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你手上有張可轉債,股價已經漲破轉換價格,眼看著有明確的套利機會,但偏偏遇到股東會停止過戶期間,就像看著滿桌好菜卻被告知不能動筷子一樣痛苦!這種折磨了可轉債投資人40年的制度限制,終於要成為歷史了!
櫃買中心已經正式公告的重大變革,將在2025年7月1日正式上路。從此以後,股東會期間不能轉換的限制將大幅放寬,讓投資人不再錯失良機。這不只是技術性調整,而是影響整個可轉債投資生態的革命性變革!
今天Rex大叔要帶大家完整解析這個新制度的所有細節,從背景原因到實務影響,從策略調整到風險控制,讓你完全掌握這個投資新時代的遊戲規則!🔍 新制度核心內容:一次看懂關鍵變革
📋 主要變更內容
櫃買中心修正「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放寬轉換公司債、交換公司債及附認股權公司債持有人於股東會停止過戶期間得請求轉換、交換、認購等作業。
🎯 簡單說就是: 以前股東會期間完全不能轉換,現在可以轉換了!但轉換後取得的股票無法參與該次股東會投票。
⏰ 實施時程
正式生效日期:2025年7月1日
過渡期安排:
- 新發行的可轉債直接適用新制
- 既有可轉債需發行公司主動申請變更
- 未變更者仍依舊制執行
📊 雙軌制並存
7月1日後市場將出現兩種可轉債:
- 新制標的:股東會期間可正常轉換
- 舊制標的:股東會期間仍須停止轉換
🏗️ 歷史脈絡解析:為什麼會有這個限制
🎭 舊制度的設計邏輯
股東名冊確定性需求 股東會停止過戶期間通常在開會日前兩個月開始,目的是確保股東名冊的穩定性。公司需要知道特定基準日的股東名單,才能寄發開會通知書並確保股東權益。
技術限制問題 可轉債持有人在停止過戶期間轉換取得的股票,無法及時列入該次股東會的股東名冊,因此無法參與股東會投票。
💰 舊制度造成的實務問題
套利機會流失 當股價在股東會前大幅上漲超過轉換價格時,投資人只能眼睜睜看著獲利機會溜走,這種痛苦每個可轉債投資人都經歷過。
市場流動性惡化 因為轉換受限,投資人交易意願降低,買賣價差經常拉得很大,特別是在5-7月股東會密集期間更明顯。
價格扭曲現象 可轉債的理論價值明明應該跟隨股價變動,但因為轉換受限,經常出現不合理的折價或溢價現象。
🔄 新舊制度轉換機制:公司如何配合
📝 變更申請程序
必要文件
- 債權人會議議事錄或董事會議事錄
- 債權人無重大異議的相關文件
- 主管機關核備文件
債權人保護機制 櫃買中心特別要求要有「債權人於發行人公告一段期間後未逾半數異議之聲明」,確保變更程序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近期新發行的41645承業醫五可轉債於6/20開董事會的時候同修訂發行辦法適應新制的公告,這應該是我看到第一家公告的例子了

🔍 投資人查詢方式
官網查詢系統 櫃買中心將於官網債券專區提供「尚未適用新制的債券清單」,讓投資人輕鬆查詢自己持有的標的適用狀況。
實務操作建議 建議投資人將查詢動作列入日常投資功課,特別是在每年4-7月股東會密集期間,這會成為可轉債投資的必備技能。
⚖️ 權衡考量:得到什麼?失去什麼?
