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工作,住著租來的房子,雖然通勤時間不到十五分鐘,卻總覺得每天的時間幾乎都被工作佔據了。
上週末,伴侶說:「好久沒泡溫泉了,想找個假日放鬆一下。」於是我們便上網查了一下,意外找到一間評價不錯的溫泉會館。剛好趕上夏季優惠,不但價格划算,人也不多。想想現在是六月,趁著天氣還不算太熱的時候出門走走,似乎還算不錯。
我們選在週六中午出發,兩人騎著機車,從內湖前往北投的溫泉街。六月午後常會下雷陣雨,中午出門其實有點冒險,一場大雨就可能壞了整天的心情。幸好雨衣才剛穿上,天空就放晴了,感覺還蠻幸運的,雖然穿著雨衣騎了十分鐘的車熱的要命就是了。
雖然不是第一次來到北投,但每次來還是覺得這裡有種特別的氣氛。新北投商圈逐漸熱鬧起來,三商炸雞、麥當勞,以及許多跟著觀光興盛而開設的商店,讓街口多了幾分熟悉的城市感。然而只要稍微往裡走,進入溫泉街的那一刻,拐了個彎,街道就變得靜謐起來,耳邊傳來蟲鳴鳥叫,像是進入了台北的後花園。這樣的轉換,讓人不自覺地鬆了一口氣,覺得在這裡來個小旅行也挺不錯的。
旅館的入住時間是下午三點,我們提早半小時到達,便在附近隨意逛逛。看著時間還早,就預約一家看起來還不錯的髮廊,剪掉那頭越來越煩人的長髮。想說夏天快到了,換個清爽的造型應該挺合適。我拿出《太陽的後裔》裡宋仲基的劇照給設計師參考,結果剪完後,兩側直接推上去,變成了精神小伙。但老闆剪得不算差啦,形象雖然跟預期不太一樣,但瀏海終於不再遮住眼睛了,實在清爽了不少。
剪完頭髮回到旅館,發現房間的溫泉池是戶外的,跟洗手間分開。不過房間在六樓,陽台有特別設計過的欄杆,從外面看不見裡頭,泡起來很安心。整體裝潢談不上宮殿的豪華,卻也乾淨舒適,有輕奢感,整體而言很舒適明亮。
我們先在房內泡腳。溫泉有點硫磺味,一開始還不太習慣,但腳一放進去,溫熱的泉水立刻從腳底緩緩擴散,全身的緊繃感也逐漸放鬆。長時間坐辦公室造成的痠痛,也因此慢慢地被安撫了。
接近傍晚,我們打算提前出門吃飯,避開晚餐人潮。伴侶提議吃陶板屋,我也很久沒去了,印象中是走比較精緻的日式西餐風格。實際用餐後的感受比想像中好不少,我們都覺得比西堤更合我們倆的口味。主餐菲力牛排軟嫩適中,我點的紐約客稍有咬勁,但搭配上剛剛好的油花與紅酒醬,吃起來香氣十足,是這次旅行的意外驚喜。
飯後我們在附近的藥妝店逛了一下,才慢慢走回旅館。這時天色已暗,下午還坐在涼亭下下棋的阿伯們,應該也都回家吃晚飯去了吧。我們回到房間,準備迎接今天的第二輪泡湯。
沖完澡後,我把整個身體浸入剛放好的溫泉裡,只露出脖子與臉在水面上。雖然這樣的姿勢稍微壓迫呼吸,但那份溫潤與包圍感卻讓人難以抗拒。毛孔在熱氣中舒張,緊繃的神經也漸漸鬆開,就像躺在一個看不見的搖籃裡,讓人忍不住想在水裡打個盹。
泡了約二十分鐘後,感覺有些悶熱,便起來沖了冷水,再回去繼續泡。冷熱交替的感覺刺激而清醒,雖然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太虐待自己,但身體反而因此更加放鬆。這樣反覆了幾次後,整個人彷彿被Reset過,從內到外都煥然一新。
第一天的晚上在泡湯中劃下句點,暫時把工作的壓力拋在腦後,也讓我們的回憶裡寫下了一頁的溫暖。其實旅行不一定要去很遠的地方,換個空間、換種節奏,也能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曾看過一句話:「旅行,是去別人熟悉的地方看看。」但我想,即便是自己熟悉的地方,只要做些平常不做的事,也是一種旅行。
我向來不擅長寫遊記,但還是想記錄這段時光,或許某天回頭翻閱時,還能微笑著回想起年輕時這些細微又真實的片刻——無論是甜蜜、害羞,還是令人笑得人仰馬翻的黑歷史,都值得我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