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人不吃飯,他們吃這個」——揭開神秘的蒸麵包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一趟短暫的布拉格旅途中吃到了一道奇特的主食 —— houskové knedlíky,起初我看到對應的英文菜單上『Bread dumplings』的翻譯感到有些興奮,竟然在歐洲也可以見到餃子!而且它是一個很奇妙的名字組合 —— 麵包餃子。所以我抱著不實際的幻想等待服務生上菜:
「麵包裡面包肉餡?是不是很像餡餅或肉包呢?光用想的就覺得豪美味🤤」
結果料理一上桌,我盯著大餐盤愣住了:「餃子在哪?」,除了肉塊之外,就是幾片白白的麵包切片。原來,麵包餃子其實就是蒸熟的麵團,你一定在想這是什麼東西?我給的評價是「口感像海綿的饅頭」,因為它嚐起來像饅頭,但又比饅頭更容易吸附肉汁,所以好吃的關鍵是除了鬆軟的麵包口感,美味的肉汁也是靈魂呀!

捷克的傳統主食 — 麵包餃子,圖中的白色切片麵團,通常出現在肉類料理中。

捷克的傳統主食 — 麵包餃子,圖中的白色切片麵團,通常出現在肉類料理中。

所以為什麼英文把台灣的水餃翻譯成dumpling,也用同一個詞來翻譯捷克的 knedlíky 呢?
我們可以從《Cambridge Dictionary》中對dumpling的定義看出端倪:

a small ball of dough (= flour and water mixed together), often cooked in hot liquid, and eaten with meat and vegetables.

a small ball of dough:一小球麵糰。
cooked in hot liquid:水煮。
所以這其實是跨文化語境下的「對等錯覺」。我們可以用生物分類法「界門綱目科屬種」來譬喻這個現象:

  • dumpling是「屬」,代表一大類「煮熟的麵糰球」。
  • 水餃和knedlíky則是「種」,雖然都屬於 dumpling 屬,但它們來自不同語言與文化,有完全不同的做法與意義。
    它們的共同點是:都是水煮或蒸煮的麵糰;但不同之處在於外型、餡料(是否有)、吃法與文化背景。因此,雖然英文都叫 dumpling,但實際上差異非常大。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麵包中有棕色的小塊狀物混在裡面,我原以為那是葡萄乾或碎堅果之類的,沒想到,並非是齒間所期待的顆粒碰撞,而是被鬆軟麵團包覆的口感。我不禁疑惑,如果棕色和白色物體都是麵粉,為什麼要混再一起蒸熟?

上網翻找了一些食譜和淵源,棕色塊狀物是麵包丁,而且必須是放了2-3天的老麵包,因為麵包放置越久會變得越硬,才不會在二次蒸煮過程中軟爛掉,這可不是什麼現代創意混搭,故意放入不是最新鮮的老麵包,而是古老又實用的智慧。
在過去食物資源有限的年代,捷克人為了避免浪費,會把吃不完的麵包切成丁,再混入麵糰中再次加熱食用,讓它搖身一變成為家庭餐桌上的主食之一。這樣的做法流傳至今,不僅保留了節儉的精神,也賦予了這道料理獨特的風味和層次感。

通常麵包餃子會切成片狀,擺在肉類料理旁邊,讓鬆軟麵體去吸飽濃郁醬汁,我覺得這種吃法就很像台灣人吃雞肉飯,我們一定會渴望每一口飯都能嘗到香濃的雞汁,只是中歐這邊的環境不適合種稻米,所以改用小麥製成的蒸麵糰來實現相同的味覺效果。
看來不管是哪個國家、哪種主食,大家追求的其實是一樣的:讓主食和靈魂醬汁融合在一起,吃進嘴裡的那一刻,才叫真正滿足。

