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神普塔與孟菲斯的聖家庭
在上埃及的國王納爾邁統一了下埃及之後,就在上下埃及的交界處,位於今天埃及首都開羅附近設立了一座古老城市,名為孟菲斯,而這座城市是由一個聖家庭所守護的,造物之神普塔在透過講出自己的構想後創造了這個世界,而他的妻子女戰神賽克美特及他們兩位的兒子,象徵宇宙初始蓮花的奈夫頓,這三位神明一起共同守護著孟菲斯,甚至還建造了一座孟菲斯神廟(今已不存)及卡納克神廟來供奉這個創造這個世界與人類的聖家庭。
卡納克神廟的入門處兩旁及有兩尊頭戴著王冠的造物神普塔大型坐像,而在卡納克神廟的內部梁柱頂端則設有蓮花樣式的雕刻,象徵宇宙初始之神奈夫頓,而在古埃及神話當中,蓮花也因此而象徵著宇宙與新生,許多法老王的頭像底座都會是蓮花造型,代表著法老王的宇宙初始代表形象,像是知名的蓮花底座圖坦卡門頭像。

卡納克神廟的兩尊普塔神像


卡納克神廟裡的孔蘇神廟中庭
#阿蒙神與底比斯聖家庭
到了中王國時代,古埃及的重心轉移到了南邊的底比斯,而在底比斯也同樣由一個聖家庭來守護,男性生殖力之神阿蒙(通常都會帶有一根超誇張巨大的勃起肉棒,而頭上會戴著兩根巨大、長形羽毛王冠)及妻子生育女神穆特(有著兀鷲的頭型,並戴著后冠的形象)及他們所生下的一個兒子月神孔蘇(有著與荷魯斯相似的獵鷹頭型,頭頂戴有一頂月輪與新月),而這三位神明則組成了底比斯聖家庭,共同來守護著底比斯,並也建造了一座盧克索神廟來供奉這個神聖的聖家庭。
而在中王國時代,阿蒙也逐漸地與原本的太陽神拉合為一體,成為阿蒙拉神,兩位神同時一起供奉膜拜,也象徵著在第一中間期古埃及王國地方割據而分裂過後的再統一局面,而太陽神拉代表著生命的創造,而男性生殖力之神阿蒙也一樣代表著生命的創造,兩者的結合代表著生命的重新開始。

底比斯的盧克索神廟裡阿蒙形象的壁畫,可以看到有著巨大的勃起陽具,而妻子穆特則端著杯子給他

盧克索神廟外的阿蒙神公羊形象雕塑群
#赫爾孟波利斯的八元神的創世元素
另外,在另一座城市赫爾孟波利斯主要信奉的是智慧之神托特,同時也信仰著創世的八位神祇,而這八元神,分別代表了四種元素:無限、原初的水、黑暗,與隱藏,一男一女組成同一種元素,男神為青蛙頭型,女神則為蛇的頭型,其中一位男神就是代表男性生殖力的阿蒙神,而這八元神便用了這四種元素來創造了這個世界,並且共同地守護著這座城市。
哈索爾為美貌與愛情女神,為荷魯斯的妻子,在赫爾孟波利斯城裡供奉哈索爾的神廟當中,就有關於八元神的相關浮雕創作。

丹達臘哈索爾神廟裡的八元神壁畫
#荷魯斯的復仇與正統王權爭奪戰
在古埃及祭司記載下的神治時代,黑色土地原本是由歐西里斯擔任法老王來統治,並與自己的姐姐婚姻女神伊西斯婚配後登上了王座,但後來歐西里斯竟意外地與弟弟沙漠之神賽特的妻子,同時也是自己的另一位姐姐家庭女神奈芙蒂斯不小心發生了關係後,生下了另一個兒子死神阿努比斯。
原本就已經覬覦王位的賽特,在得知自己老婆被哥哥給搶了之後,越發怒不可遏,決定要謀反推翻哥哥的統治,因此在某一次眾神都有出席的神宴上,賽特搬出了一副精美的石棺,鼓勵各位神明躺進去棺材試躺看看,結果每位神明開始輪流躺進棺材裡試試,最後在歐西里斯躺進石棺裡時,賽特與埋伏在四周的手下突然衝了出來,闔上了石棺蓋後,將石棺順勢推入尼羅河裡。
伊西斯著急地在尼羅河流域四處尋找,終於在一處紙莎草草叢裡找到了石棺,卻又被賽特發現,憤怒的賽特將歐西里斯剁成了好幾塊屍塊後再扔進河裡。
伊西斯只好與妹妹奈芙蒂斯化成獵鷹與風箏到處搜索屍塊,最後終於全數找到,除了被魚給吃掉的懶趴外,阿努比斯接著再用麻布繩將所以屍塊捆綁成一具木乃伊,使得歐西里斯得以復活,但卻得去冥府,最後成了冥神。
而歐西里斯復活後又與伊西斯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荷魯斯,在伊西斯隱姓埋名地逃亡及躲藏下,順利將他撫養長大,而成年的荷魯斯決定替父親報仇,向叔叔賽特宣戰。
兩大男神纏鬥了好久,彼此分不出勝負,荷魯斯用長槍刺穿了賽特的一顆睪丸,而賽特則徒手把何魯斯的左眼給挖了出來,變成了何魯斯之眼。

