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法則有盲點!該相信4%法則嗎?|小畢投資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評估要有多少資產才能退休時,通常都會採用4%法則,也就是當年生活開銷是資產的4%,例如年開銷是40萬,那麼就需要1000萬的資產,但如果深入了解4%法則的話,會發現根據4%法則來決定要達到退休的資產可能會過度樂觀。


首先4%法則是由威廉班根在1994年提出,他回測了美股搭配美債的投資組合,發現從1926年到1976年間,任何一年開始退休的投資人,只要採用4%提領率加上每年隨通膨率調整,資產都可以安穩地提領30年以上而不會耗盡,而在後來的三一研究將回測時間從1926年增加到1995年,也同樣得出4%提領率可以提領30年的結論。


由於4%法則是根據回測滾動歷史數據得出的結果,所以會存在一些缺點,首先就是某段歷史報酬對於回測結果影響很大,例如回測區間為1926年到2015年,總共會有61個30年滾動區間,第一個滾動區間是1926年到1955年,最後一個滾動區間是1986年到2015年,你會發現1926年的數據在這61個滾動區間只會出現一次,1927年的數據會出現2次,而1955年到1986年的數據則會出現30次,接下來1987年會出現29次,到最後的2015年又只出現一次,也就是1955年到1986年的數據會主導整個回測結果。


如果深入了解1955年到1986年這段時間,會發現這段時間剛好是債券的熊市,無論是政府公債或是公司債,報酬都低於其他年份的平均報酬,也因為滾動歷史模擬存在著這樣的現象,所以就有人提出所謂的蒙地卡羅模擬,就是先將資產組合的歷史年報酬率當作未來的報酬率,例如有過去40年的歷史年報酬率,要回測開始退休後接下來30年,從資產提領作為生活費的結果,那麼就是從這40年的數據,隨機選出其中30年的年報酬率亂數排列,來當作未來30年遇到的資產報酬結果,接著每年從資產提領金額,看看30年後資產總值是多少,如果在30年內資產總值沒有歸0,就代表成功,這樣的步驟重複上千次或上萬次,成功次數的百分比就是所謂的成功率,例如模擬1萬次成功9000次,那麼成功率就是90%。


蒙地卡羅模擬的每個30年滾動區間都是彼此獨立的,所以不會有某段歷史數據主導結果的狀況,另外相信歷史不一定會重演的投資人,蒙地卡羅模擬可以考慮到過去歷史沒有出現的報酬結果,但蒙地卡羅模擬是否也有缺點呢?我們可以從回測結果找到答案。


