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不是一兩次空襲、幾場談判可以化解的。
這背後是長達數十年的戰略對抗與深層不信任。短期停火或許能暫時緩和表面局勢,但只要根本矛盾未解,隨時都有可能再度升溫。」

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原因
以色列與伊朗的敵對關係源於1979
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當時伊朗斷絕與以色列的外交關係,並將其視為「小惡魔」(與美國的「大惡魔」相對)。伊朗通過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哈馬斯等組織,對以色列構成間接威脅。以色列則通過空襲伊朗在敘利亞的盟友、暗殺伊朗核科學家等方式,試圖遏制伊朗的核計劃和地區影響力。
一、衝突進程
1. 以色列在2025年6月13日對伊朗的空襲
- 確有以色列當日展開代號「Operation Rising Lion」的大規模空襲,出動約200架次戰機,轟炸伊朗核設施如福爾多、納坦茲、伊斯法罕,以及多處軍事基地與指揮中心。擊斃多名IRGC高層與核科學家 。
- 伊朗於6月13日發射超過150枚彈道飛彈與100多架無人機攻擊以色列。造成約22人受傷,多處基礎設施損毀 。
3. 美國介入
- 美國於6月22日發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出動B‑2轟炸機與潛艦發射戰斧導彈,打擊福爾多、納坦茲、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特朗普透過Truth Social 宣稱此次行動「非常成功」。
4. 停火與後續攻擊
- 6月23日特朗普宣布「完整且全面」停火協議生效。然而伊朗於停火期限過後仍向以色列南部與卡塔爾的美國基地發射導彈;以色列亦確認導彈擊中南部,造成4人死亡,停火協議實際未能執行 。
二、衝突對經濟與油價的影響
1. 油價波動趨勢
- 衝突爆發後,布倫特原油自約每桶68美元上漲至78.85美元(6月13→17日),美國WTI亦同步上漲至77.20美元 。
- 6月23日特朗普宣布停火後,油價迅速回落:布倫特下跌約3 %,WTI亦下跌 。
2. 未來風險與預測
- 主要金融機構分析:
- Citi:若中斷110萬桶/日出口,油價將穩定於75‑78 美元;若中斷達300萬桶/日且霍爾木茲海峽封鎖,可暴漲至120 美元以上 。
- JPMorgan估計霍爾木茲封鎖機率21%,短期油價將升至120‑130 美元 。
- Oxford Economics:最壞情景油價可跳升10 %,觸及90美元。
- 市場目前已反映地緣風險溢價約10‑12 美元/桶 。
3. 對全球經濟與油價結構性影響
- 中長期而言,依賴霍爾木茲出口的風險升高,若封鎖則將嚴重衝擊全球油市,可能導致能源成本上揚、通膨加劇、全球經濟動能減弱 。
- 若衝突延長,OPEC+及美國頁岩油增產補足缺口的能力有限,長期供應吃緊可能加深 。
三、停火現狀與前景評估
- 整體停火協議宣布後,伊朗攻擊未停止,以色列亦持續回擊,雙方均未有真正停火 。
- 短期停火將面臨缺乏互信、軍事行動繼續的挑戰,實施難度高 。
- 長期停火依賴美國、卡塔爾等國持續斡旋與雙方國內政治壓力,若出現重大損失或經濟困境,達成協議可能性增高,但目前仍懸而未決 。
買買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