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二次交易〉

更新 發佈閱讀 16 分鐘

T+3.5個月。 

太陽緩緩落下,餘暉將山坡染成一層金銅色。 

祐誠站在倉庫外,手中拿著電線與工具包,蹲在太陽能模組旁,似乎正在做維修。離他不到五米的地方,曉彤套著一層舊披風、頭戴改裝過的機殼,外型硬邦邦的,像是一個站立的人形機器。 

但事實上,那是她用鐵架、塑膠布與反光貼片搭起的偽裝外骨骼,裡頭是一台由她操控的小型無人機維持穩定站姿,只在必要時微動一下,製造「人類移動」的假象。 

更遠處的倉庫口,一輛四驅車緩緩駛出,由語婕駕駛。車尾綁著幾個空物資桶,製造出貨運動態的聲響與畫面。 

「無人機出現了,九點方向,高度四十公尺,偏右俯瞰。」曉彤在耳機裡簡短通報。 

祐誠抬起頭,故意在螺絲上敲了幾下,擺出正忙的樣子。 

語婕將四驅車繞過場邊的堆疊物資,故意開得不快不慢,像是在等待指揮,又像在觀察動向。 

而倉庫內部,也沒閒著。 

曉彤早已預先佈置了幾個用帆布與舊防風外套堆出的「假人影」。經過遠端控制,這些人形模型會根據紅外線干擾器製造出類似人體熱源的訊號,在無人機的熱成像鏡頭下,看起來就像是一群正在整理物資的避難者。 

一切的動作都算準了角度與時機——這不是演戲,而是一場有計畫的軍事誤導。 

「它在盤旋,沒馬上下去,正在掃描。」語婕的聲音透過耳機傳來。 

「它沒預期到這麼多人吧。」曉彤低聲說。 

祐誠沒回,只是在模組上最後鎖緊一個電池扣。他的手指在發抖,汗早就濕透了背。 

他們都知道這是場豪賭。 

如果對方相信這一切,那他們就有機會用虛張聲勢換來一個難得的緩衝期;但如果對方識破、或存有疑慮,那麼下一次出現的可能就不是無人機,而是真正的突擊小隊。 

兩分鐘後,無人機突然上升,再次盤旋,最後朝遠方掠去,沒有投下任何訊號,也沒有進一步靠近。 

「走了。」曉彤確認後,小聲說。 

語婕停下四驅車,靠在方向盤上深吸一口氣。 

祐誠站起來,轉身進入倉庫,關上門的那瞬間,腳下幾乎發軟。 

三人再度集合時,誰都沒先說話。 

直到曉彤笑了下:「看樣子,我們這避難所現在看起來……起碼有十幾個人。」 

語婕也露出難得的笑容:「如果我是邊界站,看到這一幕,應該會考慮一下——值不值得硬搶。」 

祐誠點頭,語氣低沉:「但這種偽裝,頂多騙一次、兩次。下次來的無人機,很可能就不只是拍照而已。」 

曉彤收起偽裝裝備:「所以我們要加快步驟,下一次,他們要的是交換條件,我們也要準備真正的籌碼。」 

語婕最後看了一眼監控螢幕,畫面中,夕陽消失了,山谷重新被夜色吞沒。 

但在那一瞬間,他們向對方展示的,不只是倖存者的身影,而是一種訊號——這裡不是一群會被輕易吞下的人。 

 

-- 

 

第二天一早,通訊訊號就跳了出來。 

對方這次沒等他們開口,直接發來一份整理過的交易清單。文字語氣比以往都來得平和許多,甚至還附上一句:「希望我們的合作能邁進下一階段。」 

其中列出的交換物資不只比先前更有誠意,種類也明顯多元:便攜式電擊器、兩件戰術防護背心、一組簡易淚瓦斯拋投筒——這些東西,已經明顯不是「非致命武裝」這麼單純的範疇。 

「他們怕我們真的有很多人。」曉彤冷笑一聲,「昨天那場戲看起來效果不錯。」 

語婕坐在控制室的椅子上,目光停在訊息最後一行: 