建造於托勒密時代的康翁波神廟,位於尼羅河河畔的小山丘上,主要祭祀的是王權守護神荷魯斯

康翁波神廟裡獵鷹頭的荷魯斯與鱷魚頭的索貝克神互相饋,象徵荷魯斯與索貝克的結合
#智慧之神托特與天才書記官印和闐
在神界當中充當立場中立的書記官,也就是智慧之神托特,有著一個朱鷺的頭型(同時也有埃及聖翾及狒狒的形象化身),手拿著莎草紙卷及筆,站立在主神座位的旁邊,等待著要記載下所有事情,因此也就有著足智多謀與博學多聞的形象,也成了神廟裡的祭司與知識分子崇拜與景仰的重要神祇之一。

智慧之神托特頭頂月輪的狒狒形象

智慧之神托特的狒狒形象
但在古埃及歷史的古王國時代當中,曾出現過名叫印和闐的書記官兼任神廟祭司,同時又能發明建造金字塔的建築方法與更進步的外科手術醫學,也多虧了印和闐在興建金字塔上的貢獻,使得古王國時代晚期的金字塔能夠蓋得越來越接近完美,並且還能以手術醫治受傷的建築工人,擅長建築、數學,及醫學的印和闐被開始當作智慧的象徵,並且在他死後還能獲得晉封而成為守護祭司及書記官的智慧之神。

古埃及書記官印和闐坐像,存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死後的古埃及靈魂學
在古埃及的社會當中,只有高階級人士才有資格在死後被製作成為木乃伊,而一般平民則通常只能潦草製作後下葬,因此保存的完好程度也差異甚大。在古埃及的神話傳統裡,人在死後會分成肉體(khat)、影子(shuyet)、姓名(ren)、心臟()、卡(ka)與巴(ba)六個部分,肉體指得是死後剩下的那副空殼身軀,而影子指得是死後仍留下的自身影子。
心臟被認為是思考、情感與意識的主要控制器官,只有心臟會被保留在肉體裡不清除掉,作為死者死後審判秤重的心臟,至於其他重要的四個臟器則會被挖出來放進四個陶罐裡保存。
姓名則被古埃及人視為靈魂的一部分,也因此一個人的姓名即代表著他的生命、記憶與身分地位,當呼喚對方姓名時,就能使對方復活,但如果徹底抹出掉對方所有姓名時,也能立刻殺了他,讓他斷氣而死,也因此法老王通常都會有五個名字作為替換使用,以免遭到利用而被刺殺(可以參考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上超長的一大串名字)。
最後,一個人的靈魂會分成卡與巴,卡會與肉體繼續相連,代表著靈魂的精神部分,由荷克特女神守護,而巴則會化成人面怪鳥飛出陵墓,代表著靈魂的實體部分,也象徵著亡者的性格與特質,最後卡與巴必須重新結合在一起成為全靈後,亡者才能重新復活。另外,無生命的物體也可能會化成巴的形象,像是古埃及人稱法老王的金字塔為法老的巴。
在中王國時代期間,有在陵墓裡的靈室放上祭祀的供品傳統,亡者的卡會將祭品的卡吸收進體內後,完成了獻祭儀式(根本就是我們台灣的中元普渡拜拜啊),而在古埃及的墓葬壁畫當中,也常會看到亡者與他的卡雙重形象一起被畫出來。
#死者之書裡的冥府審判
在歐西里斯被弟弟給大卸八塊了之後,又再妻子伊西斯與兒子阿努比斯的幫助之下以木乃伊的形式復活,然後進到冥府裡成為冥神,主宰冥界,而任何亡魂卡的心臟都要經過天秤的審判後,來決定是否有資格能夠重返人間復活。
這些像是引導死者亡魂卡的冥界指南原本是刻在高級墓葬裡的金字塔銘文,或是透過壁畫的方式來呈現,作為亡者的死後指引,後來則被紀錄在莎草紙上,最後流傳到了民間,成了平民間形成的喪葬固定陪葬品之一的《死者之書》。

