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

含有「立法」共 4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1. 美國教育部將恢復追討學生貸款,數百萬借款人面臨薪資扣押 摘要:美國教育部宣布自2025年5月5日起恢復對拖欠聯邦學生貸款的追討行動,結束自新冠疫情以來的還款寬限政策。約530萬借款人將面臨薪資扣押及財政部抵銷計畫扣留退稅等措施。教育部部長Linda McMahon強調此舉旨在減輕納稅人負擔,
Thumbnail
yehehe-avatar-img
2 小時前
https://acortar.link/56ZxFk https://acortar.link/nIwhsR https://acortar.link/Giqav3 https://acortar.link/4Iqpam
陳佑任分享其關注居住環境植栽問題的親身經歷,並揭露現行公共及部分開放性私有土地植栽養護管理上的缺失。節目深入探討法案核心訴求、現行法規的不足、推動立法過程的挑戰及解決方案,並呼籲公眾參與,共同推動更完善的城市綠化環境。
大家應該都有過這種疑問:為什麼法律條文寫得這麼拐彎抹角、似是而非?什麼叫做「不得妨礙通行」?什麼又是「情節重大」、「適當措施」?說得白一點,這種模糊寫法,不就是讓執法人員有更多解釋空間,也讓民眾吃罰單吃得一頭霧水嗎? 這不是你想太多,而是立法技術的「慣例操作」。 立法者,為什麼你不講清楚?
含 AI 應用內容
#法律#立法#空間
考試:「立法那傢伙瘋了怎麼辦?」 司法:「以前說五權分立、五權制衡,可是真的有一權暴走,那大家也是吃不完兜著走!」 監察:「像我現在手腳都被綁住,嘴巴也被封住,想要制止這傢伙卻動彈不得!」 司法:「我也好不到那裡去!人也找不齊,開也開不了會,連要宣佈這傢伙違法這件事也沒辦法!」 行政:「立法
Thumbnail
時事)應這樣處理武統陸配/舔中藝人 我覺得,這樣處理才對 正式立法 明確指定,什麼言行可以,什麼不行 以上
Thumbnail
人工智慧基本法與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之間的關係日益受到重視,尤其在美國、歐盟、英國和日本等國的立法考量中,這一議題顯得尤為重要。 人工智慧基本法的背景 各國在制定人工智慧(AI)相關法規時,普遍面臨如何平衡技術創新與風險管理的挑戰。台灣目前正在研擬《人工智慧基本法》,希望能在促
Thumbnail
這大概和這個神話本身的編寫方式有關,它不是一個線性的故事,而且由很多雜亂的片段拼湊而成,我們的學者花了很多時間把不同來源的神話片段整理在一起。他們在東部尋找仍存在的口述神話傳統,在西部尋找被寫下來的片段,到遠方找到被翻譯的部份,再和不同語言的翻譯交叉比對。即使如此,整理出來的神話也不是一個線性的故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文探討2024年賴清德政府成為少數政府後,所引發的多數政府與少數政府之利弊,以及罷免制度的適切性。少數政府雖能強化監督,但也可能導致政府停擺。作者認為罷免應作為最後手段,並呼籲政府應善盡說服責任,而非輕易訴諸罷免。
Thumbnail
藍白立委怎樣亂搞立法院,去年兩次,今年一次,就整個爆炸了。5月國會擴權的違憲,12月三惡法再來違憲一次,然後本來要過的2025總預算,拖到1月,藍白改不了吃屎的第三次違憲違法。 首先要有法律契約概念,你白字黑字寫了甚麼,就要照那個走,才會形成法律條文,才會變成契約。如果立法者、契約簽訂者寫了互相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