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開發補完計畫 #1 開發環境篇:新手如何選擇開發配備

13-avatar-img
發佈於🧠 軟體開發思維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2025/06/20 公告:iOS 開發補完計畫改為免費專欄、不定期更新

今天我們來聊 iOS 開發新手一定會遇到的問題:如何選擇合適的開發配備。

你需要一台 Mac

要開發 iOS App,必須使用 Apple 的 Xcode 這套軟體。而 Xcode 只能在 macOS 上運行,macOS 則必須搭配 Mac 硬體。因此,我們來探討如何選擇一台適合開發 iOS App 的 Mac。

我自己使用過的 Mac 超過 10 台。以 Apple Silicon 版本來說,用過 M1、M1 Pro、M2、M3 Max 等不同晶片來進行開發工作,並且經手過數十個大小規模的 iOS 專案,所以對於如何合理選擇配備,算是有一定的把握。

至於更早期的 Intel Mac,我們就不多做討論了,建議直接從 Apple Silicon 的款式開始考慮。

學生與初學者的首選:MacBook Air

如果你是學生,打算購買一台全新的 Mac 作為開發用途,在目前這個時間點(2025 年 5 月),MacBook Air M4 會是非常合適的選擇,無論是 13 吋或 15 吋都可以。

以 13 吋的 MacBook Air M4 為例,教育價新台幣 38,400 元就能買到配備 16GB 記憶體和 512GB SSD 的款式。

選擇開發用的 Mac,我們主要關注三個重點:處理器、記憶體和 SSD 容量。

處理器(CPU): M4 處理器是非常合適的選擇。當然,使用更早期的 Apple Silicon 晶片也可以。想升級到 M4 Pro 或 Max 也行,但 M4 的效能已經相當不錯了。

記憶體(RAM): 目前蘋果全系列新品都至少配備 16GB 記憶體,不再有 8GB 的選項。16GB 是必要的,因為在我們使用開發工具時,模擬器本身就會佔用一部分記憶體。此外,開發過程中你不會只用到 Xcode 和模擬器,還會開啟網頁查詢資料,或執行其他輔助工具,所以記憶體千萬不能省。

固態硬碟(SSD) 容量: 目前 Mac 最低階的款式可以配到 256GB SSD。對於開發來說,雖然能跑得動 Xcode,但會非常吃緊。因為很容易就會因為各種檔案,例如程式碼快取等,而塞滿硬碟。因此,512GB 是非常必要的。

預算有限、選擇二手 Mac 的取捨

如果預算不足,必須在規格上有所取捨,我認為最不能犧牲的是記憶體,16GB 是底線。

其次,雖然不推薦,但如果真的要省,可以考慮 256GB SSD,但使用體驗會比較痛苦。

至於處理器的話,可以降級沒關係。

考慮二手 Mac,可以選擇搭載 M3、M2 甚至 M1 晶片的 MacBook Air。其實 M1 晶片已經很不錯了。我自己有多台 M1 Mac 的使用經驗,對於學生或初學者來說,M1 的效能是足夠應付學習與基本開發需求。當然,如果預算到位,擁有一台 M4 或 M3 的 MacBook Air,開發體驗會十分舒適。

經驗豐富者或預算充足的選擇:MacBook Pro

如果你是已有經驗的軟體工程師,只是先前沒有接觸 iOS 開發,現在想添購一台 Mac,或者你的預算相對充足,那麼我會推薦 MacBook Pro M4 Pro,14 吋或 16 吋皆可。

以 14 吋 MacBook Pro M4 Pro 為例,目前配備 12 核心 CPU、24GB 記憶體和 512GB SSD 的官網售價約為新台幣 67,900 元。對於一位軟體工程師自用而言,這樣的配備,無論是處理器效能、記憶體還是 SSD 容量,都很夠用了,且可以用很長一段時間。

如果想在這個基礎上再升級,我反而建議優先考慮將 SSD 從 512GB 升級到 1TB,會帶來最明顯的舒適度提升,其次才是增加 CPU 核心數。至於記憶體,24GB 對於開發一般的軟體已經非常夠用了。

iOS 開發所需的測試裝置

iOS App 是運行在 iPhone 或 iPad 上的。我不建議你為了開發而去特地購買全新的 iPhone 或 iPad。如果你手邊已經有 iPhone 或 iPad,直接使用現有的設備即可。

除非你開發的 App 已經開始賺錢,並且你開始思考不同裝置款式在細節上的差異,為了滿足這些不同設備使用者的特定需求,才需要考慮購買相應的測試機。

如果你的 App 還沒有盈利,建議直接使用現有設備,或者考慮購買二手裝置、向朋友借用舊款設備都可以。

養成觀察電腦效能的習慣

回到 Mac 配備等級的選擇。如果你還想追求更強大的電腦,我會反問:你怎麼知道自己真的需要?

