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金瓜石,就像翻開一部陳舊卻鮮活的歷史紀錄,這裡曾是台灣重要的金礦產地,見證日治時期至戰後的礦業興衰。如今,昔日的礦場早已沉寂,但留下的建築、遺跡與人們對過去的記憶,仍讓金瓜石保有一種時間慢下來的魔力。
走進礦業歲月的第一站
黃金博物園區
作為金瓜石旅程的核心地標,黃金博物園區是認識這座山城歷史最好的起點。這裡展示了大量早期的採礦工具與設備,也保留了當年礦工使用的坑道,其中最受歡迎的體驗之一,就是實際進入礦坑中,感受當年礦工們在地底下工作的狀況。博物園區內還有「金磚展示室」,讓遊客親手試著提起那塊重達 220 公斤的純金磚,體會黃金的真實重量。園區腹地廣闊、設施完善,是適合闔家造訪的景點,也很適合帶長輩來一趟懷舊之旅。
日式宿舍
園區內保留了多棟日治時期的日式宿舍建築,木造屋舍、斜坡石牆與榻榻米室內空間,彷彿帶人回到百年前的台灣山城生活。
共學館
沿著園區步道走,還可以前往「共學館」。這是一處展覽與休憩結合的空間,經常有特展與工藝體驗,也設有冷氣與座位,是帶長輩出遊時休息的絕佳地點。
從在地視角挖掘歷史
金瓜石文化館
位於博物園區對面的金瓜石文化館,更完整呈現礦業設備的歷史演變。館內不僅展示各類採礦工具,還設有可實際運作的機械模型,讓人能更具體理解當年的工業流程與礦場運作方式。
金仔山城工作坊
走出文化館,附近的「金仔山城工作坊」提供一個更輕鬆的角度認識金瓜石。門口的年表書寫了這座山城的歷史,室內的圖畫則完整展示了金瓜石地形,同時也是個能吹冷氣、喝飲料稍作休息的空間。累了的時候,不妨坐下來看看這座山城的全貌,也有機會偶遇老闆,讓他跟你聊聊這座山城的遺跡、脈絡、變遷,以及他掏金的小故事。
凋零的老街與活潑的新意
祈堂老街
離開主園區後,不妨順道走訪曾經繁華一時的祈堂老街。這條街道保有部分整修過的日式與台式建築,但大部分已廢棄或人去樓空,留下一種時間靜止的氛圍。雖然看起來十分荒蕪,但對喜歡懷舊氛圍或拍照的旅人而言,這裡依然自成風景。
彩虹階梯
近年新設的「彩虹階梯」則為老街注入一點活潑色彩,繽紛的塗鴉階梯吸引不少遊客駐足拍照,尤其是長輩們特別樂於留下合影,是整體行程中輕鬆又充滿童心的一站。
與神明對話的寧靜之地
金瓜石勸濟堂
高聳的關公像矗立於山頭,從對面山頭遠望便能清楚看見。這座氣勢宏偉的勸濟堂,不僅是當地信仰中心,也是一處視野極佳的休息點。若旅途中感到疲憊,不妨來此向神明問候一聲,也給身心一點喘息空間。
阿姆阿姆一起來吃在地美食
漫山食樂(漫36)
以日式定食為主打,是附近少數平日也有營業的餐廳之一。環境舒適,適合慢慢享用一頓山中午餐或晚餐。
白帶魚米粉湯
炸白帶魚與傳統米粉湯的組合,口味樸實古早。不過,如果你偏好更特別的風味,我很推薦他們的炸透抽,酥脆的外皮裡透出一點哇沙米香氣,非常唰嘴。
迷途中的棲身地
天馬旅宿 Lungta
若選擇在金瓜石過夜,就在黃金博物館對面的「天馬旅宿 Lungta」是一個特別的選擇。它位在相對偏僻的區域,周圍多為廢棄屋舍,初訪甚至可能會懷疑自己是否走錯路。不過也正因如此,才保有一種「與世隔絕」的靜謐感。當夜幕低垂,整個山城逐漸沉靜,這裡彷彿成為旅程的心靈歇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