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標誌著穩定幣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捩點。美國GENIUS法案通過參議院銀行委員會、香港《穩定幣條例》正式生效、歐盟MiCA法規全面實施,全球主要金融中心正同步推進穩定幣法規的正規化,為這個新興資產類別提供前所未有的監管清晰ㄋ度。
與此同時,USDC發行商Circle即將成為首家在美股公開上市的穩定幣公司,市值直接衝上了300億美元,象徵著穩定幣從實驗性工具正式邁入主流金融體系。
這種制度化的進程背後,反映著穩定幣已經實現的驚人成長規模。2024年穩定幣總轉移量達到27.6兆美元,市值自2019年12月以來增長了45倍至2320億美元。穩定幣正在從加密貨幣交易工具,更大範圍轉型為跨境支付、企業財務管理和國際貿易結算的核心基礎設施,其影響力也可能延伸到美國短期國債市場。

川普政府的利益誘因與政策推動力
川普政府對穩定幣的積極支持背後,存在著明顯的政治和經濟利益誘因。川普家族的加密貨幣事業World Liberty Financial已籌集約5.5億美元,川普家族擁有60%的股份並獲得75%的代幣銷售淨收入。
這意味著川普家族目前有權獲得約4億美元的fee收入,並且公開揭露的財產報告,川普發的迷因幣$TRUMP賺了3.2億。2025年5月,阿聯酋支持的MGX公司宣布將投資20億美元購買World Libercabty Financial推出的USD1穩定幣,這筆交易被稱為「對加密公司的史上最大單筆投資」。川普家族也參與比特幣挖礦業務以及Crypto數位資產ETF。
同樣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是現任商務部長Howard Lutnick的個人利益。Lutnick所領導的Cantor Fitzgerald不僅管理Tether超過1330億美元資產中的大部分,更在過去一年內獲得了Tether 5%股份的可轉債,價值約6億美元。
這種利益關聯創造了強烈的政策推動誘因。川普政府有動機推進穩定幣的合規化和市場擴張,不僅因為這將直接增加川普家族和Lutnick的財富,更因為穩定幣的制度化將鞏固美元的數位霸權地位。
穩定幣設計原理
穩定幣是一種以法定貨幣或其他資產作為儲備支持,藉此維持價格相對穩定的加密貨幣。與傳統比特幣或以太幣等高波動性加密貨幣不同,穩定幣的目標是強化價值穩定性,使其可以在數位生態與傳統金融體系之間扮演「橋樑」角色。
法定貨幣支持型穩定幣的主導地位
法定貨幣支持型穩定幣,是最常見也是市場佔有率最高的穩定幣類型。根據2024年的統計,法幣支持型穩定幣佔據市場超過95%的市值,其中USD美元掛鉤的穩定幣仍為主流。這類穩定幣的每一枚代幣,都聲稱有相對應的美元或歐元等,高流動性法幣儲備支持。
USDT(泰達幣)截至2024年市值超過1400億美元,在超過1.09億個鏈上錢包中持有,是目前流通量最大的穩定幣。USDC截至2024年12月流通供應量超過420億代幣,是按市值計算的第二大穩定幣。每個代幣完全由美元存款、政府債券和現金等價物支持。
美元穩定幣本質上是發行在區塊鏈上的數位美元,其核心設計目標是在保持加密貨幣的技術優勢(如24小時轉帳、低手續費、可程式化)的同時,消除傳統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動性。這種創新金融工具通過與美元1:1掛鉤的方式,為數位資產生態系統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價值錨定點,使其能夠在volatile的加密貨幣市場中扮演「數位美元」的角色。
法幣抵押型穩定幣的運作機制
目前市場主流的美元穩定幣採用法幣抵押模式,這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理解的穩定機制。其運作邏輯相當簡單:發行機構收取用戶的美元存款,然後按照1:1的比例發行相應數量的穩定幣代幣。這些美元存款作為儲備資產,通常投資於現金、短期美國國債、隔夜回購協議等高流動性、低風險的金融工具。
穩定幣發行人將 1:1 儲備資金投入 90 天以內的美國國債或隔夜逆回購,年化利率 4–5% 幾乎零信用風險,等同「活期存款+支付網路」的自製印鈔機。領先者USDT去年靠利息淨賺逾 100 億美元,直接點燃同業 FOMO
穩定幣的核心功能與實際經濟應用
交易媒介與金融市場基礎設施
穩定幣因其價格穩定特性,已成為各大加密交易所的核心基礎設施,常被作為「美元替代品」用以進行各種加密貨幣交易對的報價和結算。