✅ 投資人獲得的好處
經濟利益優先 可以在股東會期間行使轉換權保護經濟利益,不再受制於時間限制。
操作彈性提升 套利時機選擇更靈活,可以更精準地等待最佳轉換時點。
流動性改善 特別是在股東會密集期間,市場流動性應該會有明顯改善。
⚠️ 需要接受的限制
失去股東會投票權 在股東會期間轉換取得的股票,無法參與該次股東會投票,但對大部分投資人來說影響不大。
作業複雜度增加 需要額外確認自己的標的適用哪套規則,增加了研究成本。
🎯 不同投資人的影響分析
🏢 專業套利投資人
影響程度:★★★★★
專業套利投資人是最大受益者,不再有看得到機會卻抓不到的困擾。他們可能會因此調整策略,在股東會期間更積極地尋找套利機會,並重新評估風險控制模型。
💰 主力大戶
影響程度:★★★★☆
主力大戶獲得更大的操作彈性,可以更靈活地調整持股結構。但相對地,競爭也會更激烈,因為其他參與者也獲得了相同的便利性。
👥 小資CBAS投資人
影響程度:★★★☆☆
雖然實際用到的機會可能不多,但心理上的限制感會大幅降低,投資信心可能因此提升。更重要的是減少了「看得到吃不到」的挫折感。
🏦 機構投資人
影響程度:★★★★☆
流動性限制的降低意味著風險的降低,讓可轉債作為投資組合工具的吸引力提升。可能會增加可轉債在資產配置中的權重。
📈 策略調整指南:如何因應新制度
⏰ 時機判斷優化
過去的策略 投資人可能會在股東會前提早行動,避開轉換限制期間。
新的策略 可以更精準地等待最佳時機,不需要受股東會時程影響,能夠純粹基於股價和轉換價值做決策。
🛡️ 風險管理調整
停利停損策略 由於轉換彈性增加,可以設定更靈活的停利停損策略,不需要擔心遇到股東會期間無法執行。
資金配置優化 不需要再為了應對股東會期間的流動性限制而預留過多現金,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 投資組合重構
季節性配置調整 可能會增加在股東會密集期間的可轉債配置,因為這段時間的操作彈性大幅提升。
標的選擇標準 需要新增「是否適用新制」作為標的選擇考量因子,優先選擇已適用新制的標的。
💹 市場影響評估:流動性與定價的變化
📊 流動性改善預期
季節性問題緩解 過去5-7月期間可轉債市場經常出現流動性不足,買賣價差拉大的問題,新制實施後應該會逐步緩解。
交易量提升 預期股東會期間的可轉債交易量會有明顯提升,因為投資人不再需要擔心轉換限制。
🏷️ 定價機制調整
時間價值重估 由於轉換彈性增加,可轉債的時間價值應該會略微提升,反映在理論價格的計算上。
溢價率變化 理論上平均溢價率可能會略微上升,因為投資人願意為更高的流動性支付稍高的價格。
異常價格減少 過去在股東會期間經常出現的異常折溢價現象應該會減少,價格發現機制會更有效率。
🎲 實務操作指引:投資人必知事項
📋 每日功課清單
查詢適用狀況 7月1日起要養成習慣到櫃買中心官網債券專區查詢,確認持有標的是否適用新制。
轉換時機評估 雖然現在可以在股東會期間轉換,但還是要考慮除權息等因素,綜合評估最佳轉換時機。
權益影響確認 要清楚了解轉換後就失去該次股東會的投票權,雖然對大部分人影響不大,但要知道這個規則。
🔧 系統更新需求
券商系統調整 券商需要更新系統和作業流程,確保能夠在股東會期間正常處理轉換申請。
投資工具升級 投資組合管理工具需要更新,新增新制適用狀況的查詢和提醒功能。
🚀 長期影響展望:市場生態的進化
🏛️ 制度完善程度提升
國際接軌 讓台灣可轉債市場更貼近國際慣例,提升制度的完善程度。
示範效應 這種制度優化的示範效應可能會延伸到其他金融商品,促進整體市場的現代化。
💎 市場競爭力增強
商品吸引力提升 對發行公司來說,可轉債作為籌資工具變得更有吸引力,因為投資人的接受度會提高。
資金流入增加 可能會吸引更多資金關注可轉債市場,對整體市場發展是正面的。
⚠️ 風險提醒與注意事項
🎯 新手投資人特別提醒
保持基本功 不要因為新制度就降低原有的研究標準,該做的基本分析還是要做。
建立新檢核流程 要建立新的投資檢核清單,確保不會因為規則混淆而犯錯。
小額開始實驗 建議先從小額投資開始,熟悉新制度的運作方式後再逐步增加投資金額。
📊 過渡期應對策略
耐心等待市場適應 過渡期間可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狀況,要保持靈活應變的心態。
關注實務經驗分享 多關注其他投資人的經驗分享,群體智慧有助於快速適應新環境。
🎪 Rex大叔的投資感悟
這次制度變革確實是台灣可轉債市場的重要進步,但我們要用平常心來看待。新制度提供了更大的彈性,但投資成功還是要靠智慧和紀律。
記住幾個關鍵原則:
- 保持理性期待:這是正面進步,但不要期待革命性的獲利機會
- 維持投資紀律:制度工具再好,還是要看使用者的智慧
- 持續學習適應:建立新的投資流程和檢核機制
最重要的是,無論制度怎麼變,基本的投資功課還是不能偷懶。該做的研究要做,該有的風險控制要有。新制度只是給了我們更好的工具,但工具的使用效果還是取決於使用者的專業水準。
讓我們一起迎接這個可轉債投資的新時代,用更成熟的心態和更專業的技能,在變革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
投資風險提醒
可轉債投資涉及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多重風險因子。新制實施後將出現部分標的適用新制、部分仍依舊制的過渡期狀況。投資人應定期查詢櫃買中心官網債券專區資訊,確認所持標的適用狀況,並留意股東會期間轉換權行使將失去該次股東會投票權。制度變革可能帶來短期市場波動,投資人應維持既有投資紀律,審慎評估風險後再做決策。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