「若能再提供三個不同區域的天氣預測樣本,我們願意附加一項能源交換,包含備援電池與戶外感測器模組。」 

祐誠搖搖頭:「這不是禮物,是測試。他們在試我們的精度、廣度跟反應速度。」 

「他們想知道我們能不能給他們真正的戰略預警。」語婕語氣低沉,「昨天那場戲,讓他們警惕了一點,但不等於服氣。他們還想確定——我們是不是值那筆資源。」 

曉彤咬著筆帽,說:「那我們是不是該給?」 

語婕看向兩人,緩緩搖頭:「不能一次給太多。昨天的戲只是短期震懾,不是真實武力。對方如果看出我們人手有限、裝備也是虛的——那反而會引來風險。」 

祐誠點開資料夾:「我們可以設計三份預測資料,但其中一份用過時的模式,一份略微誤差,一份準確但限制範圍。讓他們分不出哪一份是真,哪一份是試探。」 

曉彤迅速附和:「我也會加入水印與資料波段偏移,讓他們沒辦法直接回推原始模型。」 

語婕最後補上一句:「同時,我們要求他們提供一段非公開區域的氣象觀測資料,說是要『進行模型校正』。這樣我們也能反推他們的據點與行動模式。」 

三人一拍即合。 

這不再是資訊換物資,而是控制風向、把握主動的開始。 

而他們很清楚,一旦這筆交易完成,就不只是拿到幾件武器而已。 

那將是第一回合真正的籌碼建立——他們不是弱者,也不是供應者,而是一股無法簡單定位的「變數」。 

他們要的不是勝過誰,而是讓任何人都不敢輕舉妄動。 

 

第三天傍晚,天氣悶熱,天空覆著一層薄灰,像隨時會塌下來的舊帳篷。 

語婕坐在倉庫門口,盯著監視螢幕的反射光發呆。畫面中,一台塗裝改過的小型越野車正朝著舊通信塔遺址駛來。車上只有兩人,裝備簡單,和前幾次的標準部署相差不大。 

「來了。」曉彤低聲說。 

這次,三人沒有再派出全員。按照先前擬定的節奏,這場交易由語婕與祐誠一同出面,曉彤則遠程監控,並準備啟動緊急反制模組——雖然他們知道,眼前這些對手可不會因一場突襲就亂了陣腳。 

邊界站的人到了約定地點後,沒多寒暄,直接打開後車廂。 

除了之前約定的物資,還有一個不大的箱子,內部用三層緩衝墊包住一件外型奇特的設備:一台大約筆電大小的扁平裝置,邊角圓滑,側面標有警告符號與操作旋鈕,中央是鋁質反射面與導波槽。 

「這是我們根據你們預測結果,願意提供的第一項交換物。」對方的男人說話一如以往平穩,並未因態度軟化而顯得輕佻。 

「聲波驅離器。」他補了一句,「你們應該知道怎麼用。五到八公尺有效範圍,可調頻段。對人、動物皆有效,但使用時最好注意角度與遮蔽物反彈。」 

祐誠小心接過,邊查看邊問:「這裝置……你們經常用嗎?」 

對方沒有正面回答,只說:「它不是拿來開戰的,是拿來避免戰爭。」 

語婕聽得懂這句話背後的分寸——這是邊界站在傳達一種立場:合作可以繼續,但不要誤會我們鬆手了。 

交易很快完成,除了聲波驅離器,還包括一件可拆式戰術背心與一組鋰鐵電池模組。這些東西都不具進攻性,但若搭配得當,已能成為避難所自衛的基本配置。 

對方走前留下最後一句:「若有新的預測成果,我們仍有興趣繼續交換。當然,也期待你們能提出更明確的合作提案。」 

語婕沒有回應,只是點頭。 

等車離開後,兩人帶著裝備返回避難所。一路無語。 

直到滑門關上的瞬間,曉彤從控制室探出頭,看了一眼那台聲波裝置,小聲說:「我們真的有武器了。」 

祐誠沒說話,把裝備放上桌,小心拆開背心的黏扣。 

語婕則坐下,長長吐出一口氣。 

他們明白,這不是勝利,也不是安全感的保證。 

這只是他們第一件足以讓對方「重新估算風險」的籌碼。 

下一次,可能會更困難。但從這一刻起,他們已不再是手無寸鐵的玩家。 

 

