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來介紹第二個常用的技術分析工具
在開始之前,建議不懂K線的人,去看看我之前寫的那篇K線介紹,可以幫助你更好理解今天的移動平均線。
規律的背後是人性,只要人性不變,掌握規律的人,就能賺錢。
這也是
移動平均線MA
定義:將N天的收盤價加總後再除以N,即得到第N天的算術平均線數值(均價),把均價連成一條線,叫做移動平均線。
#N天:只計算交易日(有開盤的日子、沒開盤不算)
均價連成線 》移動平均線
K棒連成線 》 K線
時間單位:要留意的是,價格資料有時候不用日資料,也會使用周資料、小時、分鐘為時間切分單位,這些也都能夠畫出均線。
Ex: 5MA 10MA 10min MA
不同時間週期
短線/當沖交易者
周期:1分K、5分K、10分K
波段交易者
周期:小時K、日K線
中長期投資交易者
周期:日K線
依照不同時間長短,有不同的時間週期MA
移動平均線的種類
- 簡單移動平均線(SMA)
- 指數移動平均線(EMA)
- 加權移動平均線(WMA)
1.簡單移動平均線 SMA
這是一般在報價軟體上預設的均線,也就是最基本的均線。
計算方式是將區間內每一個數值相加並且除以總區間數,數據採用的是均等權重。
一般我們提到MA,指的都是SMA簡單移動平均。
因為每個時間的收盤價的加權貢獻都相同。
因此有些人認為這在技術分析上來說有些不利,例如:20SMA
最新一筆價格的重要性跟20天前的一筆價格一樣,但有些人會覺得,時間越接近、價格的重要性應該越高。
延伸變化:EMA WMA
都是透過一些數學式,讓越接近短期的均價佔比越重。
2.指數移動平均線 EMA
當前價 權最大!
EMA簡單說就是透過一些複雜的數學公式與演算法,來讓越靠近現在的收盤價佔比越大。
因此對價格波動、逆轉反應更為敏感,是短期交易者常參考的平均線。
你可以想像,今天的價格權重相對最高一點、昨天次高、前天次次高…
實際上不需要自己用公式計算,只要知道它意義就好,一般看盤軟體畫線都會直接幫你畫好。
- 加權移動平均線 WMA
和EMA的概念類似,只是改變加權的方式不同。
計算平均值時對近期的數據給予較大權數、對較遠的數據給予較小權數
因此受到收盤價的影響較大,能反映近期的價格變化。
- 平滑移動平均線SSMA
優點:用較長的回朔時間來減少雜訊
缺點:計算複雜度高,對價格反應不靈敏
綜合比較
SMA:長週期投資
EMA:可快速反應價格變化
WMA:更穩定
SSMA:介於SMA和EMA之間
移動平均線的參考意義
均線代表的是一段時間買賣的平均價格,也就是這段時間的市場共識
假設今日價格高於10MA均線,代表今日價格高於這10天的平均
1.均線的上升與下降
均線上升:牛市
今日收盤價大於昨日收盤價
均線下降:熊市
今日收盤價小於昨日收盤價
2.長短期均線的交會
黃金交叉:短均線超過長均線
死亡交叉:短均線低於長均線
11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