跨境支付與國際貿易的革命性改變
傳統跨境匯款體系存在著效率低下和成本高昂的問題。國際法定貨幣轉帳依賴於代理銀行系統,該系統自1990年代初採用實時總結算系統以來基本保持不變,往往需經多層銀行清算,耗時1-3天,且手續費高昂。
穩定幣提供了革命性的替代方案,可在區塊鏈上實現24/7即時轉帳,手續費往往遠低於傳統匯款管道,只需直接發送到某人的加密錢包,無需銀行中介,無需等待,也沒有意外費用。
新興市場的廣泛採用
穩定幣在新興市場的採用呈現爆發式增長,特別是在貨幣不穩定和金融基礎設施薄弱的地區。拉丁美洲在現實世界使用方面領先全球,71%的用戶使用穩定幣進行跨境支付,這主要是由貨幣不穩定和有限的銀行基礎設施推動的。撒哈拉以南非洲顯示出40%以上的年增長率,而東亞儘管擁有成熟的金融系統,仍維持32%的增長。
2024年,已有多家支付平台和匯款公司開始使用美元穩定幣來完成全球匯款,一些新興市場地區的匯款行日均使用穩定幣轉移資金額超過5億美元,明顯縮短結算時間並降低成本。這種應用模式對於促進全球貿易流動性和降低國際商務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在高通膨或資本管制經濟體如阿根廷,穩定幣為企業提供了更穩定的現金管理方式。以阿根廷的小型進口商為例,由於2024年通膨率超過100%,以Peso賺取收入的企業面臨嚴重的價值保存挑戰。通過在收到付款後立即將Peso轉換為美元支持的穩定幣(如USDC),企業可以以數位美元形式持有價值,這些資金可以24/7訪問,無需外國銀行賬戶。
新興市場的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都在使用穩定幣來避免貨幣風險、結算國際發票,甚至支付與美元等值掛鉤的本地薪酬。這些功能傳統上由外匯或離岸銀行關係處理,但現在越來越多地通過數位錢包進行管理。
新興市場金融包容性的促進
穩定幣在促進全球金融包容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Tether CEO Paolo Ardoino指出,世界上一半的人口得不到充分的銀行服務,穩定幣是加密貨幣接觸這些人群的重要方式。在一些銀行服務缺乏或匯款成本高昂的新興市場,穩定幣提供了一條低成本的金融服務管道。
在當地政府放寬對穩定幣使用限制的地區,居民可以通過穩定幣繞過高昂的匯率差價和手續費,以更低成本獲得全球市場資金。同時,當地小微企業也能更便利地接收國際付款並進行跨境貿易,對提升金融普惠性具有積極意義。這種包容性金融服務的擴展,有助於縮小全球金融服務的數位鴻溝,促進更平等的經濟發展機會。
企業級跨境結算應用
大型跨國企業開始嘗試將穩定幣納入內部資金調撥方案,利用USDC進行集團內部轉帳,取代傳統SWIFT匯款。部分公司更與Visa等傳統支付巨頭合作,透過穩定幣加速跨境商戶結算流程,進一步提升資金效率。這種企業級應用展現了穩定幣在B2B支付領域的巨大潛力。
Stripe收購Bridge:戰略整合的里程碑
2024年10月,Stripe以11億美元收購了僅成立兩年的穩定幣基礎設施公司Bridge,這項收購被視為穩定幣進入主流金融的重要里程碑。Bridge專注於構建穩定幣採用的基礎架構,其軟體讓公司能夠無縫地使用穩定幣進行資金轉移和支付。
收購宣布後,Bridge感受到了穩定幣在採用曲線上的顯著轉變。在Stripe收購之前,全世界有許多企業家想要在穩定幣基礎上構建應用。收購後,全球企業開始主動尋求與穩定幣相關的解決方案。Bridge的所有產品市場契合度都來自美國以外的市場,這反映了穩定幣在全球範圍內的真實需求。
在推出API兩年來,Bridge每2-3個月就會出現新的使用案例,且每個新案例都比之前的更大。從跨境支付開始,到全球支付分發(如Scale.ai或美國政府向多個國家的人員分發支付),再到美元訪問客戶(為拉丁美洲或非洲市場構建的新銀行),以及財務管理(SpaceX在全球銷售Starlink並通過穩定幣將資金匯回美國)。
可程式化支付的自動化優勢
穩定幣的可程式化特性為企業財務管理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摩根大通在2023年末為其穩定幣(JPM Coin)添加可程式化功能後,交易量立即激增,特別是在較小的自動化支付中。西門子使用可程式化支付根據實際產出向工業列印機付款,花旗與馬士基合作實現了在船舶加油時的自動付款。這種自動化可以節省時間,減少人工工作,並幫助企業更精確地管理財務。
傳統支付巨頭的戰略布局
