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臺海危機:從1950年代到1996年飛彈危機的歷史回顧

我的學習筆記-avatar-img
發佈於臺灣記憶拼圖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17 分鐘

哈囉!大家好,我是阿牛哥!前陣子中共向太平洋,發射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很多抗議。日本表示飛彈測試,沒有提前向日本通報,不透明性是日本跟國際社會,嚴重關切的事情。中華民國外交部發出聲明,對於中共在全球致力,區域安全穩定的同時,仍然持續在區域裡面,進行各種威脅和平現狀的軍事行為,表達嚴正的譴責。

這次的試射飛彈,讓阿牛哥想起「第三次臺海危機」。在1996年,中華民國第一次的總統全民直選,中共整個是氣氣氣氣氣,不過中華民國選出自己的總統,為什麼中共要跳腳呢?(彩條)

所以中共當局決定,要給李登輝來個下馬威,宣佈要在臺海周邊,舉行軍事演習跟飛彈試射。那次事件是因為美國,柯林頓政府前期的軟弱,讓中共誤判形勢,越來越囂張跋扈,差點變成引爆軍事衝突的導火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那一次的臺海危機吧!讓我們先從第一次,跟第二次的臺海危機開始說起。

五〇年代的二次臺海危機

話說1949年,中央政府遷臺以後,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確立了世界東西方之間,長時間的冷戰格局。但並不是美國的第七艦隊協防臺灣,就可以嚇阻中共了,從此「西線無戰事」,相反地在1954跟58年,有兩次驚濤駭浪的臺海危機。

1954年9月3日,共軍以重砲轟擊金門開始,國軍也展開了反擊轟炸,隔年1月,共軍佔領我們的一江山、威脅大陳島,由於剛通過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範圍只在臺澎,沒有包含金、馬等離島,美國國會在1月24日通過「臺灣決議案」,授權總統在必要的時候,以武力防衛離島,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蔣公被迫撤退,在大陳島上的7千軍隊,以及2萬多名百姓,只留下了金門、馬祖,作為我們反攻復國的前進基地,雖然現在好像變了樣(彩條)以上是第一次的臺海危機。

1958年8月23日早上,短短兩小時裡面,金門被砲轟了4萬2千枚砲彈,到10月25 日,中共宣佈「單打雙不打」為止,估計金門一共遭受到了,50萬發的砲彈攻擊,造成3千名居民跟1千名國軍的死傷。但都沒讓我們國軍撤出金門,而毛匪澤東自說自話認為,「實現了根本消除美軍跟國民黨軍隊,利用福建沿海島嶼威脅大陸的目的。」但第二次的臺海危機,是中央政府來臺以後,跟中共爆發的最大規模軍事衝突,在那之後兩岸的實際統治疆界,基本就被固定了下來。

而在1956年,臺灣實施全面性梯次徵兵以後,這也是臺灣本省人跟外省人,共同並肩作戰的第一場戰役,區分匪共跟國民的「中華民國國民」概念,也在這次臺海危機裡面,被實際確立跟動員。「臺澎金馬」作為國家範圍的概念,並不是1949年,中央政府來臺以後確立的,而是經過了五零年代,兩次臺海危機之後才確立的。

兩次臺海危機的性質,屬於軍事衝突,只有迎戰才能戰勝,目標跟手段都相對單純。而在九零年代的第三次臺海危機,則是政治大於軍事的「恫嚇」,有可能會擦槍走火,但最高原則是避免戰爭。另外前兩次發生在冷戰時期,中華民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成員,外援不管是物質的,還是精神層面上的都比較充足,而在國內施行戒嚴的威權統治,社情民意相對還好控制。第三次則是在後冷戰時代,美國在「擁抱熊貓派」的操控下,一廂情願的幻想中共會民主化,對自身國家利益的計算比較複雜,中華民國已經民主開放,社會控制基本解除了,導致了危機更為多元,危機處理的難度更高。

正因為這樣,中共才會在1995到1996年,對臺灣發動軍事演習,跟「射飛彈」的武力威嚇,造成「第三次臺海危機」。但在臺灣的一些統派朋友看來,這次危機的源頭,是李登輝總統制訂的「國家統一綱領」。

阻礙統一的「國家統一綱領」?

