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爆漫王》與《重版出來》幾部漫畫以及改編的影像產品,大眾得以一窺漫畫出版業界的全貌,其中不為人知的辛酸血淚也都一一呈現,對於以前只能大致了解的「業內秘辛」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之外,延續這個風潮,文字類產品、綜藝類影視、YouTube串流等,也是紛紛出版所謂的「解剖本」或是「業內解析」等內容說明,基於事實加上一點「狗血」,多半這種題材都不會有太差的反響。
現在讀者對於一部漫畫的完結有時候往往就會直接說「腰斬」,畢竟有時候斷在勢頭正旺的階段、結局莫名其妙的地方、或是劇情飛速發展,甚至某些原著改編的版本會自創結局,的確多少是讓讀者有些莫名,直接說其是「腰斬」也是不無道理。
只是,現在很多的原著改編漫畫作品,有時候其改編並不是作為「漫畫」項目而成立,漫畫化的目的也有可能只是整個行銷的一環,其主要推廣的對象是其他的產品,像是電影(真人或動畫)、遊戲、動畫影集,甚至是為了推廣原著而做的「漫畫化」,包裝在行銷計畫之中,真正目的並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從漫畫本身來判斷,反之亦然,有些作品的影像化也只是「行銷的一環」。
特別是現在很多漫畫的銷量是因為改編動畫而爆增,也就是說動畫爆紅後帶動原著的銷量,有些不怎樣的原作被改編帶飛,但其實在某些時期動畫改編反而是因為太爛而無法達到推動原著銷量的預期,也有因為動畫太爛而讓原著反而銷量爆增的狀況,不然也不會有些動畫公司被稱作「原作粉碎機」了。
說穿了,現在一部漫畫作品很難用「腰斬」來斷定,雖然「腰斬」這一名詞跟所蘊含的意義大家已經都很了解,很好用作「一言以蔽之」。
不過在讀者還是只能接受某些經過篩選後放出來的官方消息、或是民間不知來源的小道消息,但其實有些作品的結尾並不是腰斬,而是其本身就是衍生產物,整個計畫的一環,所以有些結局或是改編,只是因為「該結束了」(漫畫本身有點紅而加更)或是「本來就是要在這裡結束」,如果只是使用「腰斬」,變得就片面了一些。
純粹感想,所以也就不舉例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搜索,免得我才是片面舉例的那一方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