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穿越記111:宮廷風波
寧國府那場賭局的餘波,終究掀起了滔天巨浪。
清晨,宮中還浮著薄霧,太和殿外,四王爺忠順親王準備上朝。
他素來與賈珍不合,手裡此時握著一本奏摺,準備修理賈家。
這份奏摺,不只參劾了賈珍、賈蓉父子倆在守孝期間設賭作樂的敗德行徑。
更將榮國府的舊帳,也一併翻了出來,如賈赦與賈雨村合謀強搶石獃子的古扇,以及軍糧發霉案,賈璉風流不檢點、王熙鳳抓姦,逼得鮑二媳婦上吊自盡...等等事件,樁樁件件,都成了賈家敗壞體統、有損朝政的事證。
忠順親王還另外寫了份秘摺,說明賈蓉原配秦可卿,其實是他們當年暴斃的大哥,義忠親王與青樓花魁生的私生女,讓原工部五品營繕郎秦業認養長大。
而賈珍當年讓兒子娶義忠親王的私生女,可見心懷不軌,暗中參與奪嫡之事。
所以斗膽建請皇上,收回寧榮二個國公府的匾額,勒令賈家遷出國公府。
**************大雍帝看罷奏摺,臉色當場大變,那股子積壓已久的怒氣,再也按捺不住。
他沉聲自問:「這賈家,敗壞至此?元春身為賢德妃,怎麼管教如此無能!」
養心殿內一時肅然,內侍們個個低頭噤聲,連大氣也不敢喘。
皇帝時年四十二歲,素來以嚴苛整飭官場聞名,對於貪污敗德之事,更是絕不容忍。
當初賈珍攀附義忠親王,如今又頻頻鬧出亂子,讓他感到顏面盡失,龍顏震怒。
「傳賢德妃來見!」
這道旨意如同晴天霹靂,直直傳到鳳藻宮。
賈元春那時年方二十九,自從入宮封妃後,一直謹守本分,不與其他嬪妃爭寵,也從未干預朝政。
如今接旨,要到養心殿面聖,她心中早已知曉不妙,只怕是賈家又出了什麼大事。
**************
元春伏跪於殿前,心頭一片冰涼。
皇帝面無表情,手一揚,那份奏摺便冷冷地拋在她面前:
「賈珍守孝設賭,賈蓉操盤斂財,你賈家竟將國恩當兒戲!太祖御賜匾額、國公府第,豈容玷污?快快遷出,還我朝堂清譽!」
元春低頭淚落,哽咽著答道:
「臣妾失責,望陛下恕罪……賈家多年蒙受皇恩,如今卻如此敗壞,臣妾心如刀割……」
那聲音裡,盡是無力和悲痛。
一旁接到通知前來的皇后劉氏見狀,緩緩開口:
「陛下,臣妾以為,賢德妃深居後宮,對於家事確實難以盡知,此事不應盡歸咎於她。
若要處置賈家,自當由朝臣們審斷,依法從公,如此才能服眾。」
皇后劉氏,雖是五品小官之女,當初嫁給不起眼的三皇子,卻風雲變色,現在成了皇后;但她秉性仁厚,深知女子被家族送進宮的無奈,所以管理後宮,大度包容。
皇帝聽了皇后這番話,眉頭微微一擰,沉吟了良久。
皇后這話說得有理有據,又顧及了賈元春的顏面,他最終點了點頭,語氣稍緩:
「前番賈珍既已貶為鬱林縣男,賈蓉亦削職為持戟郎。
德不配位,命他們即日遷出寧國公府。
至於榮國公府,因第二代榮國公夫人賈史氏尚在,暫准居住;但待賈史氏百年之後,賈赦、賈政亦須拆匾,遷出國公府。」
************** 聖旨一下,賈家上下無不震動。
寧國府那曾經輝煌的門匾,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拆除,御賜的「寧國府」金字匾額,被送回內府,這無疑是當眾扇了賈家一個響亮的耳光。
**************
元春回鳳藻宮後,心事重重,短短幾日之間,便積鬱成疾,臥病在床。
鳳藻宮內,香氣縷縷,卻也掩不住那份沉重的氣氛。
由家裡帶來的宮女抱琴輕輕為她調整被褥,低聲勸慰道:
「娘娘切莫憂心,皇上雷厲風行,向來是先重後輕,此事也未必沒有回轉的餘地。」
元春虛弱地笑了笑,那笑容裡帶著幾分自嘲:
「抱琴,我自幼便被教以賢德忠順,期盼著能為家族爭光。
可如今,眼看著家門中落,連我在宮牆之內,都震得搖搖欲墜,還談什麼賢德?又有何顏面去面對列祖列宗?」
青芸端著熱湯走進來,語帶哽咽地說道:
「娘娘,賈家雖然遭受打擊,但還有賈政老爺和寶玉少爺在,總會想法子應對過去的。」
一旁的琴韻則歎道:「但宮內流言四起,連宮女們見了娘娘,也不如從前那般恭敬了……宮裡雖無人明說,可都在看著咱們賈家的笑話呢。」
元春苦笑一聲,目光望向殿外那些雕樑畫棟,低聲自語道:
「昔日入宮,是為了光耀門楣,如今竟被家族拖累……這份榮耀,竟成了沉重的負擔。」
皇帝此舉,雖未真正抄家滅族,卻也等同於向天下宣告,賈家從此跌出了頂級貴族的行列,名存實亡。
而最為致命的,莫過於那座曾經富麗堂皇的寧國府,如今因建築的規制過高,沒有人敢接手購買,成了燙手的山芋。
賈珍無奈之下,只能寫信求情,望皇帝能允准拆除牌樓、縮小格局,好讓他們能將這燙手山芋轉讓出去。
皇帝的回覆,只有簡潔的一句:「朕知道了。」
曾經榮耀一時的兩座國公府,如今變成了閒置的院落,門可羅雀,昭示著賈家昔日輝煌的徹底落幕。
**************
某個夜晚,元春在夢中見到了父母兄弟,醒來時,淚水已浸濕了枕巾,她輕輕地喃喃自語:
「若非身陷宮牆深處,我早已與家人同患難了……」
抱琴輕輕扶著她坐起,遞來一杯熱茶,低聲勸慰道:
「娘娘,您還有我們呢。這宮牆雖深,卻也能藏著一線生機。」
元春望向遠方,只見燈火如豆,微弱而孤獨。她沉聲說道:
「是啊,只要人心未死,賈家就未必會全然沉淪……」那聲音裡,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堅韌。
**************
幸而大觀園獨立建在榮寧二府之外,未受波及,竟讓住在其中的女子們,少受了幾分風雨。
這場賭局風波,最終讓賈家名存實亡。
雖未破家滅門,卻也從此跌出了權力中心。
而深宮中的賈元春,面對著無法掌控的命運,只能咬牙苦撐。
朝堂的清風與宮牆的幽冷,交織成新的篇章,賈家的命運,依舊在風雨飄搖中前行……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