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在搭飛機的時候好奇過一件事:飛機是怎麼飛到我要去的地方的呢?
以前還沒進航空公司上班前,每次出國搭飛機,在跑道上準備起飛時都會很好奇,飛機升空後,沒有了道路和指標牌與紅綠燈,要如何飛到目的地?
今天我們可以來了解飛機的導航方式。
📡ㄧ、 無線電導航的時代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1940~1945年)的年代開始,人類就已經開始在地面設置許多無線電導航台(Navigation Aids, NAVAIDs)。飛機上裝設能夠接收這些導航台訊號的設備,飛行員只要「沿著訊號直直地飛」。等飛機飛到一個導航台的位置後,就切換接收下一個導航台的訊號,一路不斷切換導航台的訊號,就能循著訊號飛到目的地。
不過,這樣的方式有個缺點:在海洋、荒山這種偏遠區域,不容易建設地面導航台。因此,早期飛機的航路會受到地形的限制。
🚀二、 GPS與現代導航的進化
但隨著科技發展,這樣的限制被突破了!GPS全球定位系統的研發和飛機上的電腦計算能力的進步,與慣性導航系統(Inertial Reference System )的出現,新技術讓飛機不再只能沿著無線電台直直飛行,而可以靠飛機上的電腦不斷的準確計算當下位置,這樣一來,就不會只能依靠電台的訊號直線飛行囉。大大的提升了飛行的彈性與效率。到同樣的目的地,飛行距離較過往縮短,油耗減少,飛行時間也更短了,這些優點更有利於,航空的商業發展與普及。
🏔️三、 不同等級的導航精準度
根據機導航電腦精度的差異,航路會被分成不同的導航等級(RNAV1/ RNAV5/ RNAV10等)。RNAV的後綴數字越小,代表導航性能的要求越高。 有些在山谷或高山上的機場,因為山岳地形的障礙,就必須依靠非常高精度的導航技術,讓飛機能在「幾公尺誤差」內完成轉彎與降落。是不是很驚人呢?
✈️ 四、降落時的導航又是怎麼做的?
以上是航路上的導航方式。但當飛機要「安全降落」時,導航方式又不一樣囉!
如果你有興趣,之前有篇在聊飛機的進場降落方式,可以去看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