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像一群小朋友在操場上要決定一起玩什麼遊戲,他們需要一套規則來公平選出遊戲。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就像這群小朋友的「大聲公」投票方式,決定哪個交易或區塊能被放進鏈上。今天,我們將用可愛又簡單的方式,介紹目前主流的共識機制、它們的特殊用途,以及哪些區塊鏈採用它們。
1. 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 PoW)
原理與比喻
- 原理:參與者(礦工)要解一道數學大難題,誰先解開,就能將新區塊加入鏈中並獲得獎勵^1。
- 小朋友比喻:好像大家一起比賽誰先拼完一千片的拼圖,拼完的人最有資格提出遊戲規則。
特殊用途與目的
- 高安全性:需要大量電腦運算,攻擊者很難控制超過半數算力^2。
- 去中心化:只要有硬體和電力,任何人都可成為礦工。
採用區塊鏈
- Bitcoin(比特幣)
- Litecoin(萊特幣)
- Dogecoin(狗狗幣)^3
2. 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 PoS)
原理與比喻
- 原理:參與者把一定數量的幣「抵押」做擔保,持有越多代幣的節點,就有越大的機率獲得記帳權(提出新區塊)^1。
- 小朋友比喻:好像把自己的玩具放進箱子,箱子裡玩具越多,被選到陳述遊戲規則的機會越大。
特殊用途與目的
- 節能環保:比 PoW 減少了大量運算,省電又快速^1。
- 激勵參與:抵押失衡會失去押金,鼓勵誠實行為。
採用區塊鏈
- Ethereum(以太坊)(2.0 版本)
- Cardano(艾達幣)
- Tezos(泰佐斯)^3
3. Delegated Proof of Stake(委託權益證明 DPoS)
原理與比喻
- 原理:所有人投票選出少數「代表」,由他們輪流打包區塊,選舉是持續進行的^4。
- 小朋友比喻:大家投票選出班長、衛生股長,由他們負責決定遊戲細節,需要時大家再重投票。
特殊用途與目的
- 高效率:只有少數代表,交易速度快、費用低^5。
- 透明民主:代表若失職會被隨時罷免。
採用區塊鏈
- EOS(柚子)
- TRON(波場)
- BitShares(比特股)^4
4. 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實用拜占庭容錯 PBFT)
原理與比喻
- 原理:參與者彼此投票並互相確認,多數同意就算通過^6。
- 小朋友比喻:先大家輪流說自己覺得好玩的遊戲,再互相表決,超過三分之二都喜歡的遊戲就定了。
特殊用途與目的
- 低延遲:確認速度快,適合私有或聯盟鏈。
- 高容錯:能容忍少部分節點壞掉或說謊。
採用區塊鏈
- Hyperledger Fabric(聯盟鏈)
- Tendermint(Cosmos 生態)^7
5. Proof of Authority(權威證明 PoA)
原理與比喻
- 原理:由少數「信任的權威節點」負責出塊,節點身份公開且需保持名譽^8。
- 小朋友比喻:選班導或老師來主持遊戲,因為大家都信任他們。
特殊用途與目的
- 極速出塊:交易幾乎瞬間確認。
- 適合企業使用:沒本地代幣需求,管理簡單。
採用區塊鏈
- VeChain(唯鏈)
- POA Network
- Palm Network^9
透過以上五大共識機制,小朋友們可以想像不同的「投票方式」和「遊戲規則」如何影響整個區塊鏈的運作。現在,輪到你選擇最喜歡的共識機制,開始打造屬於你們的區塊鏈遊戲吧!
Generated by Preplex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