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位於北海道札幌郊區,由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規劃的真駒內滝野靈園頭大佛殿,一尊1500噸重的巨佛,再度讓這種古老的大佛像建築形式被人所注意。巨大佛像自古以來有知名的鎌倉大佛、奈良東大寺大佛等。在台灣的彰化八卦山也有尊大佛,亦是廣為人知。其實在台中市區內有尊大佛曾經也是風光一時,現在則是默默隱藏於街道之間。有別於前面幾尊知名大佛皆是釋迦如來,台中市的這尊是彌勒佛。今天為大家介紹分享:寶覺禪寺。

位於台中市北區健行路的寶覺禪寺,其歷史可追朔至昭和2年(西元1927年。另有兩說是1926、1928)。為一臨濟宗的寺院,山號正法山,日治時期的山號為鷲屏山。至今已近100年的舊殿也算古老,日前去看,外觀被一棟宏偉的新外殿給保護了起來。舊殿前的兩尊大象也被保存下來繼續左右護法。
小時候我家住台中市下水湳,父親常帶我和弟弟遊玩的市區名勝除了台中公園外,另一個地點就是寶覺寺。寺院前的兩尊大象以及掛在寺院廊下的木雕懸魚,都在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大像猶在,而懸魚已成追憶。曾經有一年的中秋節,我們全家四人來到寶覺寺的庭園裡席地而坐,一邊吃著文旦一邊賞月。那時小妹還沒出生,一家四口由父親騎機車載著從水湳來到北區路途不算近,雖然當時我還很小,但還是留下了既模糊且清晰的記憶。到市區寺院賞月很奇怪嗎?其實那個年代中秋節來寺院賞月的人還蠻多。反而在我小學四年級時舉家搬遷到北區時,就很少再來寶覺寺。日前重遊舊地與過去的印象早已大不相同,畢竟之前最後的記憶也超過40多年了。彌勒大佛像興建於1964年,像高88台尺,經過換算為26.4公尺,比八卦山大佛總體高23公尺略高。再加上台座,寶覺寺大佛的總體高度為30公尺。這個高度在過去很具地標性,因此小時候都直接以「大佛」來代稱寶覺寺。大佛其實是棟七層樓建築,內部是一個綜合博物館,但我從沒進去參觀過。1990年整修時大佛被漆成金色,現今又被新的塗料還原成過往的水泥灰。原本基座為花蓮蛇紋大理石,正面雋刻上皆大歡喜四個大金字,現在也以蓮花基座的外觀覆蓋。
日本的寺廟除了信仰修行功能外,還從事慰靈供養及靈園法事等事宜,寶覺禪寺也不例外。寺內不只有納骨塔,並且還是二次大戰日本軍人遺骨的供養寺院。
也許因為軍人都愛抽菸,納骨塔前的香爐裡面插的全是菸頭。但其實這七寶塔內供安奉的不只是日本軍人,也有台籍日本兵以及在台日本人的遺骨。香爐上寫有立心平和的祈願,奇怪的是香爐上寫的是日蓮宗修法傳師相承會,這是香爐的贈送單位吧。
寺院內的和平英魂觀音亭,以及由李登輝前總統題字「靈安故鄉」的鎮魂碑,在在皆以慰靈祈願的方式來祈求和平,也為太平洋戰爭時期的軍國日本留下不可忘卻的記憶痕跡。
寶覺禪寺有著近百年的歷史,院區內也留下了些許歷史的建物。然而雖為古剎,現在所能見到的整體感因為新建築的擴建,其實感覺新穎而有朝氣。新建築的設計不算精彩,但融合了西方及東方的元素加以簡約化,看起來相當莊嚴肅穆。如果您剛好來到台中北區,不妨走趟寶覺禪寺晃晃看看,感覺一下這方悠閒與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