我採用1928年到2023年的標普500指數年報酬和美國10年期公債年報酬數據,假設退休後第一年從資產中提領4%作為生活費,且每年隨著通膨率調整提領率,連續提領30年的成功率,可以發現滾動歷史模擬結果顯示只要持有60到80%的股票,提領成功率都是100%,而股票比例小於30%時,成功率開始快速下降,當資產全部是債券時,成功率更只有42%,至於蒙地卡羅模擬結果顯示成功率最高落在股票比例為30到70%間,資產全部是債券時,成功率是58%,明顯比滾動歷史模擬來得高,這就是因為滾動歷史模擬的債券熊市歷史區間主導了回測結果,另外一個差異就是股票比例高於30%時,滾動歷史模擬的成功率都高於蒙地卡羅模擬,這表示根據過去歷史,股票是具有均值回歸的特性,也就是股票不會長期處於下跌的狀況,對於蒙地卡羅模擬而言,可能會過度悲觀看待股票的表現,但另一方面就是可以為最壞狀況做好打算,只是不論使用哪種模擬回測,結果都告訴我們只要持有40%到70%的股票,都可以有不錯的成功提領率,之後的影片除了分享投資觀念,我會分享更多投資書籍的讀書心得,且如何應用在投資上,歡迎大家訂閱和分享我的沙龍。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本篇內容同步發表在我的youtube頻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畢的沙龍
52會員
83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小畢,這裡我會不定期分享個人投資和被動收入的心得和方法,歡迎大家追蹤和分享囉。我的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beeinvestnotes
小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大家好,我是小畢,債券可以視作借錢給他人並收取利息的商品,也就是借據,只是這個他人是國家,政府機構,地方政府或公司,相對於個人借據來說,違約風險相對較低,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公債被視作是最安全的債券,除非今天美國政府不存在,否則基本上沒有不履約的風險,而債券依發行期限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債券,短期債券為
Thumbnail
2025/04/01
大家好,我是小畢,債券可以視作借錢給他人並收取利息的商品,也就是借據,只是這個他人是國家,政府機構,地方政府或公司,相對於個人借據來說,違約風險相對較低,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公債被視作是最安全的債券,除非今天美國政府不存在,否則基本上沒有不履約的風險,而債券依發行期限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債券,短期債券為
Thumbnail
2025/03/21
大家好,我是小畢,投資0050時,大家常採用定期定額來投資,但其實還有所謂的定期定值,那到底該選擇定期定額還是定期定值呢?我會分享這兩種方法分別投資0050的結果。 定期定額由於每次投入的金額固定,所以無論在低點或是高點都會投入相同的金額,相較於定期定額,定期定值在低點時會增加買進的金額,高點
Thumbnail
2025/03/21
大家好,我是小畢,投資0050時,大家常採用定期定額來投資,但其實還有所謂的定期定值,那到底該選擇定期定額還是定期定值呢?我會分享這兩種方法分別投資0050的結果。 定期定額由於每次投入的金額固定,所以無論在低點或是高點都會投入相同的金額,相較於定期定額,定期定值在低點時會增加買進的金額,高點
Thumbnail
2025/02/25
大家好,我是小畢,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書名是“長期買進”,作者採用一些簡單且生活化的例子來傳達正確的投資觀念,在書的前半部用了相當大的篇幅介紹會影響投資人投資成果的10個行為偏誤,這也代表在投資上,人性往往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而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投資技術或是預測能力。 例如許多人的觀念就是認為
Thumbnail
2025/02/25
大家好,我是小畢,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書名是“長期買進”,作者採用一些簡單且生活化的例子來傳達正確的投資觀念,在書的前半部用了相當大的篇幅介紹會影響投資人投資成果的10個行為偏誤,這也代表在投資上,人性往往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而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投資技術或是預測能力。 例如許多人的觀念就是認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評估要有多少資產才能退休時,通常都會採用4%法則,也就是當年生活開銷是資產的4%,例如年開銷是40萬,那麼就需要1000萬的資產,但如果深入了解4%法則的話,會發現根據4%法則來決定要達到退休的資產可能會過度樂觀。 首先4%法則是由威廉班根在1994年提出,他回測了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評估要有多少資產才能退休時,通常都會採用4%法則,也就是當年生活開銷是資產的4%,例如年開銷是40萬,那麼就需要1000萬的資產,但如果深入了解4%法則的話,會發現根據4%法則來決定要達到退休的資產可能會過度樂觀。 首先4%法則是由威廉班根在1994年提出,他回測了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財務自由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一般來說要達到財務自由的定義是指被動收入等於所需的花費,而要擁有多少資產才算達到財務自由呢?一般建議就是所謂的4%法則,就是每年的生活開銷等於資產的4%時,或是資產等於年開銷的25倍,例如每年的生活費是40萬元,那麼你就必須擁有1000萬元的資產,從數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財務自由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一般來說要達到財務自由的定義是指被動收入等於所需的花費,而要擁有多少資產才算達到財務自由呢?一般建議就是所謂的4%法則,就是每年的生活開銷等於資產的4%時,或是資產等於年開銷的25倍,例如每年的生活費是40萬元,那麼你就必須擁有1000萬元的資產,從數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選擇投資指數化投資的人,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還有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退休後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顧問威廉班根,在1994年的研究提出,他設定投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選擇投資指數化投資的人,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還有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退休後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顧問威廉班根,在1994年的研究提出,他設定投資
Thumbnail
大家都想提早退休,但對數字總是非常地模糊,其實你可以用4%提領率來計算,假設你退休時,, 每年所需花費為50萬元,那麼用4%的提領率回推,50萬÷0.04=1250萬。也就是說你要退休時, 只要存到1250萬就夠了。 透過這篇文章,你可以算出目前適合你的退休數字,並得到方法讓資產加速增長的方法。
Thumbnail
大家都想提早退休,但對數字總是非常地模糊,其實你可以用4%提領率來計算,假設你退休時,, 每年所需花費為50萬元,那麼用4%的提領率回推,50萬÷0.04=1250萬。也就是說你要退休時, 只要存到1250萬就夠了。 透過這篇文章,你可以算出目前適合你的退休數字,並得到方法讓資產加速增長的方法。
Thumbnail
退休、財富自由對每個人而言,所需金額各有不同,但可依據4%法則來計算。除了儲蓄外,「開源」和「節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此外,保險規劃也應被重視。提領退休金時,需考慮通膨因素,以維持生活品質。並在市場波動時調整生活支出,以確保退休生活品質。
Thumbnail
退休、財富自由對每個人而言,所需金額各有不同,但可依據4%法則來計算。除了儲蓄外,「開源」和「節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此外,保險規劃也應被重視。提領退休金時,需考慮通膨因素,以維持生活品質。並在市場波動時調整生活支出,以確保退休生活品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每個人的財務目標都不同,有的人希望存到買房的頭期款,有的人希望存到小孩的學費,而有些人則是希望存到退休後的生活費,但大多數人沒有去計算需要多久時間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我們必須訂定自己的財務計畫。 如果是由資本利得的投資組合作為生活費,一般會依照所謂的4%法則,也就是每年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每個人的財務目標都不同,有的人希望存到買房的頭期款,有的人希望存到小孩的學費,而有些人則是希望存到退休後的生活費,但大多數人沒有去計算需要多久時間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我們必須訂定自己的財務計畫。 如果是由資本利得的投資組合作為生活費,一般會依照所謂的4%法則,也就是每年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