話說李登輝繼任總統以後,對於兩岸之間的交往,規劃以國統會作為決策層,具體由陸委會來執行,半官半民的海基會擔任白手套。設置國統會的目的,首先是爭取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減少我方內部的歧見跟猜忌,爭取憲政改革的時間。

但輝哥心中的真實想法是,兩岸統一的條件並不成熟,國統會在1991年,制訂的「國家統一綱領」,規劃的近、中、遠程,統一的「三階段」沒有時間表,而是以自由、民主、均富、平等,來作為統一的前提,等於對統一設置了一道安全門檻。這是有史以來中華民國,第一次在文件裡面明確承認,臺海兩岸分處不同地緣的政府,是兩個不同的政治實體,階段性的意義非常重大。

國統會跟「國統綱領」建構起來以後,中華民國在1991年,終止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隨後被廢除,兩岸關係產生了「結構性的改變」。輝哥之所以把國統會,作為一個策略平臺,是對中共而言,會有一個安撫的作用。國統會可以讓中共對於「統一」,持續抱持「想像」的空间。

但是蔣緯國等一批,「嚮往統一」的國民黨大老,對於「國統綱領」很不以為然,因為它的近、中、遠程計畫的設計,是近程計劃達到目標了以後,才進行中程計畫,中程計畫完成後,才進入遠程計畫,要等到進入遠程計畫後,才能跟中共談判,於是蔣緯國抱怨:「這種綱領能稱為計畫嗎?訂定這個計畫的人,一定是個內行人,因為他懂得如何阻礙統一,所以做出這種計畫,讓我們永遠無法達成統一。」接下來我們來講柯林頓,他當選美國總統以後的中美關係發展。

柯林頓時期的臺美關係

1979年以後,中美關係以《臺灣關係法》為基石,美國關切臺灣安全,但不承認臺灣或中華民國是個國家,臺灣以什麼身分、如何繼續參與國際社會,美國的支持與否,只能說是非常關鍵。1991年11月,在韓國召開的第三屆亞太經合會,臺灣就是在美國的支持下得以參加的。

中美之間所謂的「非官方關係」,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美國的行政跟立法部門,對於如何處理對臺關係,常常是針鋒相對、南轅北轍。例如1994年9月,美國國務院才重申,不允許中華民國高層訪美,不允許我們的外交部長,跟國防部長訪問華府的慣例,隨即六位參議員卻提出了一項,跟國務院針鋒相對的決議案,「歡迎中華民國在臺灣的總統,以及其他高層首長訪問美國。」美國眾議院以390:0票,參議院以97:1票的壓倒性多數,支持李登輝總統到美國進行私人訪問,柯林頓總統被迫改變立場,發出輝哥參加康乃爾大學校友會的簽證,這件事大出中共的意料之外,指責美國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開始一連串的報復行為。

畢竟當時柯林頓的對外政策,在競選期間屬於「屠龍派」,當選總統後卻變成了「擁抱熊貓派」。柯哥一改競選期間,對中共的激烈批評,對媒體宣稱,「不要去孤立中共,期待中共繼續向市場經濟發展,這攸關我們的重大利益。」在1993年的5月,柯哥還提出7項,跟人權相關的問題,作為延長對中共最惠國待遇的條件。但是那時正處於,鄧小平的南巡講話以後,中共擴大改革開放,外商紛紛進駐淪陷區,搶占商機發大財的時間點,美國的大公司、大財團不斷給柯哥施加壓力,於是在163天以後,白宮發表聲明,宣佈終止「人權掛鉤政策」。

就在這個時候,中華民國向美國申請,希望輝哥能在夏威夷過境一晚,方便專機在前往中美洲的途中加油,美國國務院為了向中共表明,中美關係的非官方性質,只准輝哥在空軍基地轉機休息廳下機,而且不得離開機場。於是經典的一幕就出現了:輝哥拒絕走下波音747飛機,身穿汗衫、腳穿拖鞋,在機上會見美國在臺協會的主席。這件事迅速引起了美國輿論,還有國會的批評,認為是柯林頓政府對臺灣卑劣,對中共苟且的下流政策,從而使美國國會,更大程度地介入友臺政策,迫使柯哥批准輝哥,在1995年造訪康乃爾母校。

