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權

含有「政權」共 9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探討公民參與平台如何保障雙方人民的制度利益與治理權能 在多數統一論述中,人民往往被視為制度的附屬者,是被治理的對象,而非制度的驅動者。但我主張:人民不是附屬,是主體。制度的合法性不來自政權的宣稱,而來自人民的參與。本文提出一套雙主體公民參與平台設計,讓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在制度整合中不只.
Thumbnail
中華民國於1912年在中國大陸成立,行憲於1947年,政權運作至1949年為止。 1949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自行在北京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完全不承認中華民國憲政、法律與體制。 換句話說,這一天起: 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脫離中華民國而建國 從語言、政權、文字、法律體制、歷史敘事全數另
Thumbnail
那是一座沉靜的城市,靠著海,也擁有歷史的痕跡。 鎌倉,若你熟悉日本旅遊,大概不會陌生—— 從東京市區搭電車約莫一個多小時就能抵達, 這裡既有寺廟古蹟林立的老街風貌,也有湘南海岸的陽光與海浪。 它不單只是觀光勝地, 曾經,日本第一個武家政權「鎌倉幕府」便在此誕生, 而開創這一切的,就是源賴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中國共產黨建政初期,大量國軍戰俘被編入共軍,並在朝鮮戰爭中成為犧牲品的歷史,以邱少雲與謝聲溢的故事為例,揭露中共宣傳的英雄神話與歷史真相的出入,並反思中共政權的本質與民主的價值。
Thumbnail
臺灣總統賴清德在抗戰勝利紀念日使用「終戰」一詞引發爭議,作者批評此舉是對歷史的背叛,並質疑賴清德的國家認同。
Thumbnail
本文探討蔣介石「國光計畫」反攻大陸的始末,深入分析國軍在運輸、後勤、情報等方面的不足,以及美國反對反攻的真實原因,並探討中美雙方對大陸局勢情報解讀的差異。
Thumbnail
歷史是一位照妖鏡,它不會看你當年的宣言多麼動聽,也不會被你的口號所迷惑。它只會記錄行為,無論是誰做的。2014 年,台灣街頭響徹反服貿的口號,「反對黑箱、捍衛民主」幾乎成了全民共識。當時的民進黨在野如火如荼,蔡英文、蘇貞昌、柯建銘、林佳龍等人聲嘶力竭,誓言守住透明程序與人民知情權。 然而短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許多人打從一出生就處於民主社會,可以自由表達意見,也能用自己的選票投下自己理想的候選人,所以對過去的歷史毫無興趣,認為這一切與自己沒有關聯,殊不知虎視眈眈一直覬覦台灣這塊寶島的中國共產黨,早就佈局全世界,企圖滲透所有的民主國家,進而達成推翻民主制度的終極目標,只要我們稍微一不注意,就落入了中共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美國對臺軍售的歷史背景,從八二三砲戰後美國對蔣介石反攻大陸失去興趣開始,到尼克森訪華後中美建交,以及臺灣關係法通過的過程。文章重點說明鄧小平在中美關係中的關鍵角色,以及他所做的選擇如何影響今日臺灣的安全局勢。
Thumbnail
〈中華民國遷臺與南宋遷都:歷史借鏡與未來挑戰〉入選即時精選。如下参考,謝謝 https://vocus.cc/article/688a2a67fd89780001df606d
Carry Kuo-avatar-img
2025/08/03
恭喜精選~
linct-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3
Carry Kuo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