-- 

 

兩人將聲波裝置與防彈背心擺上桌,還未完全拆封,通訊器再次閃起訊號燈。是邊界站的代表,恩羅,發來一段簡訊: 

「裝備應已順利送達。如有後續預測資料可交換,請提前一日通知。」 

語氣一如往常,簡潔、官方,卻明顯少了先前的壓迫感。 

祐誠盯著訊息看了幾秒,沒有馬上回。他低頭沉思片刻,打開語音通訊,主動撥出連線。 

不到十秒,對方接通。 

螢幕上,恩羅仍是一臉冷靜,只是背景變成了昏黃帳棚燈光下的臨時通訊室,顯得略為疲憊。 

「交易已完成,我們這邊對裝備沒有異議。」祐誠開門見山。 

「很好,那麼接下來——」恩羅剛要繼續,被祐誠打斷。 

「我想先提一個小請求。」祐誠語氣平穩,眼神卻銳利。 

「請說。」 

祐誠直視螢幕,語速不快:「我們注意到過去幾次,你們派出無人機多次飛臨我們空域,甚至有時停留時間很長。我理解,這是戰術上的常規手段。」 

恩羅沒有否認,只是靜靜聽著。 

「但這邊的情況是——」祐誠故意頓了一下,「我們這裡有五、六個人,最近因無人機頻繁靠近,心理上感到不安。我們不是軍事單位,也沒有防空能力,只能仰賴誠信與自律維持彼此信任。」 

語氣不重,但每個字都極有分寸。 

恩羅沉默片刻,才慢慢開口:「你們擔心我們在偵測人數。」 

「我們擔心的是合作基礎是否穩固。」祐誠回答得更乾脆,「如果我們不再信任彼此,那合作根本無法持續。」 

對方沒再辯解,只是點頭。 

「我會轉告其他人,暫停對你們空域的偵察。」恩羅頓了一下,補上一句:「至少在合作關係不破裂的前提下。」 

這句話沒有明講「我們相信你們」,但也等於畫下了一條線——只要你們守規矩,我們也不越線。 

通訊結束後,語婕從旁邊看著祐誠,難得地露出一絲微笑:「五六個人?」 

「說少了他們不信,說多了我們也負擔不起。」祐誠挑挑眉,「五六剛好。」 

曉彤從另一頭傳來一聲輕笑:「那我是不是該再多做幾個假人頭放門口?」 

語婕回答:「再做幾個也好,但我覺得——我們最強的武器,是讓他們永遠不知道,我們還有什麼沒說。」 

三人對視,沒再說話。 

他們都明白,這場交涉真正換來的,不只是聲波裝置,而是一場心理戰的節奏主導權。 

只要這種不確定性還在,他們就還是談判桌上有份量的一方。 

 

-- 

 

這天,曉彤派出匿蹤無人機前去邊界站營地觀察,在遠處停下不敢靠近。 

「這不是一支部隊。」曉彤盯著螢幕上定格的匿蹤無人機畫面,語氣前所未有的冷靜。 

「最左邊是南部機步營,中間那一排標準特勤格式,最右邊……可能是災害應變部隊。」她邊說邊標註。 

「人數大概三十人上下,還有車輛流動,推測還有野外巡邏隊。」祐誠說。 

語婕看著地圖上紅點與綠點之間短短的距離,語氣乾脆:「離我們太近了。」 

倉庫內陷入短暫沉默。三人都清楚,這不是一場可以等著「被信任」的賽局。 

「我們不能直接叫他們走,但……可以讓他們覺得自己該走。」語婕開口。 

「用模型。」祐誠點頭,「暴雨末日會在兩個半月後開始。我們可以根據真實預測製作一份降雨分析,再加上地形與歷史滑動資料,構成一份高可信度的土石流潛勢報告。」 

「不是騙,是『合理預估』。」曉彤邊操作邊說,「地層、水線、降雨密度,我可以造出一份讓軍人看了也信的資料。」 

語婕補上一句:「而且我們不命令、不施壓,只是提供合作方的風險警示。」 

祐誠馬上補完:「附註說如果他們願意提供現地測站資料,我們可以協助進一步模擬。」 

這不是要逼對方撤退,而是讓他們自己得出撤退的結論。 

當天下午,報告發出。 

隔天早上,邊界站回信了: 

