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殺人者的記憶法 電影
尤其是只要將哪段 (甚至全部) 解釋為某種幻想或虛假記憶,就可以發散出幾乎無限多種詮釋方式;尤其導演又明顯故意要製造這樣的模糊空間;尤其還分成初映版、導演版什麼版的,然後任由觀眾自行大開腦洞捕風捉影近乎二創的編出一套"深度解析"的,
那種燒腦電影。
沒有比較高級、比較厲害。
當然高級厲害的也有。
但那通常得更節制,在具有真正且唯一的故事線的前提上給出線索,引導 (或誘導) 觀眾,甚至最後來個令人起雞皮疙瘩的大反轉都行。
而不是好像怎麼解釋都通、都成立,然後說這叫做燒腦。
好的例子很多,此刻首先閃過腦中的是近期才看的舊片:《汪洋血迷宮 Triangle》。
無限迴圈式的劇情,關鍵處佈下線索,邏輯上環環相扣,導向 (或許) 唯一的解釋。當然以燒自己的腦為樂的觀眾還是能想出其他的解讀方式,但至少也受限在一定範圍內,不至於無法收拾。
或者另一部,《搞鬼 I See You》。也是聰明又仔細佈局的片,雖然有些地方囉唆了點。
說回本片。
兩個主要演員薛耿求、金南佶的演技發揮令人印象深刻。在混亂跳接的場景切換中,觀眾與其說是跟著劇情不如說是跟著演員進入故事裡的。
畫面經常透著某種陰鬱詩意的美。
主角人物悲慘的身世原本就帶有濃烈的沈重底色,若能將故事收束在單一 (或頂多兩個吧) 的可能版本當中,應該可以在結尾時留下更為幽深緜長的餘韻。
・《殺人者的記憶法》《Memoir of a Murderer》
・導演:元信延
・主演:薛耿求 金南佶 金雪炫
・原著小說作者:金英夏
[看看其他電影]
- 沒找回的,那個父親:《尋人啟弒》
- 有些道別,當時不知道就是永遠:《再見機器人》
- 一個普通觀眾的《雷霆特攻隊*》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