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對我而言啦!其實似乎也有點間隔了),東西方電影都同時有許多電影同類型作品上映,無論是喜劇的、溫馨的,例如『最熟悉的陌生人』、『我想念我自己』、『明日的記憶』,都似乎圍繞著失智症的議題。我也發想著,假設有個科幻片,用回憶來威脅你,你會選擇屈服嗎?

當然如果時常在看一些科學新知的頻道的同好們,想必會知道對於肌肉記憶等的研究,人體的記憶可能並不單純存放於大腦之中,這讓我想到『相聲瓦舍』的「東廠僅一位」表演中的一個段子,「到底身體承載著記憶,還是記憶成就了身體」。東方認為在投胎之前,會透過孟婆湯去消除這一世的記憶,似乎記憶是身為人、一個人一生的整體,消除記憶,將會成就一個新的個體。電影《可可夜總會》「生命最終極的死亡,是當人們都遺忘他的時候」,吉卜力工作室的《神隱少女》【千與千尋(千と千尋の神隠し)】,被人遺忘的白龍河(琥珀川),一個人的過往如果沒人想起將會永久消失。

以前的香港影片,1991年陸劍明執導的電影【女機械人】,讓年紀還小的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並非是對於機器人的科幻劇情,而是結尾消除記憶的方式,讓女主角的機器人洗去記憶,回到【出廠設置】,劇情中看似讓男女主角回歸正常的生活,但卻令我感到失落,因為將機器人消除這段記憶,或許無知可能是一種幸福,但卻抹滅了一個曾經存在的人格,即便這個存在,是個非人的機器人。此時此刻,我又回憶起《A.I.人工智慧》中的一句話「I am, I was」,對於存在的事實是真實的,時間的演進線上留存足跡。《動畫相聚》一刻的劇情中,女主想起過去的亡夫,如何接受新的一段戀情,心裡抗拒的,感覺就是要去否決過去。
咱們Call back回到前面的疑問,似乎生命並非是你我最重視的,好像回憶才是重點,失智症照顧的家人令人感傷的,並非他的身體健康與否,而是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忘記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