「已接收報告。研判內容具參考價值,擬持續觀察是否出現前導氣象異常後再進行評估。」 

「前導現象?」曉彤一眼看穿,「就是要看我們模型有沒有準。」 

「氣溫下滑、濕度升高、前期降雨。」語婕點頭,「如果這些吻合,他們會開始信;但現在還早,他們不想動。」 

「那我們就維持資料釋出節奏,三天更新一次,讓他們離不開我們,但又無法全信。」祐誠說。 

資訊,是用來養習慣的。他們現在不求對方搬走,只求對方開始倚賴自己的判斷。 

幾天後,三人又坐回會議桌前,談起下一輪物資交換。 

「種子夠、能源穩,食物也還行。」語婕翻著表格,「除非你想換瑜伽墊。」 

「我不同意。」祐誠舉手,「這邊沒有做核心肌群訓練的必要。」 

「換武器啦。」曉彤懶懶地說,「現在這些只能驅離人群,真遇到小隊進攻我們還是撐不住。」 

語婕點頭:「可以開口要一件有攻擊力的輕裝備,不要太過頭,對方才會放行。」 

「我們就包裝一批地區性趨勢,含部分模型內部參數,再換一件便攜性武器。」祐誠提議。 

語婕補上:「而且我想問問——你們還記得上次遇到的那群人嗎?影塔協議。」 

倉庫內安靜了一下。 

曉彤放下她正在拼的機器人:「記得。他們看起來像來測我們底的,沒說敵也沒說友。」 

「我覺得我們可以問邊界站,看看他們知不知道這一勢力。」語婕說,「不需要正面質問,就當作閒聊時順便提起,試探一下反應。」 

祐誠思索了幾秒,點頭:「可以,只提一次,語氣含糊。他們同樣都是軍事單位,很可能知道對方的存在。」 

「他們會覺得我們知道得太多嗎?」曉彤問。 

「不,他們已經覺得了。」語婕淡淡一笑。 

三人對望,在這條即將進入暴雨季的博弈之路上,他們不是軍人,不是組織,也沒有後援。 

但他們有一件東西——未來的路線圖。 

而現在,他們準備把地圖拿去當籌碼了。 

 

會談地點選在上次交易的那片寬闊空地。四周仍是熟悉的低矮灌木與乾裂土層,只不過這次天色更沉,雲層厚重得像壓在地平線上,像是下一場季風正在集結。 

祐誠準時抵達,沒有多帶東西,甚至刻意讓身形顯得輕便無害。 

恩羅已經等在那,依舊穿著他的灰黑色戰術風衣,身後沒有護衛,也沒有攜帶大型裝備。 

兩人對坐在一塊舊鐵箱上,風靜止得異常,空氣裡只剩兩人聲音交錯的回音。 

「我們花了一點時間整理資訊,也討論過該怎麼繼續走下去。」恩羅開門見山,「你們團隊不會超過十人,甚至可能少於八。這不是威脅,只是觀察結果。」 

祐誠沒有反駁,只是輕聲說:「你們比我想的聰明,也比我預期的有禮貌。」 

恩羅略一點頭,語調放緩:「我這次帶來幾個非強制建議。你們可以拒絕,但我還是想讓你知道我們的選項。」 

祐誠看著他,不說話,只是示意他繼續。 

「第一,我們邀請你們加入我們的行列。我們這邊有完整的工兵、通訊、醫療與後勤體系,也有固定補給來源與武力規劃。我們缺的是預測與整合能力——你們有的正是這部分。」 

他停頓了一下。 

「第二,若你們選擇獨立,那也沒關係。我們希望能建立長期情報互通機制,雙方各取所需,降低誤判與衝突機會。」 

祐誠點頭,這一項在預期內。 

「第三,我們預計在雨季開始前撤往山區靠近平地的一處預設基地。那邊條件比這裡更適合長期維生。若你們不加入我們,這次可能就是最後一次交易機會——我們會從優處理,用這次來證明我們的誠意。」 