死者之書

死神阿努比斯製作木乃伊的墓葬壁畫

中王國時代的墓葬壁畫,呈現了亡者本人與卡的雙重形象

卡的形象

巴的人面鳥青銅像
#九柱神的絕對審判
九柱神是在城市赫爾孟波利斯被高度崇拜、敬仰的九位神祇,分別是:太陽神拉、濕氣女神泰芙努特、空氣神舒、天空女神努特、大地之神蓋布、婚姻女神伊西斯、冥神歐西里斯、生育女神奈芙蒂斯、沙漠之神賽特,也常以創世神亞圖姆、智慧之神托特、王權守護神荷魯斯,及男性生殖力之神阿蒙替換,而上述這十二位神祇也被認為是古埃及神話當中最重要的十二眾神,與古希臘神話裡的十二位奧林帕斯眾神相互對應。

古埃及的眾神系譜與重要的九柱神代表
#尼羅河之神哈比的上下埃及雙面形象
每當冬季的夜空中出現了天狼星時,就代表著尼羅河即將要開始氾濫了,這時整個古埃及王國上下的農民都無法耕作,農田都被浸泡在河水之中,這時法老王就會指使這些在休耕期間無事可作的農民們來從事大型建設的工程建造,像是法老王的大型陵寢或是大型石雕等。
而尼羅河每年定期氾濫,周而復始的季節性循環也讓古埃及人培養出一種循環的宗教與生死觀,尤其是尼羅河之神哈比,身形肥胖,頭上戴有象徵上埃及的睡蓮與象徵下埃及的紙莎草。

尼羅河之神哈比的上下埃及雙重形象
#象島及恩斯特的尼羅河聖家庭神廟
尼羅河中的象島上從中王國時代起即建有供奉了守護尼羅河源頭之神庫努姆與妻子氾濫女神莎提及女兒河水女神阿奴凱特的尼羅河聖家庭的庫努姆神廟,庫努姆被認為能夠像是河流源頭一樣創造人類新生,有著公羊頭型。尼羅河聖家庭即共同守護整條尼羅河,而尼羅河之神哈比則守護象徵著上下埃及統一後的王國完整性,而這座神廟一直到新王國時代拉美西斯二世統治期間仍舊繼續被祭司供奉。

古埃及象島神廟遺跡
而位於恩斯納的庫努姆神廟除了祭祀著尼羅河聖家庭外,還有恩斯納的守護神奈忒,這座神廟被供奉及祭祀的時間更可以被追溯到托勒密時代,不過當時的庫努姆已被描繪成鱷魚頭型的外貌,而在古埃及歷史末期時,庫努姆及奈忒更被塑造成為太陽神拉的父母神,地位更加崇高。
在古王國時代期間知名的法老王古夫王全名即為 Khnum-khufwy(意思為庫努姆神是我的守護神),他在位期間修建了最大的金字塔。

恩斯納的庫努姆神廟裡刻畫庫努姆的壁畫
#帶領古埃及人民遠離水患的鱷魚神索貝克
尼羅河雖然定期氾濫能帶給古埃及人民農耕的肥沃黑土,卻也時常造成重大的水災,引發民怨,也容易導致災民無家可歸及流行疫病的傳播,因此,在尼羅河裡生活的尼羅鱷就成了庇佑古埃及災民的鱷魚頭守護神索貝克了。
在古埃及,根據古希臘史學家的描述,尼羅河中的鱷魚被當成了神獸一樣,倍受尊崇,並且在鱷魚死後將其製成木乃伊,放入神棺中厚葬。可見鱷魚在古埃及歷史上倍受禮遇、尊崇的程度,可能只僅次於貓咪而已,不過鱷魚也算是一種沼澤貓貓,所以也還在貓咪崇拜的範圍裡。
古埃及的法尤姆城以崇拜鱷魚及索貝克而聞名,又被稱為鱷魚之城,但索貝克信仰卻要一直到中王國時代才開始被關注,主要是受到法老王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的影響,這位法老王對鱷魚神索貝克展現了高度的興趣,索貝克也開始與荷魯斯的形象融為一體,而增加了索貝克的王權代表性,最後,在新王國時代,索貝克信仰達到最鼎盛的時期,取代原本的阿蒙神,與太陽神拉結合為索貝克拉神,奠定了索貝克的主神地位,一直到羅馬行省時代,都還有人在崇拜索貝克及索貝克拉神。

