」和「節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此外,保險規劃也應被重視。提領退休金時,需考慮通膨因素,以維持生活品質。並在市場波動時調整生活支出,以確保退休生活品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每個人的財務目標都不同,有的人希望存到買房的頭期款,有的人希望存到小孩的學費,而有些人則是希望存到退休後的生活費,但大多數人沒有去計算需要多久時間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我們必須訂定自己的財務計畫。 如果是由資本利得的投資組合作為生活費,一般會依照所謂的4%法則,也就是每年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每個人的財務目標都不同,有的人希望存到買房的頭期款,有的人希望存到小孩的學費,而有些人則是希望存到退休後的生活費,但大多數人沒有去計算需要多久時間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我們必須訂定自己的財務計畫。 如果是由資本利得的投資組合作為生活費,一般會依照所謂的4%法則,也就是每年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照著自己的退休計畫和目標一步步前進後,好不容易達到退休目標,想說總算可以開始享受自己的退休人生,但是現實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因為退休後的運氣決定你的退休生活,有可能變得更好也有可能變得更壞,你可能會想說我都存到目標的金額了,為什麼運氣會影響退休品質呢?原因就在於退休後報酬的順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照著自己的退休計畫和目標一步步前進後,好不容易達到退休目標,想說總算可以開始享受自己的退休人生,但是現實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因為退休後的運氣決定你的退休生活,有可能變得更好也有可能變得更壞,你可能會想說我都存到目標的金額了,為什麼運氣會影響退休品質呢?原因就在於退休後報酬的順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