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吒之魔童鬧海》aka《哪吒2》,總票房已逼近22億美元,已是全球票房最高動畫電影,全球票房也衝到第五名,超過第六名《STAR WARS:原力覺醒》,真是嚇死人的成果!
前陣子參與Jerry的創業相談室在動畫協會辦的講座,有提到關於《哪吒2》的股權分配方式,覺得相當有趣,在粉專上面也有公開當天的簡報喔!
仔細研究之後,整理下導演楊宇是怎麼在這個資本世界中,跟出錢的大公司們達到合作愉快的狀況!還有《哪吒》系列前的事情!
不當醫生,做動畫!
楊宇(導演名餃子),現年45歲,其實原本是藥學背景出身學,大三在朋友介紹下接觸3D軟體MAYA,對動畫產生興趣。開始誤入歧途
大學畢業後,進一間廣告公司工作一年,後來為了創作,直接辭職回家閉關創作,這也是大家說餃子導演『啃老三年』由來,這三年靠一人之力拼出《打,打個大西瓜》,在柏林影展中拿到評委會特別獎,帶著一堆獎項正式踏入動畫圈。
隨後他創了『可可豆工室』,以接案維生,也同步開發《哪吒》。我想到這一步,應該很多動畫人都很熟悉,拍短片得獎,開始用專業謀生,並找尋下一部創作的機會。
但接下來!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餃子!
錢給你!來拍電影!
先來認識幾個名字,『光線集團』是中國數一數二的影視集團,2015年,由光線製片人易巧主導創立『彩條屋科技』,彩條屋主要投資動畫項目,也標誌光線集團打算將大筆資金灑向動畫,之後《大魚海棠》《大聖歸來》幾部重要的中國動畫,都跟彩條屋有密切關係。
易巧當時正積極尋找具有潛力的原創動畫導演與項目,就想到6年前看到《打,打個大西瓜》這部短片作品,主動聯繫餃子展開接觸,看中了他在劇情與節奏掌控上的能力,也相信他能打破中國動畫的既有套路,於是開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合作。
易巧對餃子保證資金,請餃子推掉所有外包工作,專心在電影的製作上,讓大家有一點實際感受,此時餃子導演大約36歲,距離短片完成也已經過了7、8年,這段時間一直過著動畫打工的生活。
又熬過了3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完成,叫好又叫座,全球總票房7.26億美元。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2》中的公司結構
《哪吒1》的票房佳績理所當然催生了《哪吒2》,各種事蹟和製作過程這邊就不多做討論了,來聊一下賺來這22億是由幾間公司生出來的,可以先看看以下對岸網友整理出來的股權多層結構。
要我一張圖就看懂超級難 下面來白話解釋解釋
《哪吒2》的出品公司有以下五間: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成都自在境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彩條屋科技有限公司。
上面一堆公司是不是看得頭很暈,以下盡可能依據目前所查資訊,整理出來每間公司在出品名單上的意義。
- 光線影業、光線傳媒:
光線集團的代表,同時作為《哪吒2》發行商的角色。 - 北京彩條屋科技:
光線子公司,專門投資動畫公司。
⬆️ 以上兩組可以很粗略地視為投資方的代表,在這部片中貢獻資金與發行資源 - 成都自在境界文化傳媒:
餃子導演持有51%股權的公司,這間公司和以下的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從2018年開始進行相關著作權登記,至今已有超過500間著作權登記作品。 - 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
這間就複雜了,這間是由霍爾果斯可可豆動畫全資成立的子公司,其股權分配是這樣的:30%北京彩條屋科技、56%餃子導演、14%劉文章(哪吒系列製片人)。
簡言之,這間『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的實際掌控人還是餃子導演,只是彩條屋也有出資。
⬆️ 以上兩組就是代表餃子導演的勢力,也就是創意與製作層面
綜合以上五間有列出來的公司,三間為光線集團的公司,一間為餃子導演的公司,一間為餃子導演+彩條屋共同擁有。而實際創意運作的狀況,並不是比票數3>2,所以資本絕對凌駕於導演之上。
實際上各方報導都指出指出餃子導演在創意上擁有較高的主導權,製作的重任還是在餃子導演掌控較多的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之上。而光線集團則是以提供穩定的製作資本,不多參與日常的創作決策,保有導演的創作獨立性。
導演賺多少錢?