柯哥決定發給輝哥,回母校訪問的簽證,還有一個重要的背景因素,那就是1994年,美國國會的期中選舉,共和黨在參眾兩院,都取得多數黨的地位,這是從1954年以來,從來沒發生過的事。而在新國會裡面,幾個共和黨的新任委員會主席,本來就對共產中國,「狐疑滿腹、甚至懷有敵意」。

1995年6月7日,輝哥前往美國進行,為期六天的私人訪問。在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的演說,輝哥在眾多的媒體面前侃侃而談,「中華民國在臺灣」,請求國際社會給中華民國,國家的發展空間。在中共看來,這是美國跟臺灣相互勾連,有計畫的執行「兩個中國」,或是「一中一臺」的臺獨陰謀。江澤民聯想到兩年前,布希總統出售150架,先進的F16戰機給臺灣,1994年秋天,美臺關係的升級,還在1995年1月,江哥自以為很有誠意的,提出發展兩岸關係的「江八點」,遭到了輝哥無情拒絕,當美國給輝哥發簽證的時候,江哥承受不了黨內批評的壓力,也是瀕臨崩潰了。而輝哥在康乃爾發表演講,一再提到「中華民國在臺灣」,「明顯背離一個中國的政策」,江哥覺得既然輝哥,敬酒不吃吃罰酒,就一聲令下對臺灣進行,軍事演習跟飛彈恐嚇 ,對美國進行外交反制。

中共的外交反制

中共對美國的外交反制包括:召見美國駐華大使提出強烈抗議,推遲國防部長原訂,6月對美國的訪問,停止共美之間,副部長級以上的高層訪問,跟一些重要的雙邊磋商,召回駐美大使回國報告。當然最激烈的行動就是:7月共軍在臺灣東北80海浬、靠近日本跟臺灣中間的地方試射飛彈:8月到臺灣北方90海浬的地方試射飛彈。柯哥除了表達關切以外,美方沒有其他行動。

在共軍試射飛彈期間,柯哥還寫了一封信給江哥,提到美國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三個聯合公報,反對「兩個中國」跟「一中一臺」的主張,反對臺灣獨立,反對臺灣加入聯合國之類的;並且邀請江哥,「在不久的將來訪問華盛頓」。美國的副國務卿隨後到達北平,向共方通報了美方今後,對「臺灣當局領導人」的訪問,將採取好些的限制措施:首先是這類訪問必須是私人的、不是官方只能是為個人目的,不能具有任何政治目的;其次是這類訪問,不只要避免實質性的官方性質,也要避免可能被人認為,具有政治象徵意義的禮節性跟標誌性;第三是這類訪問將是很少的,只有在特定的情況下才能被允許,並且是「個案處理」。

有學者研究分析,根據嚇阻理論的觀點,嚇阻會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發動衝突,並且升高衝突的一方相信,他們行動的風險是可以計算的,可以控制跟避免行動裡面,不可接受的風險。在臺海兵凶戰危的敏感時刻,美國總統仍然在給中共,作出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三個聯合公報,這種對中共綏靖的危機處置方式,讓美國的嚇阻戰術失去了效果,反而間接鼓勵了中共,對臺灣採取更加冒進的武力脅迫。

1996年3月8日,零時跟一時,共軍分別發射兩枚東風15飛彈,落在高雄外海西南30多海浬處;3月8日一時,又從福建南平發射一枚東風15飛彈,落在基隆外海29海浬處。儘管白宮對中共提出嚴重警告,但是中共毫不理會。最終在美國國會的質疑,跟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彈之下,逼得柯哥在3月8日宣佈,派遣「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從日本的母港出發,到臺灣鄰近的公海,3月11日又宣佈派遣,「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從波斯灣出發前往臺海。

熟悉美國軍事行動的人都知道,美軍派遣兩個航母戰鬥群,前往同一個熱點地區,就是發出了「準備作戰」的強烈訊息。這表明美國軍方,對中共的軍事演習跟威脅,準備不惜一戰了。美國的強力反應發揮了效果,因為中共很快就得知,美國派出兩個航母戰鬥群的決策,除了柯林頓總統本人之外,國防部長、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等美國高層官員,都是一致舉手通過。終於在美國的保駕護航之下,中華民國迎來了第一次,總統全民直選。