我認為軟體工程師,或者認真從事開發工作的人,應該培養判斷電腦效能是否夠用的能力。這樣未來在做購買決策時才有依據。

具體的作法是,在 Mac 上安裝在選單列顯示 CPU 使用率的應用程式,隨時都能看到 CPU 的負載情況。

我自己使用的是付費軟體 iStat Menus。

免費的選擇中,我推薦一個可愛的軟體叫做 RunCat,它是一隻會跑步的貓。CPU 使用量越大,貓咪跑得越快。也能切換顯示 CPU 使用率的百分比。

為什麼要安裝這類軟體呢?如果你經常觀察到電腦在編寫程式或編譯程式碼時,CPU 使用率常常滿載,你就會知道目前的電腦已經全力在工作了。等到有一天你的軟體越開發越大、速度變慢,或感覺到效能瓶頸時,就能根據經驗判斷:「我這台 M2 的電腦在編譯這個專案時會吃滿效能。」考慮購買新電腦時,心中就有個底、有比較基準。

有一個開源專案叫做 XcodeBenchmark,你可以用它來測試自己的電腦,或者查看表格,例如使用 Xcode 16 編譯一個複雜專案在不同 Mac 型號上的速度。

許多網友會分享自己的測試數據,例如 M2 電腦和一台搭載 M4 Max 16 核心 CPU 的電腦,後者編譯速度可能是你的兩倍或三倍。表格列出編譯所需的秒數,讓你預估花多少錢購買何種等級的電腦,能在編譯時節省多少時間。

然而,如果你在開發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撰寫程式碼,不常進行編譯並執行,那麼 CPU 效能對你的影響就沒那麼大。總之,養成觀察 CPU 使用率的習慣,能幫助你做出更合理的購買決策。

特別是如果你使用的是像 MacBook Air 這樣沒有風扇的機種,沒有聲音讓你知道電腦正在努力工作,你可能只感覺到它發熱。如果沒有監控軟體,你就不清楚它是否已經在滿載狀態下運行。

所以我認為,安裝一個效能監控軟體、時常了解電腦的負載,是軟體工程師必要的習慣與技能。當你未來需要更好的硬體時,才能有合理的判斷基準,而不是無腦升級。

AI 相關應用的特殊考量

最後補充一下:如果你打算開發 AI 相關的應用,所需的硬體可能會跟我們前面討論的配置差很多。像是本地跑大型語言模型,通常會吃大量記憶體。雖然也有一些人選擇用 Mac 來跑,但這些話題遠超出初學者的範疇,就不在這裡細談了。

