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會! 動物溝通師不會比飼主更了解自己的毛孩喔! 有次去參加一堂心理學相關的工作坊,下課休息的時間學員們彼此閒聊,聊到了各自的工作...
「我是一位動物溝通師。」,我帶著一點不好意思的心情自我介紹。
「喔!? 這麼有趣? 可是我應該是最了解自己家寵物的人,為什麼要找動物溝通師?」,其中一位學員直觀地提問。
問得真好! 因為我從一開始進入這個領域的時候,舉凡接到常態動物溝通的委託時,總是不免自我拉扯一番。"為什麼飼主們都很開心從我這裡聽到他們已經知道的事情?"、"雖然這樣算是有準度,但...要收費嗎?畢竟都是飼主已經知道的事情"、"除了這些我還能做些什麼?"....各種懷疑、困惑,找不到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的意義,但我又非常享受與毛孩的對話,直到收到了飼主們的回饋....
「欸欸!!做完這場對話,我覺得我家狗狗超立體的!!看他的眼光都不一樣了!」
「是貓咪教我愛是什麼。他就算希望我在家陪他多一點,但他願意接受我需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份愛的重量我也想要回饋給他!」
我深深地相信飼主們一定知道自己家的毛孩有多麼愛他們,或者說有多麼依賴他們。日常生活中透過觀察毛孩的行為舉止,縱使有些不確定,但仍舊或多或少可以判斷這時候毛孩的需求是什麼,也許是想吃飯? 也許是想討摸摸? 又或者一定可以觀察到毛孩現在是開心的? 或者做錯事心虛的樣子,對吧?
這些感受都是真實存在的,也是飼主輕而易舉就能接收到的。那麼,動物溝通師的功能是什麼呢? 我會說,我的職責是把這些感覺更具體的用文字、語言記錄下來。人啊~有時候很有趣耶,明明內心已經知道的事情,突然透過他者用具體的方式,可能是畫畫啊、文字啊、語言啊...等等方法把已經知道但有一點點抽象的"感覺"呈現出來的時候,那種感覺會突然之間就變得好清晰耶! 然後啊~ 原本看待毛孩的眼光,就好像戴上了不一樣的眼鏡一樣,覺得好像更明白毛孩的想法、好像更知道要怎麼和他互動,或者是更知道如何經營這段關係。
對啦! 就是這個更加知道如何經營這段關係!
"關係"好像比較常用在人與人之間齁,但是人與動物之間也是一段關係呀~ 藉由動物溝通師傳遞家人與毛孩之間的想法,就好像打乒乓球一樣,咻~兜地把家人想知道的問題落在毛孩那邊的桌面,然後再兜地把毛孩的回應傳回家人這邊的桌面,就這樣 咻~兜、兜、兜、兜的來來回回讓原本的飼寵關係轉化為兩個個體之間的連結。這就是我認為動物溝通師在進行常態動物溝通時該做的事情,至於離世動物溝通該做的事就下次再來聊囉。(笑)
-----------------
★喜歡文章的話,歡迎按愛心與收藏。
★想看更多,請追蹤我,謝謝 :)
★IG溝通預約: 聽見動物內心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