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書名,
以為這是一本講昆蟲度假的溫馨繪本,
看完才知道,我大錯特錯XD
🔸封面上一群昆蟲圍著餐桌,
看起來像在開派對,
但仔細看會發現氣氛很詭異。
每隻昆蟲的表情都不太愉快,
中間坐著一隻蜜蜂,一臉無辜,
像剛剛被捲入災難現場的無關路人。
這其實是一個有點哀傷(?)的故事,
主角是運氣不大好的蜜蜂布蘭威爾。

🔸他的運氣有多糟?
原本在家裡住得好好的,
結果被一個孩子連花帶家一起壓毀,
這大概是史上最無辜的強制拆遷案件。

於是布蘭威爾只好拖著小行李,
找地方過夜,他走進「蟲蟲大飯店」,
聽起來像是高級又優雅的地方?
嗯,代誌不是我想的這麼簡單。
飯店裡的住客全都光鮮亮麗,
而布蘭威爾穿著素素的外衣,
提著有點舊的行李箱,這倒沒什麼。
比較慘的是,牠根本就是昆蟲界的邊緣「蟲」。
身為一隻獨居蜜蜂,
沒有蜂群、沒有社交、連毒針都沒有。

🔸但飯店裡的其他住客可不知道這些,
他們看到「蜜蜂」,
腦中就自動浮現危險警告圖示。
櫃檯蚱蜢雖然讓他入住,
但那個笑容根本就是在強忍肌肉抽搐。
晚上到了酒吧裡,更是耳語連連,
「那裡有隻蜜蜂!」「他可能會叮你喔!」
布蘭威爾似乎成了飯店的驚悚道具,
什麼都沒做,就讓人莫名不安,
這種待遇大概只有在機場被抽檢三次的旅客才懂。

🔸直到危機真的來了,
那孩子再度登場,這次他想進飯店看看。
整棟建築瞬間亂成一團,
昆蟲們像在拍災難片,四處逃竄,尖叫連連。
🔸大家忽然轉向布蘭威爾,
希望他「發揮蜜蜂的功能性」。
原本怕他的人,現在瘋狂拜託他,
「快!叮他!快保護我們!」
(這邏輯真令人傻眼,
平常對你退避三舍,現在希望你當救世主。)
他沒有發飆,也沒有翻白眼,
只是說出:「我不叮人,也不想叮人。」
這句話一出,全場瞬間沉默,
些昆蟲第一次正眼看他,
也第一次發現自己根本沒搞清楚他是誰。
🔸這個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的真實感,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布蘭威爾,
因為臉、個性、背景或職業,
被快速歸類、或是貼上錯誤標籤。
我們也可能是那些看起來自信滿滿,
其實內心慌張又害怕的昆蟲,
憑直覺做判斷,憑刻板印象做決定。
🔸這本書用最輕鬆的節奏、最搞笑的場景,
問了:「我們憑什麼那麼快就對別人下定義?」
故事很有趣,也不說教,
只是在我們笑完之後,讓我們忽然意識到,
欸,我好像⋯⋯也有點像會自動腦補的人。
🔸這故事講得其實是每個人,
每個在團體裡什麼都還沒做就被盯上的人,
你沒說話,但大家已經開始竊竊私語,
你只是走進來,就被當成氣氛變怪的主因。
然後當事情真的出包了,
他們又想起你,是不是可以幫忙一下?
這本書只是提醒我們,
有時候,光是站著、說出「我不是你以為的那樣」,
就已經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最諷刺的是,
布蘭威爾從頭到尾都沒有改變什麼,
他還是那隻沒有毒針的獨居蜜蜂,
還是喜歡安靜,還是不太會社交。
但那些昆蟲第一次發現,
原來自己的想像力比現實還要危險。
這個世界最大的悲劇不是被誤解,
而是我們總是相信第一眼看到的故事,
然後拒絕聽見真正的聲音。
當布蘭威爾終於開口的那一刻,
所有昆蟲才意識到,
他們害怕的從來不是布蘭威爾,
而是自己內心那個不願意承認錯誤的小孩。
《蟲蟲大飯店》
作者|凱絲琳.西蒙茲
繪者|托兒.費里曼
譯者|黃亭蓉
出版|小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