Visa和Mastercard等傳統支付巨頭也在積極整合穩定幣功能。2025年4月,Visa與Bridge宣布合作推出穩定幣連結的Visa卡片,讓金融科技開發者能夠通過單一API整合,在多個國家為終端客戶提供穩定幣連結的Visa卡。持卡人可以在任何接受Visa的商家位置使用穩定幣餘額進行日常購買。
Mastercard則推出端到端穩定幣交易能力,與OKX、Nuvei、Circle等公司合作,創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讓消費者可以消費穩定幣,商家可以接收穩定幣。Mastercard的合作夥伴包括MetaMask、Kraken、Gemini、Bybit、Crypto.com、Binance等,允許消費者在全球超過1.5億個接受Mastercard的商家位置使用穩定幣。
JPMorgan Chase、Standard Chartered等傳統銀行已經連接到Mastercard的多代幣網絡(MTN),將存款帳戶連接到新興數位資產。這些機構正在探索將穩定幣整合到現有的清算網絡中,特別是在跨境支付和企業資金管理方面。
資本效率的顯著提升
穩定幣在企業資本管理方面帶來了顯著的效率提升。通過消除預先資助的代理銀行帳戶,企業可以實現高達40%的資本效率改善。目前全球銀行基礎設施中綁定了約10兆美元的資金用於維持代理銀行關係,穩定幣的應用可以大幅減少這種資本佔用。
金融機構的業務轉型應用
支付處理商的積極整合
傳統支付處理商正在大規模整合穩定幣服務。Stripe從2023年開始支持USDC支付,並通過2024年11億美元收購Bridge大幅加強了這一倡議,使企業能夠在Solana等區塊鏈上接受數位美元並以較低成本結算法幣。在Stripe的優化結帳套件中,穩定幣支付已成為快速增長的支付方式,接受穩定幣支付的企業銷售到的國家數量是其他企業的兩倍,穩定幣交易的平均訂單價值是其他方式的三倍。
Revolut使用USDC和USDT幫助企業向國際供應商付款,而無需承擔1-3%的傳統外匯費用,在100萬美元的交易中可節省1萬至3萬美元。Worldpay與BVNK合作提供穩定幣支付功能,讓商家能夠選擇以USDC等穩定幣接收付款,無論消費者選擇何種支付方式。
Shopify的突破性整合:重新定義電商支付
2025年,全球最大的電商平台之一Shopify宣布與Coinbase和Stripe合作,將USDC穩定幣整合到Shopify Payments中,標誌著穩定幣正式進入主流電商生態系統。這項整合讓數百萬Shopify商家能夠接受來自全球客戶的USDC支付,而無需額外的整合工作或新的支付閘道。

Shopify的穩定幣解決方案建立在Base網絡(由Coinbase開發)之上,提供超快速且低成本的交易處理。客戶可以使用數百種支援的加密錢包進行支付,包括訪客結帳和Shop Pay。商家可以選擇以本地貨幣接收款項(無外匯手續費),或直接將USDC存入自己的錢包。
這項整合的技術創新在於首創的智能合約設計,解決了電商交易的複雜需求。傳統的加密貨幣支付往往是即時且不可逆的,但電商交易需要處理稅務計算、庫存預留等複雜步驟。Shopify和Coinbase開發的智能合約提供了類似信用卡的「先授權,後扣款」靈活性,同時保持穩定幣的速度和全球觸達能力。
根據Shopify的數據,穩定幣過去幾年已成長到每月超過1兆美元的支付量,顯示其在全球商務中的重要地位。Shopify執行長表示:「小企業應該能夠像向隔壁鄰居銷售一樣輕鬆地向世界另一端的客戶銷售商品」,這項整合正是實現這一願景的重要步驟。
Amazon和Walmart也開始探索穩定幣發行
Amazon和Walmart探索專有穩定幣的計劃可能每年節省140億美元成本,標誌著零售支付基礎設施的根本性轉變。Amazon的6380億美元收入包括4470億美元電商收入,而Walmart的1000億美元電商業務占總銷售額的17.8%。當前1.5-3%的刷卡費用轉換為數十億美元的年度成本,而穩定幣交易成本不到0.01美元,相比傳統卡費2.9%加0.30美元的固定費用,優勢極其明顯。
這種成本結構的根本性差異,解釋了為什麼Visa和Mastercard股價在穩定幣消息發布後下跌約5%。
貝萊德BlackRock資產代幣化願景
BlackRock執行長Larry Fink在2025年的年度信函中發出了震撼金融界的宣言:「每一個股票、每一個債券、每一個基金——每一個資產——都可以被代幣化」。這不再是空想,而是由管理11.5兆美元資產的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支持的具體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