中王國時代的法老王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祭祀神殿裡發現的索貝克雕像

新王國時代的索貝克鱷魚形象的雕像,並配上了荷魯斯或是太陽神拉的獵鷹頭造型,展現了索貝克與荷魯斯或太陽神拉的結合

新王國時代的法老王阿蒙赫特普三世與索貝克與荷魯斯結合體的雕像

索貝克鱷魚頭深藍色玻璃鑲嵌裝飾物

索貝克拉神
#鏟屎官的文明與貓咪崇拜
古埃及作為一個以農業穩固根基的古文明,除了受到尼羅河在生活各層面上的幫忙外,還有就是也相信他們的農業豐收會受到家貓形象的家庭與和平女神芭斯特的庇佑,而芭斯特則會變成貓咪在人間四處遊走,最早開始崇拜貓神芭斯特的城市是位於下埃及的布巴斯提斯。
自從人類在農業革命之後,為了要驅趕惱人的鼠患,而開始馴化飼養了中東野貓,最後成為了馴化動物家貓,從古王國時代開始,家貓就已經成為了古埃及人極度崇拜的動物,除了能夠幫忙捕捉老鼠之外,在下埃及沼澤低地一帶,也能幫忙捕捉有毒蛇類,家貓開始作為能與妖魔周旋、戰鬥的守護神。
到了中王國時代,貓神芭斯特的形象產生了變化,逐漸被造物之神普塔的妻子母獅頭形象的女戰神賽克美特所取代(貓神芭斯特是下埃及的女戰神,而母獅神賽克美特則是上埃及的女戰神,最後結合成為一體兩面的戰爭女神),貓神不在是戰神而變得更加溫和,成為了和平女神,及女性與家庭的守護女神,同時也是亡者的守護神,能夠擊退黑夜出現的巨蛇妖怪及暗夜邪靈的阿波菲斯,也能擊退疫病、惡靈,守護家庭,如果古埃及人晚上怕黑、怕鬼的話,就會開始祈求貓神芭斯特的庇佑。
而凡間裡的家貓也被古埃及人視為是女神芭斯特的化身,因此只要有貓咪死掉,就會將貓咪製成木乃伊,讓他能夠順利變回神貌,也因此在古埃及的考古研究中,貓咪木乃伊是數量最多的動物木乃伊了,而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也曾提過在布巴斯提斯會每年慶祝芭斯特紀念日,在祭典期間會有超過七十萬人到訪該城市參與慶典。

貓神芭斯特的貓咪形象

貓咪木乃伊,現藏於巴黎羅浮宮

各種貓神芭斯特的貓咪坐像
#上下埃及的守護女神與法老王的雙女神名
守護著下埃及的女神瓦吉特經常會以埃及常見的毒蛇埃及眼鏡蛇的蛇頭形象出現,並且與另外一位下埃及的守護女神貓神芭斯特有著高度相關性,並且在一座名為帕爾瓦吉特的城市裡建造了祭祀瓦吉特的神廟,而瓦吉特神廟最出名的即為瓦吉特的神諭,而瓦吉特毒蛇盤繞著太陽的形象即為下埃及的王冠樣式,名為神聖的毒蛇。
而上埃及的守護女神則為禿鷲女神奈赫貝特,位在尼可布城裡的奈赫貝特神廟同樣也以神諭而聞名,奈赫貝特經常會以頭戴阿特夫冠、腳抓羽毛權杖的禿鷲形象出現。
而在上下埃及統一之後,兩位守護女神則成為了雙女神,也就是法老王五個名字當中雙女神名的由來,象徵著法老王的王權受到了兩位守護女神的加持與庇護,能夠順利統治上下埃及。
另外,也有一種解釋認為下埃及守護女神瓦吉特與上埃及守護女神奈赫貝特其實是伊西斯與奈芙蒂斯兩位女神的化身。

下埃及守護女神瓦吉特的眼鏡蛇形象壁畫

女法老王哈特謝普蘇特祭廟牆上的瓦吉特女神壁畫

上埃及守護女神禿鷲形象的彩色浮雕
#死神阿努比斯與逝者的死後復活
阿努比斯因為影視流行文化的影響下,成為了當代古埃及神話裡最著名的神祇了,通常只要有古埃及元素,就大概會有豺狼頭型的阿努比斯神的出現。
而在上述所提到的歐西里斯復活的神話當中,阿努比斯用了麻布繩將其屍塊捆綁成一具木乃伊,阿努比斯也成了死神,守護亡者跟木乃伊的神祇,並且也會出現在冥府的死者審判當中,負責將逝者的心臟放在天秤的一端秤重。

阿努比斯的豺狼形象雕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