最後一項,恩羅語調微沉:「第四,我不清楚你們跟‘塔影協議’的關係,但不論如何,我建議你們保持距離。他們不是能信任的對象。」 

祐誠沉默幾秒,開口回應:「一,我們不加入。你們的系統太龐大,適合很多人,但不適合我們這種構造。二,情報互通我可以接受,但必須是平等、非壓迫式的。三,我們會考慮這是否最後一次合作。至於四——」 

他盯著恩羅的眼睛:「我們從來沒信過‘塔影協議’。但謝謝你提醒。」 

恩羅沉默了幾秒,再度開口:「你們需要什麼?」 

「武器。」 

「我不建議你們選槍或弩。」恩羅語氣誠懇,「你們沒有受過訓練,這些武器保養複雜、反而容易傷到自己。」 

祐誠笑了:「我也不想選這些。」 

他拉開身後的小筆記包,從中拿出一張紙,寫上了一些字後遞給對方。 

恩羅低頭一看,眉頭罕見地動了一下。 

字條上第一句:「我們需要一個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袋熊56的創作
0會員
25內容數
這不僅是災難,更是文明崩潰後的求生實錄。 沒有異能,只有知識、信任,和一群決心活下去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接連災禍後的小確幸:有人來幫助連和了
Thumbnail
接連災禍後的小確幸:有人來幫助連和了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Thumbnail
現代人都很忙~只要花少許時間~ 就可以知道實物的可動度及實體與官方照片的差異! 給有想買的人參考!
Thumbnail
現代人都很忙~只要花少許時間~ 就可以知道實物的可動度及實體與官方照片的差異! 給有想買的人參考!
Thumbnail
現代人都很忙~只要花少許時間~ 就可以知道實物的可動度及實體與官方照片的差異! 給有想買的人參考!
Thumbnail
現代人都很忙~只要花少許時間~ 就可以知道實物的可動度及實體與官方照片的差異! 給有想買的人參考!
Thumbnail
撫摸着柵欄 掛上漂亮的裝飾 一些虛構的珠寶 幾乎要幻滅了 因為太多收藏品 害怕被搶奪 有時候放在梯子旁 用一條金色的線 與井口互相聯繫 有一些隱藏着的事情 眼睛只能捕捉影像 卻不能理解魔法 擁有着語言的結構 配合鞭策的氣量 產生了形狀的蛻變吧 首
Thumbnail
撫摸着柵欄 掛上漂亮的裝飾 一些虛構的珠寶 幾乎要幻滅了 因為太多收藏品 害怕被搶奪 有時候放在梯子旁 用一條金色的線 與井口互相聯繫 有一些隱藏着的事情 眼睛只能捕捉影像 卻不能理解魔法 擁有着語言的結構 配合鞭策的氣量 產生了形狀的蛻變吧 首
Thumbnail
一個青年在停車場目睹了一個神祕幽靈以及一群巨大機器人對複雜且危險的超自然事件進行的抵抗。混合了神祕、驚悚和奇幻的元素,帶給讀者一場宛如驚險冒險的視覺饗宴。
Thumbnail
一個青年在停車場目睹了一個神祕幽靈以及一群巨大機器人對複雜且危險的超自然事件進行的抵抗。混合了神祕、驚悚和奇幻的元素,帶給讀者一場宛如驚險冒險的視覺饗宴。
Thumbnail
大悟在海港附近尋找情報時,遇到一群黑衣人,與他們的對話潛伏著未知的祕密。黑衣人與大悟之間的對話與情節讓人期待著後續的發展。
Thumbnail
大悟在海港附近尋找情報時,遇到一群黑衣人,與他們的對話潛伏著未知的祕密。黑衣人與大悟之間的對話與情節讓人期待著後續的發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