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一條送予台南的台語詩:〈台南款〉
—— 刊佇台南地方專刊《南》創刊號

「我欲來去台南」
無仝人講的煞有無仝意思
心內嘛有無仝的畫面
有人是食牛肉湯做早頓
我是一塊粿仔兩粒卵
這間門跤口排甲躼躼長
袂輸是咧做醮
我猶是轉來買sài-sī-á彼間就好
夯椅條坐門口埕
曝日 破豆 tshiòr-kua
鬧熱陣 大轎 炮仔聲
麵擔仔誠有個性的阿婆
賣果子中氣十足的阿伯
連宇保食外送的都會交人抐le
生份人袂輸是厝裡的人
台南的空氣毋但是甜的
是燒烙的
心嘛是
台南的聲 台南的味
屈勢 氣口 囡仔時的滷麵
一條巷仔 一間古厝 一間廟
一段閣一段寫袂完的故事
佇台南大漢生活29冬矣
猶捌未透未盡
這就是阮兜,台南
阿東創作想法
即使是台南人、身在行政規劃上的台南市,但口中的「我欲來去台南」 ,實指台南市的蛋黃區,約略是在東區、中西區、北區。(尤其是在舊台南縣的人們常這麼說)
大家提到台南的早餐,總是談論牛肉湯而已,但其實,台南道地早餐還有很多選項,其中,讓許多內行人提及的是:肉粿(粿仔、米粿)分布區域落在台南的南邊六七個鄉鎮,而且還有流派之分呢!這本創刊號,正是以「粿 kué」為出發點來探索市區以外的台南。
真台南人其實很不愛排隊。sài-sī-á,是大家提及關廟腔時,最常舉的例子,在下正是關廟人!
台南的生活,有些自在、有些個性,眾神之都的稱號,更是台南文化日常少不了的元素。
台南空氣甜不甜我不知道,我的感受是溫暖的,能夠深刻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情感,就算是陌生人,也很容易聊起來。「宇保食 Ú-pó-si̍t」 是我對Uber Eat的台語音譯,「食 si̍t 」保留了英語eat的發音特色和意思。
啊滷麵我們也會拿來當早餐啦!還記得國小營養午餐,有關廟麵煮的滷麵,小時候是吃到膩、吃到怕,長大北上讀書許久後回來,開始懷念起這滋味了。
回想起來,從國小到大學,總是埋頭苦幹,乖乖的念書,出社會之後,才逐漸發現自己的故鄉,有很多很多的故事,以前都不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