結語

今天我們說到了新手或初學 iOS 開發者所需的基本配備。希望經過我的說明,對於預算與開發體驗之間的關係能有個概念,知道至少需要什麼樣的配置才能順利開始。

我們應該把錢花在刀口上。不要一開始就把所有預算都投入到購買頂級硬體配備上,這樣並不會節省太多時間,反而可能是一種浪費。如果你真的因為開發 App 賺到錢了,再視情況考慮升級硬體。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下次再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13+
1.9K會員
115內容數
13 以 10+ 年 iOS 開發經驗為基礎撰寫,助你在 AI 時代成為更有自信的技術工作者。 ❤️ 支持 13 創作! 🤖 AI 工具實戰經驗與深度思考 🧠 軟體開發思維、職涯發展建議 💡 實用技巧與踩坑經驗分享 😔 開發者身心健康與職業傷害
13+的其他內容
2025/05/27
在 M3 Max 上實測《光與影:33 號遠征隊》表現不錯。雖然 Mac 並非首選平台,但透過 CrossOver 執行,能維持穩定遊玩體驗,且手把正常支援。本文介紹安裝流程、效能表現與圖形設定,適合想在 Mac 上挑戰這款話題大作的玩家參考。
Thumbnail
2025/05/27
在 M3 Max 上實測《光與影:33 號遠征隊》表現不錯。雖然 Mac 並非首選平台,但透過 CrossOver 執行,能維持穩定遊玩體驗,且手把正常支援。本文介紹安裝流程、效能表現與圖形設定,適合想在 Mac 上挑戰這款話題大作的玩家參考。
Thumbnail
2025/05/23
你是 iOS 開發新手嗎?想知道 iOS 開發的路上會遇到哪些坑嗎?那些 AI 學不到的實務經驗,由 13 親自撰寫的「iOS 開發補完計畫」正式啟動。專為 iOS 開發初學者、Vibe Coder、用 AI 學開發的人為寫,每週更新 2 篇。只要$5 美金/月,學生免費。
2025/05/23
你是 iOS 開發新手嗎?想知道 iOS 開發的路上會遇到哪些坑嗎?那些 AI 學不到的實務經驗,由 13 親自撰寫的「iOS 開發補完計畫」正式啟動。專為 iOS 開發初學者、Vibe Coder、用 AI 學開發的人為寫,每週更新 2 篇。只要$5 美金/月,學生免費。
2025/05/22
我之前提到想做一個比較適合新手的專欄系列,名為「iOS 開發補完計畫」,主要針對 iOS 開發新手、Vibe Coder 或是學生,分享一些從 AI 較難學到的開發知識或經驗談。這就是第一篇的內容。我想先聊一些商業觀念。製作過程是透過口述來寫作,所以也試著錄製成 Podcast
2025/05/22
我之前提到想做一個比較適合新手的專欄系列,名為「iOS 開發補完計畫」,主要針對 iOS 開發新手、Vibe Coder 或是學生,分享一些從 AI 較難學到的開發知識或經驗談。這就是第一篇的內容。我想先聊一些商業觀念。製作過程是透過口述來寫作,所以也試著錄製成 Podcast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品牌官網與品牌電商的設計思維截然不同,體現在商品介紹與購買流程的分離上。這篇文章探討了官網的教育、認識功能,以及購物頁的轉換率、客單價等目標。作者建議利用部落客內容來協助品牌的教育和認識工作。同時也提到在廣告投放時如何利用第三方數位資產作為品牌的廣告素材。
Thumbnail
品牌官網與品牌電商的設計思維截然不同,體現在商品介紹與購買流程的分離上。這篇文章探討了官網的教育、認識功能,以及購物頁的轉換率、客單價等目標。作者建議利用部落客內容來協助品牌的教育和認識工作。同時也提到在廣告投放時如何利用第三方數位資產作為品牌的廣告素材。
Thumbnail
iOS 17.5 正式版上架更新日預測| iPhone 早前在4月初發表了開發者測試版 iOS 17.5 Beta , 為手機帶來很多新功能及細節改良, 那一般用戶幾時才可以正式用到 iOS 17.5 ?當中又有甚麼吸引、實用新功能呢? 「天氣」桌面工具 iOS 17.5 微調了桌
Thumbnail
iOS 17.5 正式版上架更新日預測| iPhone 早前在4月初發表了開發者測試版 iOS 17.5 Beta , 為手機帶來很多新功能及細節改良, 那一般用戶幾時才可以正式用到 iOS 17.5 ?當中又有甚麼吸引、實用新功能呢? 「天氣」桌面工具 iOS 17.5 微調了桌
Thumbnail
一般用戶不建議升級至 iOS 18 測試版,因為這個版本可能存在大量Bug和不穩定因素,導致如 LINE 功能錯誤或銀行 App 閃退等問題。Apple 釋出的 iOS 18 Beta 測試版本主要供開發者使用,並非穩定的正式版。建議等待正式版於9月推出後再考慮更新。
Thumbnail
一般用戶不建議升級至 iOS 18 測試版,因為這個版本可能存在大量Bug和不穩定因素,導致如 LINE 功能錯誤或銀行 App 閃退等問題。Apple 釋出的 iOS 18 Beta 測試版本主要供開發者使用,並非穩定的正式版。建議等待正式版於9月推出後再考慮更新。
Thumbnail
10個今年WWDC,蘋果把AI功能導入IOS之後的新功能
Thumbnail
10個今年WWDC,蘋果把AI功能導入IOS之後的新功能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習慣使用 Mac 蘋果電腦, 像是 MacBook Air、Macbook Pro 或是 iMac 來工作、 娛樂或查資料的話,那你一定很熟悉基本操作, 但其實還有蘋果電腦還有非常多隱藏的 Mac 功能與實用小技巧喔! 不論是應用在文書、辦公等等都非常實用,讓你在使用上更方便更有效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習慣使用 Mac 蘋果電腦, 像是 MacBook Air、Macbook Pro 或是 iMac 來工作、 娛樂或查資料的話,那你一定很熟悉基本操作, 但其實還有蘋果電腦還有非常多隱藏的 Mac 功能與實用小技巧喔! 不論是應用在文書、辦公等等都非常實用,讓你在使用上更方便更有效
Thumbnail
Q1:是否可以在Mac維修時進行檢測或升級? A: 可以,進行Mac維修時會先後進行功能檢測,確保一切正常。 Q2:MacBook螢幕維修的費用是多少? A: 費用視現場評估而定,MacBook Air和Pro螢幕維修的報價不同。 Q3:Mac螢幕問題可以自己處理嗎?
Thumbnail
Q1:是否可以在Mac維修時進行檢測或升級? A: 可以,進行Mac維修時會先後進行功能檢測,確保一切正常。 Q2:MacBook螢幕維修的費用是多少? A: 費用視現場評估而定,MacBook Air和Pro螢幕維修的報價不同。 Q3:Mac螢幕問題可以自己處理嗎?
Thumbnail
Q1:MacBook螢幕維修多少錢? 此估價僅作參考之用,實際報價需根據現場評估決定。 MacBook Air螢幕修理(11/13吋):更換新面板的費用為$10,500,更換新上蓋組件的費用為$13,000。
Thumbnail
Q1:MacBook螢幕維修多少錢? 此估價僅作參考之用,實際報價需根據現場評估決定。 MacBook Air螢幕修理(11/13吋):更換新面板的費用為$10,500,更換新上蓋組件的費用為$13,000。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Mac維修中常見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包括主機/主機板更換、畫面顯示異常、電池更換、重灌、容量擴充、資料救援、螢幕維修、鍵盤維修、喇叭維修、風扇維修、開關機問題、鏡頭故障、觸控板故障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Mac維修中常見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包括主機/主機板更換、畫面顯示異常、電池更換、重灌、容量擴充、資料救援、螢幕維修、鍵盤維修、喇叭維修、風扇維修、開關機問題、鏡頭故障、觸控板故障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