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喝啤酒,但到底該選哪一款?」
是不是也曾站在便利商店的冰箱前,看著一整排瓶瓶罐罐、各種語言、風格、酒精濃度…… 選擇障礙瞬間發作。最後還是默默地拿了那瓶最熟悉的海尼根。這篇文章不是來幫你推銷哪一款酒,而是想帶你畫出一張啤酒的地圖!從最基本的「拉格 vs. 艾爾」開始, 幫你找出自己喜歡的風味方向, 以後選酒,就不再像抽獎!
啤酒的兩大派系:拉格 vs. 艾爾
啤酒雖然種類繁多,但基本上可以分成兩大類:- 拉格啤酒(Lager)
- 艾爾啤酒(Ale)
它們的差異關鍵,在使用的酵母種類、發酵溫度與時間長短
- 拉格(Lager)是什麼?
「Lager」是德文,意思是「存放」或「儲藏」。
19 世紀初,德國巴伐利亞的釀酒師嘗試將麥汁放在低溫洞窟中慢慢發酵,結果釀出一種清澈、乾淨、清爽的啤酒,也就是我們今天熟知的拉格。
- 使用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 發酵溫度:5°C~10°C(低溫)
- 發酵特性:底層發酵(bottom-fermenting)
- 味道特色:乾淨、清爽、沒什麼雜味,喝起來很順口
- 經典代表:台啤、Heineken、Asahi
- 適合時機:大熱天、燒烤配炸物、想爽快暢飲
- 艾爾(Ale)是什麼?
艾爾啤酒是歷史更悠久的種類。與拉格不同,艾爾的發酵溫度較高,酵母會浮在麥汁上方發酵,因此稱為「上層發酵」。
- 使用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發酵溫度:16°C~24°C(較溫暖)
- 發酵特性:上層發酵(top-fermenting)
- 味道特色:會產生多種酯類,帶有花果香氣,層次豐富。許多艾爾啤酒還會進行瓶內二次發酵,讓泡沫更綿密,風味更濃厚
- 經典代表:IPA、Pale Ale、比利時修道院啤酒
- 適合時機:想細細品味時,或搭配重口味料理、深夜放空
一點小歷史:啤酒的最早記載來自五千年前的蘇美文明

蘇美楔形文字是kaš,意思是「啤酒」,蘇美人非常喜歡這東西。
那時的蘇美人不只會釀酒,還為它發明了一個字:「kas」,意思是「嘴巴最渴望的東西」。但這不只是浪漫,他們把 kas 當成實打實的資源:
- 這代表一筆薪水、一種慰勞,也是一種社會制度下的尊重
- 泥板文獻上會寫:「今天搬石頭的工人,領了兩單位的 kas」一領到,大家圍在一起,蹲在大陶缸旁,用長長的吸管同時吸著混濁的酒。這不是個人品味的享受,而是一場大家一起喘口氣的儀式。和現代人下班後一起乾杯的畫面,幾乎一模一樣。

蘇美柱型印章印象:多人圍坐陶缸,用長吸管同步共飲啤酒
邊喝邊想,從這裡開始
至少現在,你知道先從「清爽的拉格」還是「風味濃厚的艾爾」開始選,下次不再站在冰箱前苦惱那麼久。啤酒世界很大,這只是開端。接下來我會繼續帶你認識更多風格、歷史與文化, 一起找到那款最適合你今天心情的酒。
追蹤這個專欄「邊喝邊想」, 我們會聊聊酒、聊聊神話,也聊聊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