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可轉債發行條款-前置作業

解讀可轉債發行條款-前置作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年因可轉債(CB, Convertible Bond)投資的持續推廣,越來越多投資人接觸可轉債,可轉債是選擇權+債組合的投資商品,其次級市場價格走勢除了與對應的現股表現及基本面展望連動、也與轉債籌碼分布以及CB融資可行性(CBAS)息息相關,但回歸到基本,要分析轉債表現,仍需先了解轉換債發行條款,為最根本的基礎,能夠清楚轉換債發行條款,再深入了解個股展望、市況及籌碼分析,方能掌握轉換債的投資,預計將撰寫一系列文章就可轉債的轉換辦法,結合市場實務,做逐條說明及分享,本次先解說如何使用公開資訊觀測站,找到可轉債的轉換辦法:

摘要如下:

1.方法一:公開資訊觀測站→電子書→公開說明書

2.方法二:公開資訊觀測站→債信專區

3.以上兩個路徑,找到完整版公開說明書或於債信專區找到CB發行狀況,是公司申報的第一手資料,能從第一手資料直接接觸及研究,

對於轉換公司債的投資與研究很有用,請務必熟悉喔

 如何找尋可轉債發行辦法

1.方法一:找出CB公開說明書

(1)依照下例圖連結點選公開資訊觀測站電子書中的公開說明書

(路徑:公開資訊觀測站→基本資料→電子書→公開說明書)

raw-image

(2)檢視公開說明書,要特別注意,若結案類型為”尚未結案”則公開說明書為送件版,並非已經確認發行的定稿版,要看確認發行的定稿版,要選擇結案類型為”生效”

raw-image

(3)打開公開說明書檔案,看到目錄,通常在附件就可以看到”轉換公司債發行及轉換辦法)

raw-image

2.方法二:債信專區中,直接找到發行辦法

(1)點選債信專區,(路徑:公開資訊觀測站→投資專區→債信專區)

raw-image


 (2)輸入公司股票代號,後按查詢

raw-image

(3)公司債及財務資訊下,點選詳細資訊

raw-image

(4)債券發行資料下,點選詳細資料

raw-image

(5)點選發行辦法之內容(如下紅框處),就可找到發行辦法

raw-image
raw-image


【相關文章】



感謝您閱讀此篇文章,您的支持,就是史哥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誠摯邀請您:

l   按讚💖

l   加入會員&追蹤📣

l   分享🔗

l   有任何建議或問題 也歡迎留言💬



avatar-img
史哥的投資與資本市場實務經驗談
268會員
65內容數
試著用不一樣的角度與觀點,解析與分享資本市場時事、可轉換公司債、IPO及投資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24年,台灣資本市場延續多頭氣勢,上市櫃公司募資熱潮不斷,甚至沉寂多年的大型企業也重返籌資戰場。然而,在一片榮景中,興櫃市場卻浮現隱憂——根據統計,全年共有22家2024年登錄興櫃公司股價跌破發行價。這一現象不僅凸顯市場分化,更提醒投資者:熱潮下的風險管理至關重要。
自2023年多頭市場已走了2年,2024 年的台灣資本市場,無論是指數表現還是籌資規模,都稱得上「強勢」。AI、電子供應鏈等題材帶動股價與估值不斷創新高,大型企業於海外或國內發行 CB、ECB、GDR 等。市場對新案的認購意願仍普遍熱絡,但部分指標已開始顯露降溫跡象,提供分析如內文
自2023年多頭市場已走了2年,2024 年的台灣資本市場,無論是指數表現還是籌資規模,都稱得上「強勢」。AI、電子供應鏈等題材帶動股價與估值不斷創新高,大型企業於海外或國內發行 CB、ECB、GDR 等。市場對新案的認購意願仍普遍熱絡,但部分指標已開始顯露降溫跡象,提供分析如內文
2024年,台灣資本市場延續多頭氣勢,上市櫃公司募資熱潮不斷,甚至沉寂多年的大型企業也重返籌資戰場。然而,在一片榮景中,興櫃市場卻浮現隱憂——根據統計,全年共有22家2024年登錄興櫃公司股價跌破發行價。這一現象不僅凸顯市場分化,更提醒投資者:熱潮下的風險管理至關重要。
自2023年多頭市場已走了2年,2024 年的台灣資本市場,無論是指數表現還是籌資規模,都稱得上「強勢」。AI、電子供應鏈等題材帶動股價與估值不斷創新高,大型企業於海外或國內發行 CB、ECB、GDR 等。市場對新案的認購意願仍普遍熱絡,但部分指標已開始顯露降溫跡象,提供分析如內文
自2023年多頭市場已走了2年,2024 年的台灣資本市場,無論是指數表現還是籌資規模,都稱得上「強勢」。AI、電子供應鏈等題材帶動股價與估值不斷創新高,大型企業於海外或國內發行 CB、ECB、GDR 等。市場對新案的認購意願仍普遍熱絡,但部分指標已開始顯露降溫跡象,提供分析如內文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