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0 公告:iOS 開發補完計畫改為免費專欄、不定期更新
前言:用說的來撰寫「iOS 開發補完計畫」,所以有了 Podcast
我之前曾提到,想做一個比較適合新手的專欄系列,名為「iOS 開發補完計畫」,主要針對 iOS 開發新手、Vibe Coder 或是學生,分享一些從 AI 較難學到的開發知識或經驗談。
對於資深的工程師來說,這些內容可能相對基礎,甚至是已經非常熟悉的東西,所以我在撰寫時比較難拿捏內容的深度。因此,我就想說,不如用講話的方式來寫文章,於是就有了錄製 Podcast 的想法。
也就是說,我是直接用說的來闡述思路與觀點,然後再透過 AI 工具的協助轉換成文章,再進行編修。所以文章有些語句會比較有「AI 的味道」,而不像其他文章是我自己從頭寫到尾。如果你想要比較原汁原味的內容,就請聆聽這篇文章搭配的 Podcast 節目。在 vocus 閱讀的朋友,請在付費訂閱後,前往官網聆聽。
假如您喜歡這種節目的形式,可以在文章底下留言或按讚讓我知道,我之後會多做類似的嘗試。每集 Podcast 節目不會做得很長,因為我每篇文章的篇幅也不長。不會像 weak self podcast 那樣,有長達一小時以上的節目內容。
訂閱 iOS 開發補完計畫的方式與會員等級說明
iOS 開發補完計畫是設計給新手開發者的專欄。
如果你只想要閱讀 iOS 開發補完計畫,可以訂閱「13 的 iOS Developer 會員」,訂閱的費用會比「13 的 iOS Developer+ 會員」還低。
請注意,只有 iOS Developer+ 會員才能享受到官網與 Notion 版本的閱讀體驗。如果只有訂閱 iOS 開發補完計畫(iOS Developer 會員),只能在 Patreon 上觀看文章。
簡單來說:
- 13 的 iOS Developer+ 會員等級:完整的會員資格,可以看到所有的進階文章,包括 iOS 開發補完計畫的內容。全部文章可以在官網或 Notion 上觀看。訂閱方式:透過 Patreon 或 vocus 訂閱,並使用訂閱的 Email 登入官網
- 13 的 iOS Developer 會員等級:觀看 iOS 開發補完計畫的內容。只能透過 Patreon 訂閱與觀看。另外,由於 vocus 不支援 Podcast,所以暫時不在 vocus 上開放訂閱此會員等級
詳細的會員權益比較請見Patreon。
那麼,在「iOS 開發補完計畫」的開頭,我想和大家聊的第一個篇章,就是「商業觀念篇」。
Apple 與開發者之間的關係
身為開發者,有非常多東西需要學習,但我認為一開始最關鍵的,應該是認識 Apple 這間公司,用一個正確的視角來看待 Apple 與開發者之間的關係。如此一來,在遇到各種問題時,至少會有一個思考的基礎,明白 Apple 是如何看待我們開發者的。
我的直接答案是:開發者是與 Apple 進行商業合作的夥伴。
Apple 是一家透過打造優良硬體產品,搭配其軟體與服務,形成一個整合式生態系的公司。消費者因為喜歡這樣的產品與體驗,而持續購買 iPhone 或 Mac 等裝置,並使用上面的應用程式或作業系統。
我們這些第三方開發者,扮演的角色其實是在協助 Apple 壯大其生態系,使其護城河更加穩固。至少從 Apple 的視角來看開發者是這樣。
當然,我們自己一開始可能不會意識到這一點,或許是抱持著想做出屬於自己的東西,或是有個商業點子想實現,讓更多人使用自己的 App。
App Store 規範與抽成機制
然而,對 Apple 而言,它提供了平台和一群消費能力強、付費意願高的使用者,讓開發者能夠在其平台上創造新的商業機會,這是一種合作關係。因此,Apple 自然會在 App Store 上制定規範,並進行抽成。
無論是買斷制、訂閱制,或是儲值型的數位服務,都必須透過 Apple 的 In-App Purchase 機制,或是付費 App 也必須經由 App Store 的支付系統。這一直是 Apple 牢牢掌握的一環。