這是一個很多人在討論的問題,實在賺太多太多錢了,變成大家很關心這件事情,我也才能挖到那麼多完整的資料。
如果以中國國內票房來說,會先需要扣除 8.3%國家稅收 、 6~8%線上購票平台服務費,剩下大約 83~85% 是可分帳票房,則由出品方、發行方、電影院三方去分錢。
這可分帳票房就先扣除 50-57% 給電影院。(影院分成台灣也差不多,大概是總票房的 50-60% 之間來回跳躍)
發行方則佔 10-15%,而如前段所述光線集團同是發行方,所以這塊也是進光線口袋。
剩餘則是出品方們去分配,大約為 30-40%,我們無法清楚地知道他們怎麼分錢。目前網上資料預估餃子導演公司,差不多可以拿到總票房的 10-15% 左右。
整理一下,目前中國國內票房153億人民幣,預估光線集團&餃子導演佔比如下:
📌出品方+發行方:33.2-46.75%/50.8-71.5億人民幣
光線集團預估佔 35.5-48.6億
餃子導演公司預估佔 15.3-22.92億
票房以外的錢
以上僅計算中國國內票房,就已經是很驚人的數字了!除了國外票房之外,再提以下幾個很重要的線索。
- 光線集團股票大漲
《哪吒2》上映的8個交易日內,光線傳媒的漲幅達264.43%!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影視院線上市公司。這就是投資老闆們最想看到的事情呢... 近期的報導也持續反映《哪吒2》的熱度尚未消退,光線的股價也是。 - 周邊IP收入
前面提到《哪吒》系列的版權是由餃子導演旗下的兩間公司擁有,所以你買的任何《哪吒》周邊,都會有一部分的錢進到餃子導演的口袋,也延續這個IP的壽命,同時可以有效挹注回創作,打造『內容製作+IP營運』的生態圈。

泡泡瑪特POPMART《哪吒2》周邊
保障創作獨立的關鍵字
在商場上,確保自身得利是首要任務,但當然你的合作方也不會老實地教你,相信《哪吒2》的合作過程也不是光線手把手教餃子導演怎麼避險,以下列出一些《哪吒2》的決策重點。
- 51%
餃子導演的兩間公司都掌控至少51%的股權,對於這兩間公司有完全的掌控,確保對公司的決策主導權。 - 稅務優化
如前段所述,實際的製作公司 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是由 霍爾果斯可可豆動畫影視 全資成立的子公司,而這個『霍爾果斯』是新疆的一個市,前幾年有提供稅收優惠,所以有很多公司特地到這邊設點,有點像我們常看到“英屬維京群島xxx公司”的概念。 - 雙層架構
而上述兩間可可豆公司的職責不同,分屬「資本層(霍爾果斯公司)」負責資本與稅務規劃,與「業務層(成都公司)」全權獨立負責創意的執行。 - 獨立IP公司
而另一間 成都自在境界文化傳媒 則是專門負責衍生IP的授權,獨立於原本動畫公司的業務範圍。 - 100+公司合作
《哪吒2》的製作過程相當艱難,整合了中國超過100家特效動畫公司才能完成,同時大量外包也降低未來公司營運的風險。
小結
花了很多時間研究股權和公司職權的意義,一方面對於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匱乏感到擔憂,一方面寫完這篇文章又慶幸自己多了解一些了。
不禁反思創作者與資本之間的關係,《哪吒》的成功,充足資本與創作能量是缺一不可的,目前自身的階段,創作大多還是依靠政府補助款,而商案則是依靠人脈擴展,一直覺得沒有真實地進入『市場』中,也確實現在處在一個勉強可以活下去的階段。
對於理解更廣大市場、以及掌控更大的資本,如何達到那個階段,在僅限的知識和經驗中是完全無法想像的。餃子導演在《哪吒》前的階段,我想也是很多從業人員經歷過的,但下一步如何與資本合作,打造出可以讓投資者賺錢、讓觀眾喜愛的作品,就是大家正在努力的地方。餃子導演自身是在什麼時候、怎麼去了解這一切的,非常讓人好奇,畢竟報導都只喜歡講偉大的創作歷程,但導演看到了什麼,就不太會著墨。
這幾年對自己的期許就是可以更理解這一切,講白一點,可能是「眼界」吧!如果自己連上面這些文字都看不懂,不知道成功的怎麼成功、失敗的怎麼失敗,只是一昧擔心資本會壓迫創作,反而會扼殺未來的機會。
希望台灣也能做出自己的《哪吒》《白雪公主》《風之谷》這種改變產業的作品!
參考資料
暴漲264%!《哪吒2》背後A股公司市值破千億 十餘部動畫電影待發
《哪吒2》票房破百亿!饺子狂赚8亿,股权设计捍卫创作者的尊严!
成都可可豆动画获广电节目制作许可,曾注册多枚“饺子导演”商标和《哪吒》系列著作权
《哪吒2》饺子背后的伯乐易巧:选中饺子,因为他又有才华又穷!
《哪吒2》45歲導演餃子創作辛酸路曝光 棄醫從畫曾「啃老」3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