中華民國第一次總統全民直選

1996年3月23日,中華民國完成第一次總統民選,中共在25日宣佈,結束為期8天的軍演,美國隨後發表聲明,獨立號航母戰鬥群,將在3月28日回到日本基地,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則繼續,在西太平洋執行例行任務,直到接獲新命令為止。

而中華民國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在臺海飛彈危機的衝擊之下,投票率居然高達76.04%,被中共設定為打擊目標的,國民黨的李登輝跟連戰,得到54%的選票,民進黨的彭明敏跟謝長廷,得到21.1%選票,新黨的林洋港跟郝柏村,得到了14.9%選票,前監察院長陳履安跟王清峰,得到9.98%的選票。

後面兩組候選人的立場反對臺獨、譴責美軍是「外力干涉」,跟中共的論調接近,而國民黨跟民進黨的兩組候選人,則是對美軍的支援表示歡迎。換句話說選舉結果顯示,反對中共武力恐嚇,打壓的民意高達了75%以上。

但在共軍一波接一波的軍演,跟飛彈試射之下,臺灣社會也受到了驚嚇,股票直接跌了17%,政府動用了18億元來救市,房地產和新臺幣價格直直落,申請護照跟外國簽證的人暴增。為了安定民心,輝哥告訴民眾,對岸打來的飛彈是空包彈,並沒有攜帶彈頭,據說輝哥說的話暴露了,潛伏在共軍內部的臺灣高階諜報網,成員遭到了中共的軍法處決,重創了我們中華民國,這就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想聽的朋友記得敲碗留言打+1。整體而言,輝哥的危機處理得宜,成立股市穩定基金、央行介入匯市跟房市之類的,基本上穩定了股匯市,選舉結果更加鞏固了輝哥的領導地位。

曾經在1997年到2002年之間,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說,21世紀如果有強權之間的戰爭,最有可能發生在共美之間,為了臺灣問題而導致的戰爭,而且「非常可能升級到恐怖的局面」;他認為要管理海峽兩岸的關係,避免軍事衝突的最好方法,就是實施「雙重嚇阻」。

也就是美國政府對共產中國,以及自由臺灣都進行嚇阻。華府警告北平,不可用武力來對付臺灣,但是向中共保證,美國不會支持臺灣獨立。同時華府警告臺北,要避免出現挑釁行為,以免造成北平使用武力,但是同時向臺灣保證,美國不會犧牲臺灣的自由。就是美國將威脅使用武力,阻止中共師出無名的攻擊;如果臺灣採取不必要的魯莽行動,美國也威脅將不會協防臺灣。美國在任何時間,都會視某一方的行為來決定,到底是警告重於保證,或是保證多於警告。

以現在的眼光,重新看待1996年的臺海危機,我們透過美國國會施壓,得到柯林頓總統讓步,給輝哥簽證去母校演講,吐露了臺灣人民的心聲,美國出動兩個航母戰鬥群,為中華民國總統直選保駕護航,這是我們得分的地方。但是隨後的柯哥,為了「彌補」對中共的虧欠,1998年訪問淪陷區,在上海公開宣示「三不政策」:不支持臺灣獨立、不承認兩個中國、不贊成臺灣加入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這是美國總統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賣力靠向中共版本的「一個中國」原則。也許在親共的柯哥心裡,輝哥不是民主的推動者,而是一個「麻煩製造者」。

可見輝哥在國內政治方面的成功,在國際政治方面,不見得受到同樣的肯定。但在臺灣全民直選總統期間,中共的軍事威脅,一方面塑造了蠻橫不講理,窮兵黷武的惡劣形象,引發大多數臺灣人民的反感,一方面也意外受到美方,展示強大的武力給嚇阻,這至少是1979年,「臺灣關係法」施行以來,美國宣稱嚴重關切臺海問題,只能用「和平方式解決」,一次具體而有效的行動介入,為兩岸關係畫了一條,不準用武力的紅線,也為所謂的戰略模糊、雙重嚇阻,做出了一個積極而影響深遠的詮釋。

