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關注Stantec(STN)近期股價動能的投資人,首要問題應是:這波漲勢的驅動力是什麼?答案明確:來自穩健的基本面。2025年第一季,Stantec的淨營收年增13.3%,達到16億加幣,主要來自全球各地的有機成長,經調整後每股盈餘(EPS)也提升近30%,達到1.16加幣——這表明其股價表現並非短期投機,而是有實質營運成績的支撐。
實際上,Stantec目前的動能是建立在財務實力之上,而非市場情緒的炒作。經調整後的息稅折舊攤銷前盈餘(EBITDA)增長了近19%,利潤率也擴大了70個基點,反映出專案執行力提升與成本控制得當。這樣的指標意味著公司創造的是實質價值,而非單靠投資人情緒拉抬。
與同業比較,Stantec目前的在手合約(backlog)金額高達79億加幣,年增12.8%,成為其競爭力的重要象徵。這等於已確保近一年營收的工作量,使其在建築與工程顧問產業中具備相對穩定性,尤其相較於整體市場的週期波動更顯突出。展望未來,其成長動能具有長期結構性基礎。Stantec指出,加拿大、美國及全球市場的基礎建設、水資源、建築、環境服務與能源資源等領域需求持續上升。這些與政府公共支出、ESG政策與數位工程趨勢相輔相成,為公司帶來可持續的成長機會,遠非短期風潮。
然而估值也必須審慎評估。目前Stantec的本益比(P/E)約為49倍,預期本益比接近35倍,明顯高於同業與大盤平均水準。儘管這可能反映市場對其雙位數EPS與現金流成長的信心,但也表示若營運成績未如預期,股價可能面臨修正壓力。
潛在風險亦不可忽視。專案延期、成本上漲、全球經濟放緩或公共支出政策變動,都可能壓縮利潤率或削弱在手訂單成長。此外,Stantec積極併購擴張,如近期收購Page與Ryan Hanley等,這些都伴隨整合與文化契合的挑戰,影響實際成效。
從投資策略角度來看,Stantec是少數能兼顧動能與成長的標的。它短期內具備上漲催化劑,同時也有長期產業趨勢支撐。然而,由於專案節奏、市場變化與併購風險可能導致波動,適合能接受這類複合特性的投資人。
公司的競爭優勢亦十分明確。Stantec透過橫跨多國的建築、工程與環境顧問服務建立了強大護城河。其在全球設有450個據點、擁有32,000名員工,是美國建築設計領域排名第二的企業,具有品牌力、專業廣度與客戶多元化的優勢。
管理團隊的執行力也值得肯定。執行長Gord Johnston帶領下,Stantec近年多次達成甚至超越財測。2025年第一季財報不僅亮眼,並重申全年指引(淨營收成長7–10%、EBITDA利潤率16.7–17.3%),再加上創紀錄的在手訂單,顯示其穩健經營實力。
至於股權結構與市場信號方面,機構投資者與內部人近期皆為買方,且Stantec於2025年初宣布股息上調7%,配合穩健的資產負債表與淨負債/EBITDA比率維持在1.1–1.2倍區間,顯示資本配置謹慎、與股東利益高度一致。
最後,分析師的整體評價偏向樂觀。Zacks給予Stantec「買進」評等(#2)與A級成長分數,並指出其預期EPS年增10.7%,遠高於產業平均5.4%。MarketBeat預測2025年EPS將由約3.05美元提升至3.45美元(成長13%),市場共識基本認可管理層的營運預測。
總體而言,Stantec當前的股價動能是由財務基本面推動,特別是在手訂單成長、業務多元化、利潤率提升與成功併購等方面表現出色。雖然目前估值略顯偏高且受周期性風險影響,但在堅實的管理團隊、穩健的配息政策與產業領先地位加持下,Stantec遠不只是動能股,更可能為尋求成長與品質兼具的投資人帶來長期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