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 2022 年 9 月 10 日的日記,我曾寫下這樣一段回憶:
一個月前,寶貝將多張日曆紙和廣告紙揉成一個又一個的紙團,綁上橡皮筋,說那是鳥蛋,還問我:「什麼時候會孵出來?」我笑著回答:「中秋節吧!」
於是,我悄悄上網訂了五款毛線編織的小鳥玩偶。中秋節前夕,趁寶貝熟睡,我偷偷把這些「鳥寶寶」塞進他的紙團裡,想給他一個驚喜。隔天一早拆蛋,特地請姊姊在一旁錄影,沒想到,寶貝看到裡頭冒出小雞、達可鴨、綠鸚鵡、粉紅小鳥,還有一隻可愛的貓頭鷹,小臉瞬間垮了下來。他一臉嫌棄又困惑地喊著:「怎麼會這樣?不要有這個!」
沒有捕捉到寶貝驚喜又可愛的表情,只有阿姨臉上滿滿的哭笑不得、無奈又尷尬。
原來,即將滿五歲的小寶貝,真正喜歡的,其實是跟我們一起動手做玩具的過程,而不是結果長什麼樣子。
幾張廢紙就能玩得不亦樂乎,早知道就讓寶貝自己剪紙製作小鳥,不但更符合他的喜好,還環保省錢。
看來務實派的小寶貝,以後應該不太會被廣告洗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