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麗文說,「我曾跟上天許過一個願,要當別人一輩子的貴人。」一般人跟上天所求的,都是讓自己遇到貴人,能夠事事順心,心想事成,可是麗文所求跟一般人不一樣,這種悲天憫人的好心腸來自阿嬤的言教與身教。


麗文的家在街心開了一間店舖,當時是民國四十幾年,台灣經濟正在往上走的階段,街頭有很多扶老攜幼的乞丐,經常有乞丐三五人就到店裡討錢討食物。有一回,麗文的哥哥看到乞丐上門,從抽屜拿出一張五元鈔票單手甩給其中一名乞丐,阿嬤走進店裡正巧看到那一幕,叫麗文的哥哥重新雙手奉上。晚上吃飽飯,阿嬤跟一群兒孫這樣說,「乞丐也是人,跟我們一樣平起平坐,他們今天變成乞丐是不得已的,我們對他們一定要尊重。」那是阿嬤第一次在小小麗文的心中種下「平等心」、「同理心」、「等觀心」的種籽。


長大後的麗文成為一名高中老師,她對所有學生只有一個初衷,就是找回迷途的孩子,幫助他們走向光明的正道。有一回,麗文為一名學生蓄意破壞規矩感到煩惱,突然想起阿嬤曾經對一名乞丐恩威並重的教導而找到解答。那一年,有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乞丐跑到店裡要錢,阿嬤問了年輕人成為乞丐的來龍去脈,得知原委後,阿嬤嚴肅對年輕人說,「你年紀輕輕,身強體壯,就算去撿石頭、扛磚頭換三餐溫飽都還綽綽有餘,做乞丐是不得已的,你要堅強起來,要去找回自己的尊嚴。」多年後,年輕乞丐穿著體面帶著禮物上門對阿嬤下跪磕頭,感謝阿嬤多年前提點,他才能刻苦耐勞謀得一份好工作,足以扶養父母報父母恩。


麗文探究學生蓄意破壞班規的原因是因為父母離異,與父親相處不來,又不時跟父親起衝突而心煩意亂下的行為。麗文私下約了學生爸爸曉以大義,爸爸接受了,晚上親自下廚煮了一頓熱騰騰的飯菜給兒子吃,桌上又放了零用錢,學生回到家裡,看到一桌子的菜,眼淚止不住,父子感情回溫,不再爭吵。麗文說,每一個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其原因,與其教訓處罰,不如去尋找背後的問題。


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四年之後,麗文老師退休了,她繼續在兒童精進班擔任志工老師。她的三個孩子分別在教育界和醫界服務,兒子原本在北部大醫院任職,因為與麗文一樣具有悲天憫人的心胸自願請調東部偏鄉醫療院所,也常自掏腰包幫助貧病老人請看護,仁心仁術。三個孩子正職工作之外,也都是慈善團體的志工,每年麗文都會攜家帶眷為一位過世多年的學校同仁掃墓,麗文說,「他一個人從大陸來台灣教書,落葉歸根在台灣,幫他掃幕是應該的。」


老智者說,一個家庭要能源源不絕出好子孫,至少要有兩代以上的行善積德,孝子賢孫越多,代表積善超過三代。就像麗文老師的阿嬤對乞丐沒有分別心,一定是父母傳下來的身教,再傳到麗文的父母身上、再傳到她,她再傳給三個孩子,整整五代。所謂「積善之家有餘慶,積惡之家有餘殃」,家運好壞、運勢高低,都是自己一點一點造作來的。


#修行在日常生活中


#同理心


#平等心


#做別人的貴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9會員
1.8K內容數
修養躁動不安的心
吳柳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29
老智者說,「如果我們只帶五百元價值的姻緣福份來到今生,當然就只有五百元價值的對象來匹配,如果帶一萬元,便會有同等級的對象來看對眼,所以嫁給誰與娶什麼對象,都只跟自己的造作有關。」 當一個女人嫁了不好的丈夫最後離婚了,卻很快就又走入另一段婚姻,沒幾年再度離婚,身邊多了孩子,原本只苦自己,最後連孩
Thumbnail
2025/05/29
老智者說,「如果我們只帶五百元價值的姻緣福份來到今生,當然就只有五百元價值的對象來匹配,如果帶一萬元,便會有同等級的對象來看對眼,所以嫁給誰與娶什麼對象,都只跟自己的造作有關。」 當一個女人嫁了不好的丈夫最後離婚了,卻很快就又走入另一段婚姻,沒幾年再度離婚,身邊多了孩子,原本只苦自己,最後連孩
Thumbnail
2025/05/29
阿姿是一間家庭美髮院的老闆娘,先生阿堅是一名水電工,兩人齊力賺錢改善家境。由於店裡的生意很好,一堆家務常常放著放著就一個星期了,公公經常上門看孫子,不捨媳婦如此操勞,總是默默替她洗衣、洗碗、拖地、晾衣,公公回家後,阿姿看見陽台一整排晾開的衣服就覺得不好意思,心中對公公的協助感動不已。 有一天,
Thumbnail
2025/05/29
阿姿是一間家庭美髮院的老闆娘,先生阿堅是一名水電工,兩人齊力賺錢改善家境。由於店裡的生意很好,一堆家務常常放著放著就一個星期了,公公經常上門看孫子,不捨媳婦如此操勞,總是默默替她洗衣、洗碗、拖地、晾衣,公公回家後,阿姿看見陽台一整排晾開的衣服就覺得不好意思,心中對公公的協助感動不已。 有一天,
Thumbnail
2025/05/29
有一句偈子,「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這句話是說,人身難得,今生我們有幸得人身,應該要把握機會好好修行,用這個身體去行善積德、利益人群,若是今生沒有修行,要等到哪一生才能重獲人身回頭來修。 譬如貴花,力大如牛,任何農事都難不倒,一人可抵三個人用。可是她對子女沒有耐心,對公婆愛理不理,
Thumbnail
2025/05/29
有一句偈子,「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這句話是說,人身難得,今生我們有幸得人身,應該要把握機會好好修行,用這個身體去行善積德、利益人群,若是今生沒有修行,要等到哪一生才能重獲人身回頭來修。 譬如貴花,力大如牛,任何農事都難不倒,一人可抵三個人用。可是她對子女沒有耐心,對公婆愛理不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東京隅田川畔,寡居的福江經營著丈夫留下的足袋小店,這裡為街坊鄰里敞開,也歡迎在外的親人隨時歸來。當關係緊張的兒子孫女不約而同回到老家,在這個夏天祖孫三代難得相聚一個屋簷下,試圖在渾沌的生活中重新認識彼此,努力找到迎向明天的勇氣。
Thumbnail
東京隅田川畔,寡居的福江經營著丈夫留下的足袋小店,這裡為街坊鄰里敞開,也歡迎在外的親人隨時歸來。當關係緊張的兒子孫女不約而同回到老家,在這個夏天祖孫三代難得相聚一個屋簷下,試圖在渾沌的生活中重新認識彼此,努力找到迎向明天的勇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