近年來有些公司,例如 Epic Games 或 Spotify,如果完全依照 Apple 的抽成規範,利潤會大幅壓縮,因此他們會抗議 Apple 抽成過高,或者主張 Apple 應該開放外部支付機制,允許 App 內連結至外部付費頁面。
美國法院前陣子也宣判,Apple 不能再阻止開發者引導使用者至外部進行付費,不能僅限於 In-App Purchase。目前美國已經開放,其他地區未來也可能會有類似的要求。但我想強調的是,在此之前,Apple 一直以來都將這條界線抓得非常緊,直到法院判決出爐。
App Store 商業模式的核心邏輯
這其實就是 Apple 的商業模式。它認為自己擁有非常優質的使用者群體,開發者是因為 Apple 創造了這樣的生態系並吸引了眾多消費者,才能在上面賺錢,所以 Apple 理所當然應該抽成。我不評論這樣的思路或商業模式是對是錯,但我認為這是一個相當合理的思考方向。
我們這些開發者對 Apple 的依賴程度,遠大於 Apple 對個別開發者的依賴。雖然 Apple 也需要大量優秀的開發者,但若論及個別開發者與 Apple 之間的關係,顯然是開發者更需要 Apple,而非 Apple 更需要特定的某一位開發者。
這比較是從商業權力的角度來分析。畢竟,Apple 是全球市值數一數二的超大型公司。我想,讀者應該可以認同我這樣分析 Apple 與開發者之間的關係。
Apple 提供開發平台與服務的成本
Apple 創造了這個開發平台,也向開發者收取每年 99 美元(約台幣 3400 元)的年費。這筆錢並不好賺。
因為 Apple 需要開發大量的開發工具、維護整個後台系統以及金流系統。例如,若是訂閱制服務,Apple 會協助處理消費者信用卡過期的問題,提醒消費者更新卡片資訊以避免扣款失敗,這些都是開發者不需要操心的。此外,Apple 還需要處理所有開放國家的稅務問題,開發者同樣不必自行處理這些金流的瑣事,Apple 都一手包辦了。
更不用說,Apple 每年都會更新大量的 API、推出新版的 Xcode 或更新開發工具、舉辦開發者大會 (WWDC),並錄製非常多教學影片和撰寫許多技術文件。這些新工具讓我們可以實現新的功能,而這一切都需要投入龐大的成本。
Apple 之所以投入如此巨大的資源去建構這個開發平台,讓我們可以在上面進行開發,其本質我認為還是呼應了前面所說的——整個生態系的建立,有賴於眾多第三方開發者的貢獻。
開發者必須遵守的遊戲規則
因此,對我而言,很重要的一點是:開發者在 Apple 的生態系或平台上進行開發,就必須遵守其遊戲規則。
Apple 可以拒絕與你進行商業往來,可以讓你的 App 無法上架。你有天馬行空的想法,想創造新的、好的體驗,這非常好。但如果你抱持著要顛覆 Apple 的商業邏輯或商業規範,想跟它對著幹,不遵守它的規則,那麼 Apple 當然也可以選擇不與你合作。
很多人可能都遇過 App 被 App Store 拒絕的經驗。有些情況是,你開發了合理的 App,卻被莫名其妙地拒絕,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另一方面,也有許多拒絕是因為你的產品不夠成熟、不夠創新,或者市面上已經有更多優秀的同類產品,你的完成度還不夠等等。
我想,Apple 並沒有義務一定要接受你的 App。這或許是大家一開始不太能接受的觀點,但從我的角度來分析 Apple 的立場,這是合理的事情。
維持與 Apple 的良好合作關係
總之,我認為大家還是可以藉助 Apple 的整個生態系或平台,去做出很棒的產品。但是,你必須抱持著一個態度:我是來和 Apple 一起做生意的,不會想要破壞彼此的合作關係,會遵守它的遊戲規則。
例如,它要求的隱私權揭露、資料控管、對使用者帳號及資料的保護等等,或者某些 API 沒有開放,你就不能用一些旁門左道的方式去使用隱藏的機制。盡可能地去維持與 Apple 良好的商業合作關係,這是我在一開始想提醒大家的一個觀念。
結語
好,那麼以上就是我們第一篇的內容。如果喜歡的話,可以給我一些回饋,讓我知道這種形式不錯,或者這篇內容對您有幫助。我們就期待下次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