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讓人驚豔的理由+觀後感
📌寄養家庭審核失當

充滿不安、詭譎卻又看似溫馨的小木屋,雖充滿著回憶的痕跡,但種種跡象都預示著女主人無法割捨思念的執著,如:空蕩的泳池、寵物的標本等,而外頭不斷落下的雨滴,則透露著焦躁與不安,同時也緩慢地為空虛已久的心靈注入活水,一場邪惡陰謀早已在權責單位長期縱容、疏於審核之下悄悄展開。
📌中邪畫面逼真寫實

開頭的「VHS」邪教儀式影像便定調了整部電影的詭異、神秘與不安感,肉體恐懼拉到近乎滿點,搭配演員眼神渙散、抽搐的到位演技讓人看得全身起雞皮疙瘩,冷灰的色調貫徹全場,將血色襯托的更加鮮豔,把氣氛營造緊繃到極點。
📌安定之圈

不斷畫圈的意象,反覆出現在大銀幕上,從邪教儀式影像的片段,不難看出這個動作能夠鎮壓靈魂、安定身心,最終,在玻璃上畫出的血色圓圈,除了激發亡靈內心深處最赤裸的慾望外,兩位角色碰頭,共同進入圈內,也與環繞木屋、穩定附身狀況的結界形成強烈對比。
📌思念凌駕於一切

刻劃入微的思念,游移在屋主的每個細紋與神情之間,本是位優秀的寄養志工,甚至鑽研了不少兒童心理書籍,卻任憑思念操控意志、走向極端,不惜理智斷線,傷害曾經珍視的年幼性命,更特別找來酷似已逝女兒的視障小孩,只為創造一個替代品,可惜卻忘了「她」的身心靈已不會再是同個樣貌。
📌殘存的母愛

即便如此想念失去的女兒,屋主仍在最後一刻,因著女孩的大聲呼喊,喚醒心中殘存的母愛,不忍痛下殺手,如當頭棒喝般,讓她體會到自己正是摧毀他人幸福的罪魁禍首,或許,她想要的並不單單只是女兒的回歸,而是再次聽到「媽媽」的那份喜悅。
📌觀後感

看到發行商是「A24」,又看到導演是執導《鬼手鬼手請開口》的「菲利普」兄弟檔,簡直是實實在在的品質保證!
一貫的獵奇、靈異、驚悚作風,跟當年「鬼手」所帶來的體驗雷同,但這次兩人更加大膽,拍攝手法更加成熟外,演員、格局、經費也提昇了不少,來勢洶洶般的要拿下亮眼成績,是今年數一數二的恐怖驚悚片!
.
(以下內文有雷 慎入❗️❗️)
.
.
.
.
.

這部在視覺上的用心,讓整體氛圍營造出強烈的心理壓迫,不是採用jump scare那樣直接的方式,而是讓你在冷靜中看見角色的偏執與瘋狂,不論是觀影過程中不斷發現的離奇事件,例如:詭異小男孩「奧利」、屋主「蘿拉」看似溫馨,卻總是在夜晚別有居心的種種脫序行為,都讓觀眾無法停歇地想將這些線索、碎片拼湊在一起,找出可能的故事,然而一切都是徒勞,我們只能得知屋主處心積慮地想把死去的女兒給「復活」。
除了驚悚外,這部明顯探討了「創傷問題」,尤其是「喪親之痛」,充分演繹各角色在失去至親後的心理變化,首先是用盡千方百計試圖得到妹妹「派珀」撫養權的屋主「蘿拉」,在她嘗試用邪術復活已故女兒,展現母愛的極致扭曲後,這樣強烈情感的描繪除了放大恐懼之餘,也讓觀眾感受到其內心掙扎與痛苦,這般高度扭曲的人格,已不是當年的優良志工,而是會囚禁無辜孩童、殺人不眨眼的喪心病狂。

我們也不能確定,在小男孩「奧利」軀殼內的靈魂,究竟是不是原本天真無邪的女兒「凱西」,這又帶回了導演檔的上一部作品《鬼手鬼手請開口》,也許這一切都只是惡靈的誘惑,引領思念的人,帶著他們走向永生,我特別喜歡導演檔對這類靈異題材的創意探討。
再來則是面對喪父之痛的哥哥「安迪」 ,家中附身在「奧利」身上的亡靈,因吃下父親頭髮而陰魂不散的製造幻覺讓他想起被「家暴」的恐懼,不僅著重在原生家庭對心靈的深度影響,也透露潛藏在「奧利」身上的或許真的只是某種想飽食血肉的惡靈。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很直接的點出「寄養系統」的審核缺失,而在五月中上映的另一部電影《蝸牛少女回憶錄》同樣也點出了「收養系統」的缺失,兩部的設定都同為「澳洲」,是否代表著現實的澳洲在收養/寄養系統上真的有這樣的嚴重缺失呢?也有可能是澳洲對於人權議題的重視也說不定!

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橋段是「奧利」幾近失控,亟需進食而把屋主咬傷的片段,當手腕血流不止,玻璃窗戶巧妙分割兩位曾經緊密,如今卻疏遠的靈魂,畫出偌大血色的安定之圈,勾起深埋心中的慾望,但又增添幾分寧靜,那刻的運鏡、角度切換,搭配最後的隔窗碰頭,是淒美又真摯的感情流露,從裡到外顯現出母親渴求女兒回歸的期盼,這樣的情緒也造就了結尾,當母親知道一切都是徒勞後,選擇與女兒在相同之處互擁,以同樣方式自我了斷,富有詩意與回味無窮的餘韻。
總而言之,《滿血復活》是導演「菲利普」兄弟再次對靈異題材做的大膽實驗,難以猜測的走向、碎片化的資訊,都成功吊了觀眾胃口,以緩慢的故事進程考驗大家的耐心,最後再一次爆發真相。不走商業套路,以難以預料的方式收尾,非常推薦喜歡「恐怖驚悚片」或靈異的觀眾們去嘗試!
目前《滿血復活》已在5/29於院線正式上映
想看更多影劇相關分享可以到 IG 追蹤 Awoke 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