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環島公路的主線岔出,在一處幾乎沒有指標的轉角,我輕輕轉動小電車的車把,沿著一條又長又滑的坡道緩緩下行。這條通往柚子湖的路彷彿一條沉默的引線,將人從熱鬧的人聲與喧鬧的民宿區拉入大自然寂靜的懷抱。

那天,天氣陰鬱。天空像是蓋上一層濕棉布,濃密的雲層低垂,壓得人心悶悶的,卻也帶著一種即將揭曉秘密的神祕氛圍。


我來到了柚子湖海岸。這裡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湖」,而是綠島東南方的一處海蝕凹地。

下了坡之後,是一片寬闊開闊的岩岸,眼前的海濤拍打著黑褐色的礁岩,一波一波,把心洗得空空的。沒有遊客,沒有喧鬧。只有我,還有迎面而來的細雨。

雨不是驟然落下的,而是一種悄然潤物的溫柔。先是幾滴,在我的手背與臉頰留下冰涼的觸感;接著變成細密的線條,灑落在我的髮上、衣角與筆記本頁面。

雨水將周遭的顏色都染得深沉起來——綠更濃、岩更黑,海也帶著一種潮濕的灰藍。

我沒有急著找地方躲雨。反而是靜靜站在一塊突出的礁岩上,讓自己完全被這場不請自來的雨擁抱。

鞋子濕了,外套貼著皮膚,背包的拉鍊邊緣開始透水。但這些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刻我與這片被遺忘的海岸緊緊連結在一起。

柚子湖的名字總讓人誤以為是綠島的一處果園,但實際上,這裡幾乎荒蕪。長年受海風與浪濤侵蝕,地形崎嶇難行。也因此,少有人至。

或許正是這樣,這裡才保留了最原始的樣貌,彷彿天地還未被人類過度解構與命名之前的模樣。草叢中偶見攀爬的藤蔓與灌木,岩縫裡滲出鹹鹹的水痕。海風吹過,吹走心裡的雜音,留下雨與礁的交響。

我在雨中漫步了一會兒,繞過幾處礁岩間的小水洼。鞋底踩在濕滑的岩面上,需要格外小心,否則一不小心就會滑倒。但我不急,也不怕。我只是想多留一點時間在這個被雨水洗過的世界裡。這不是觀光景點,更像是一處夢境的入口,一個通往內心深處靜謐之所的小徑。

雨終於停了。雲層漸漸散開,一道陽光從縫隙間穿透下來,落在濕潤的岩面上,閃著銀白色的光。像是一種祝福,也像是一種告別。

我回到小電車前時,已經全身濕透。但我沒有急著發動車子。而是站在海邊最後看了一眼這片孤絕又溫柔的秘境。

柚子湖不說話,它只是靜靜存在,就像綠島的另一面臉孔,給那些願意慢下腳步、接受雨水洗禮的人,一次靈魂的重整機會。

騎車回程的路上,我的心是輕的。就像剛才那陣海風,沒有負擔,只剩下自由與寧靜。這一趟柚子湖之行,不只是一次旅遊,更像是一次靜默的對話——與自己,與自然,也與那些未被命名的深處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