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人到了一個年紀都容易感動😅
以前的我就算是看到感動的片段可能眼眶有淚,但還不一定掉淚,
現在卻很容易眼淚一直落下,我看《忘了我記得》的後兩集時就是如此,甚至啜泣。
我想是當自身累積了一些經歷後,可以與劇情產生共鳴,自然感觸就多了。
年輕人的事永遠比父母重要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裡有很多的想法,
自身在照顧阿嬤的這幾年時間,
無論在安排任何行程,總是先把阿嬤放在第一,
如果我有任何一定要、必須要去做的事,
肯定要先確定阿嬤有人照顧,而且是我放心的人,
各方面安排,洗腎、就醫、三餐...等都是首要考量,
這些都確定之後,才能安心去做其他的事。
可能也是因為這樣,讓阿嬤的其他子孫很放心,
剛開始偶爾還會來幫個忙,
到最後我覺得變成有一種反正有人在顧阿嬤就好的心態,
想去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又總愛把「我真的很忙」掛在嘴邊,
實際上卻是和朋友出門玩、吃吃喝喝的行程比較多...
其實可以理解家人們都是有孝心的,
只是人似乎本能的不會對長輩特別上心,
大家總是在通知最近有什麼特別狀況時,
才想到要來看看老人家,然後露出一臉惶恐的表情,
平常無事不會主動來關懷。
想著有人幫忙照顧得好好的,就覺得放心,把重擔都交給別人,
作為晚輩的我實在也不好說什麼,
只希望阿嬤畢業時,他們心中不要有遺憾才好。
自己照顧自己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看著劇情,我覺得這句話很符合我爺爺的個性,
一直以來他都不希望因為自己老了,而拖累子孫,
所有能做的事還是都想靠自己來,
不管身體有什麼不舒服,他仍然想起來走路、運動。
這點真的很值得學習,
除非身體上的疼痛真的到了無法自理的程度,
如果人能夠靠自己誰想要靠別人呢?
此外,我認為無論是任何年紀的人,
「自己照顧自己」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包含了身體和心理的健康,不要想依賴任何人,
當照顧好自己,才能有更好的狀態去生活、工作,
並且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從而對社會產生正面的影響。
有些事你準備得再久,發生的時候,你的難過一點也不會少
從我照顧阿嬤開始,其實無時無刻都在做準備,
因為我們都明白人生無常,也早就和阿嬤討論好不做任何的急救,
覺得能不再受病痛折磨對長輩來說才是最好的。
而這陣子我的阿嬤畢業了,
雖然我們都很為他開心,阿嬤總算不用再受這些疼痛,
但到現在突然心裡想到某個回憶,還是忍不住就掉淚,
好在我心中沒什麼遺憾,因為照顧阿嬤的這幾年,我都抱好抱滿了❤️
以上是看完這齣戲後,有共鳴的地方,
祝願所有和我一樣在照顧家人的朋友們都能自在寬心,
不能控制與預期的事就順其自然,能做到的事情就把握當下,
祝福大家都能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