最後讓阿牛哥來念一段,經歷過那場危機的一位網友,在《國際橋牌社2》,「同島一命」影片下的留言:在我21歲那年,第一次碰到共產黨,將炮彈全部對準臺灣。也第一次在人生中,收到了全軍戒備的指令。當時在澎湖服役。又是外島唯一的特種單位。那種腺上激素的感覺,一輩子也忘不了,也忘不了班長說的那句話:「萬一真的打起來,我們就是中華民國的第一先鋒部隊。也是第一個炮灰!」心裡又驚又喜,驚的是完了,真的打起來了,寫遺書嗎?我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寫什麼。喜的是我終於可以像電影演的那樣,當一名特種部隊的英雄了。話說回來,說不怕戰爭是騙人的!最後奉勸臺灣現在跟未來的年輕人,永遠別低估共產黨想統一臺灣的決心,未來臺灣的走向為何,唯有不斷的增長臺灣的國防武力,才能有效嚇阻共產黨的文攻武嚇。臺灣加油!民主自由永遠不會平白無故的降落,唯有不斷的努力爭取,才有展望的未來。臺灣加油,中華民國,加油!


文字太多看得太累嗎?那不如讓我們用文字呈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學習筆記的沙龍
95會員
171內容數
給所有人的臺灣史,我們致力於學術公眾化,將教授及學者們辛苦努力的研究成果,轉譯成為你我都能了解的知識.只要每個月一個便當的錢,就可以讓我們持續分享對公眾有益的學術知識,期待您跟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2025/07/15
本文探討蘇聯對中共在國共內戰中的軍事援助,以及美國對中華民國的軍援禁運如何影響戰爭結果。文章詳細描述了四平之戰,並分析蘇聯援助中共武器的數量和種類,以及美國禁運政策對國軍戰鬥力的影響。此外,文章也反思了中華民國的努力以及中共的行為對中國人民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7/15
本文探討蘇聯對中共在國共內戰中的軍事援助,以及美國對中華民國的軍援禁運如何影響戰爭結果。文章詳細描述了四平之戰,並分析蘇聯援助中共武器的數量和種類,以及美國禁運政策對國軍戰鬥力的影響。此外,文章也反思了中華民國的努力以及中共的行為對中國人民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7/08
哈囉!大家好!我是阿牛哥!青天白日滿地紅,這是我們中華民國的國旗,它凝聚著我們臺灣,2300萬人的國家認同,嗯…大概吧?(彩條) 但是瑞凡啊!你知道這面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其實是1927年,國民黨執政以後,才把它給換掉的嗎?至於在1911年,清帝宣告退位了以後,一直到了1927年,代表著中國民國
Thumbnail
2025/07/08
哈囉!大家好!我是阿牛哥!青天白日滿地紅,這是我們中華民國的國旗,它凝聚著我們臺灣,2300萬人的國家認同,嗯…大概吧?(彩條) 但是瑞凡啊!你知道這面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其實是1927年,國民黨執政以後,才把它給換掉的嗎?至於在1911年,清帝宣告退位了以後,一直到了1927年,代表著中國民國
Thumbnail
2025/07/01
本文探討中華民國於1971年失去聯合國席位之歷史過程,從中共建政後爭取入聯,到美國長期運用「拖字訣」及「重要問題」策略阻撓,最後國際情勢變遷下中華民國被迫退出之始末,並探討中華民國政府當時的應對策略及國際社會的反應。
Thumbnail
2025/07/01
本文探討中華民國於1971年失去聯合國席位之歷史過程,從中共建政後爭取入聯,到美國長期運用「拖字訣」及「重要問題」策略阻撓,最後國際情勢變遷下中華民國被迫退出之始末,並探討中華民國政府當時的應對策略及國際社會的反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對東條英機(東条 英機)的印象大概就是下令攻擊珍珠港,造成美國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吧。他最後被認定為甲級戰犯,在1948年12月23日被執行絞刑。 今天在看《貓走過的近現代》這本書時發現,原來東條英機養過暹羅貓。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對東條英機(東条 英機)的印象大概就是下令攻擊珍珠港,造成美國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吧。他最後被認定為甲級戰犯,在1948年12月23日被執行絞刑。 今天在看《貓走過的近現代》這本書時發現,原來東條英機養過暹羅貓。
Thumbnail
3天之後美軍的轟炸機再度升空,機上攜帶著另一枚原子彈「胖子」前往日本的另一個城市「小倉」,結果由於那天小倉的天空烏雲密布天候惡劣,美軍的轟炸機因而折返繞道至備選城市「長崎」,長崎與小倉的命運就這樣交換了。這天長崎的傷亡人數是6萬至8萬人,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Thumbnail
3天之後美軍的轟炸機再度升空,機上攜帶著另一枚原子彈「胖子」前往日本的另一個城市「小倉」,結果由於那天小倉的天空烏雲密布天候惡劣,美軍的轟炸機因而折返繞道至備選城市「長崎」,長崎與小倉的命運就這樣交換了。這天長崎的傷亡人數是6萬至8萬人,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Thumbnail