《參考資料》

  1. Kupská, P. (n.d.). Houskové knedlíky – Czech bread dumplings. Cook Like Czechs. Retrieved June 6, 2025, from https://www.cooklikeczechs.com/houskove-knedliky-czech-bread-dumpling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野
3會員
8內容數
關於自我成長的小心得,還有一些無聊冷知識分享,不保證知識內容完全正確喔XD 歡迎有見解的人來糾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種煎餅表面很滑順,第一口咬下比較硬脆,但是越咬越香,可以吃到濃濃的雞蛋與焦香味,跟一般奶油餅乾完全不一樣。就算家裡沒有煎餅專用鑄鐵壓模,用烤箱也能做出類似效果,吃起來真的是像義美煎餅的口感和味道,很有成就感!
Thumbnail
這種煎餅表面很滑順,第一口咬下比較硬脆,但是越咬越香,可以吃到濃濃的雞蛋與焦香味,跟一般奶油餅乾完全不一樣。就算家裡沒有煎餅專用鑄鐵壓模,用烤箱也能做出類似效果,吃起來真的是像義美煎餅的口感和味道,很有成就感!
Thumbnail
回家前先走進麵包店,買幾個麵包可以在車上吃當晚餐。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回家前先走進麵包店,買幾個麵包可以在車上吃當晚餐。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在外面待久了總會懷念台灣的美食,在網路上也看了許多美食料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焦糖布丁,焦糖布丁是一道經典的甜點,柔滑的布丁配上香濃的焦糖,非常美味。
Thumbnail
在外面待久了總會懷念台灣的美食,在網路上也看了許多美食料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焦糖布丁,焦糖布丁是一道經典的甜點,柔滑的布丁配上香濃的焦糖,非常美味。
Thumbnail
朋友給的韓式海鮮煎餅粉-OTTOGI韓國煎餅,很大包。 玩了一次加紅蘿蔔絲的煎餅,本人懶病又上身了。 左思右想要怎麼消耗這麼多的粉呢?做吐司吧於是,吐司機上場,消化了215克的煎餅粉,選擇鬆軟吐司模式,味道還不錯呢。
Thumbnail
朋友給的韓式海鮮煎餅粉-OTTOGI韓國煎餅,很大包。 玩了一次加紅蘿蔔絲的煎餅,本人懶病又上身了。 左思右想要怎麼消耗這麼多的粉呢?做吐司吧於是,吐司機上場,消化了215克的煎餅粉,選擇鬆軟吐司模式,味道還不錯呢。
Thumbnail
想吃義大利麵。懷念義大利旅行時的滋味,翡冷翠的小麵館。 在百貨公司的超市買了一包義大利麵貝殼麵,是義大利進口的,價錢大概是台灣普通的義大利麵五倍。台灣很少碰到貝殼麵,想做出有滋味的番茄肉末義大利麵,花了許多心思。 從冰箱拿出肉片切成小丁,再從冰箱下層拿出牛番茄,切成小丁。很麻煩的,手都弄濕了,不
Thumbnail
想吃義大利麵。懷念義大利旅行時的滋味,翡冷翠的小麵館。 在百貨公司的超市買了一包義大利麵貝殼麵,是義大利進口的,價錢大概是台灣普通的義大利麵五倍。台灣很少碰到貝殼麵,想做出有滋味的番茄肉末義大利麵,花了許多心思。 從冰箱拿出肉片切成小丁,再從冰箱下層拿出牛番茄,切成小丁。很麻煩的,手都弄濕了,不
Thumbnail
太久沒回來了,要先以美食酬賓。 哈,這其實是某一日的美食日記! 紅醬蛤蠣筆尖麵。 今天回台大,中午跟金牛彣吃午餐。 回到了許久不見的義大利麵啦! 蒜香海鮮麵。 中山站的奇蹟的舒芙蕾鬆餅。 後來看完醫生,跟無尾熊約會。 把上次買的小禮物「無尾熊編織玩偶」送給她。 草莓
Thumbnail
太久沒回來了,要先以美食酬賓。 哈,這其實是某一日的美食日記! 紅醬蛤蠣筆尖麵。 今天回台大,中午跟金牛彣吃午餐。 回到了許久不見的義大利麵啦! 蒜香海鮮麵。 中山站的奇蹟的舒芙蕾鬆餅。 後來看完醫生,跟無尾熊約會。 把上次買的小禮物「無尾熊編織玩偶」送給她。 草莓
Thumbnail
視覺味覺雙重享受!現場有選用新鮮雞蛋與濃醇牛奶製作的布丁,以及布丁口味的霜淇淋。
Thumbnail
視覺味覺雙重享受!現場有選用新鮮雞蛋與濃醇牛奶製作的布丁,以及布丁口味的霜淇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