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貝從幼童時期就展現出我行我素、堅持己見的性格。任何不屬於他的衣服,就算天氣再冷,他也寧缺勿濫、堅持不穿。
前陣子,他迷上了成語故事書。翻閱時聚精會神,嘴裡還不時背誦幾句,看得津津有味。那一刻,我的心湧起一股熟悉的暖流,這不就是當年那個如饑似渴地讀成語故事的我嗎?
於是我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你喜歡看成語故事,是像到阿姨喔!」他沒有因為我們有共同的喜好而感到親切,或像我一樣沾沾自喜。他的反應冷淡,讓我猛然意識到,當我說他像我,他並不覺得是讚美,而是被貼標籤了。這句話,滿足了我的虛榮心,卻在無形中模糊了他的獨特性。
我在無意中,讓他覺得那不是他自己的選擇,而只是「像我」的依樣畫葫蘆?
他不是「像我」。他只是跟當年的我一樣,被那一則則成語故事深深吸引、一見鍾情。沒有誰塑造誰,我們只是不謀而合地,剛好在生命的同一個節點,與同樣的故事不期而遇。
我的喜悅,應該來自欣賞他的獨到眼光與純粹熱情,而不是急著將這份喜歡歸類為遺傳。
他不是任何人的影子。他獨樹一幟、自成一格,不是誰的翻版,而是一顆獨一無二、熠熠生輝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