在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的時刻,我國政權轉移交替之際,當時美國憂心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我國政府高層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要在金門做出最壞打算。當時我國國防安全力量十分微弱,連一顆愛國者飛彈都沒有。李登輝總統急速請中科院把當時未研發完成的小型飛彈加速佈局。當時空軍基地的部署尚未完成。因此,金門與馬祖人
Thumbnail
在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的時刻,我國政權轉移交替之際,當時美國憂心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我國政府高層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要在金門做出最壞打算。當時我國國防安全力量十分微弱,連一顆愛國者飛彈都沒有。李登輝總統急速請中科院把當時未研發完成的小型飛彈加速佈局。當時空軍基地的部署尚未完成。因此,金門與馬祖人
Thumbnail
我大略講一下,二次大戰中的沖繩島戰役。   1、沖繩島面積是台灣30分之1。 2、日本守軍12萬人。 3、美軍18萬人登陸作戰,後又增援30萬人,共48萬人。 4、美軍花了82天打下沖繩島。 5、美軍死亡12000人,72000人受傷(也有報導說美軍48000人傷亡)。
Thumbnail
我大略講一下,二次大戰中的沖繩島戰役。   1、沖繩島面積是台灣30分之1。 2、日本守軍12萬人。 3、美軍18萬人登陸作戰,後又增援30萬人,共48萬人。 4、美軍花了82天打下沖繩島。 5、美軍死亡12000人,72000人受傷(也有報導說美軍48000人傷亡)。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的中途岛战役中,日本可以做些什么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四艘航母呢?诚然,日本海军因为密码被美军破译了的原因,导致中途岛海战失败,但是其实即便如此,日本联合舰队依旧是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来降低损失的。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的中途岛战役中,日本可以做些什么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四艘航母呢?诚然,日本海军因为密码被美军破译了的原因,导致中途岛海战失败,但是其实即便如此,日本联合舰队依旧是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来降低损失的。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末期,美军如何拿下了吕宋岛之后,从而又重新入主菲律宾。菲律宾一开始就是在美国手上,不过在日本偷袭完珍珠港后,又被日本军队抢了过去。现在,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945年1月9日这一天,美军将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和第六集团军登陆了吕宋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末期,美军如何拿下了吕宋岛之后,从而又重新入主菲律宾。菲律宾一开始就是在美国手上,不过在日本偷袭完珍珠港后,又被日本军队抢了过去。现在,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945年1月9日这一天,美军将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和第六集团军登陆了吕宋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二战末期盟军的没落行动。没落行动是盟军计划登陆日本本土并最终击败日本的一个计划。主要由两项主要行动组成。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整个计划分为两次主要单独行动,分别是攻占日本最南端九州岛的奥林匹克行动,和进入东京平原的皇冠行动组成。没落行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二战末期盟军的没落行动。没落行动是盟军计划登陆日本本土并最终击败日本的一个计划。主要由两项主要行动组成。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整个计划分为两次主要单独行动,分别是攻占日本最南端九州岛的奥林匹克行动,和进入东京平原的皇冠行动组成。没落行
Thumbnail
簡單整理一小部分。太敏感的那幾篇就不放了。
Thumbnail
簡單整理一小部分。太敏感的那幾篇就不放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