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頓
含有「柯林頓」共 1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25/11/23
非典型解讀冷戰後架構與分歧(19)
這些都是多極體系造成的,單極體系的邏輯是保有美國最強大的市場、產業技術等等。也就是,想要進美國市場可以,沒有公平交易這回事,得要大量投資美國,讓美國本地也有工業。
#
全球化
#
美國
#
中國
12
1
sputnik
23 小時前
喜歡
沒有德性的民主😫前景堪憂
喜歡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25/11/02
非典型解讀冷戰後架構與分歧(16)
筆者要強調,不管是拿哪一個對手當敵人,都是單極體系支持者的想法,對多數美國人民而言,實際行為比較接近「孤立主義」,只是中產階級的利益在美國成為霸權時,就已經擴及全球,下意識會反對孤立,而上層的統治階層,有接觸到美國利益本質者,才會對單極、多極體系有深入的想法。
#
美國
#
巴爾幹半島
#
歐洲
19
留言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25/09/21
非典型解讀冷戰後架構與分歧(10)
柯林頓政府擘劃的全球化成功了,但美國並沒有獲益,帳面上數字大增,但沒有轉到每個人手上。只要看房價的飆漲與房貸的數量,就可以看出國際金融流動製造的債務有多誇張,這最後都要還的。
#
全球化
#
美國
#
台灣關係法
22
留言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25/08/31
非典型解讀冷戰後架構與分歧(7)
為何要償還?因為所有的國際勢力,都是建築在利益之上,所謂的理想多半是後人根據自己所需,去描繪出的「古早想像」。簡單說,每一個年代的政客,考慮的都是當下的情況,絕少有往後面十幾年想的。
#
柯林頓
#
美國
#
廣場協議
20
留言
我的學習筆記的沙龍
2025/07/22
三次臺海危機:從1950年代到1996年飛彈危機的歷史回顧
本文回顧了三次臺海危機,從1950年代的軍事衝突到1996年的飛彈危機,探討了其歷史背景、政治因素和國際影響。特別聚焦於1996年臺海危機,分析了李登輝總統出訪美國、中共軍事演習和美國介入等關鍵事件,以及其對臺灣民主發展和兩岸關係的深遠影響。
#
中華民國
#
美國
#
臺灣
1
留言
rubo的沙龍
2025/02/11
「馬龍白蘭度?他不是死了嗎?」哲學系的老師、和中文系的老師會被問的問題……以及我會被問的問題。這就是人生的格差。
從哲學角度出發,探討時間、時態與英文過去式、現在式的弔詭,並以自身經歷和社會現象佐證,展現語言的奧妙與人生的趣事。文章涵蓋柯林頓、呂文斯基事件、強尼戴普與安柏赫德官司,以及作者個人經歷,內容豐富多元。
#
柯林頓
#
哲學系
#
中文系
1
留言
教育邊緣人阿頓的沙龍
2024/11/02
美國不會選出女總統
在聖經裡,還有大量"丈夫是妻子的頭"、"妻子要順服丈夫" 這種言詞。 我真的想不通,美國人怎麼能接受女人婚後冠夫姓,連本姓都沒了,本姓一般也是父系的姓,已經很歧視女性,冠夫姓更扯。或許,就是宗教連結的社會制度,綑綁了美國社會的性別意識吧。 如果女人冠夫姓這一點沒有改變,我相信美國選不出一位女總統。
#
希拉蕊柯林頓
#
賀錦麗
#
美國
16
留言
付費限定
⏳熵妮的沙龍☆
2024/06/02
卡特爾的長觸手
宇宙中的一切都在振動。從岩石到青蛙再到人體,我們物質世界中的一切都以無限的頻率振動。振動頻率越高,生命形式就越高;然而,這其中存在著一個悖論。意識不斷進化,振動越來越快,直到看起來根本不動。 顯然,活人的身體比死人的振動頻率更快。生命力越強,意識的振動速度就越快,身體所能承受的振動頻率就越快。我們
#
頻率振動
#
意識進化
#
聯準會
3
留言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2024/05/31
世紀醜聞
敢耍賴,誰能奈我何 前言 晨起拉筋後,拿起遙控器,打開MOD的<戲劇館+>,裡面的歷史頻道有部<世界醜聞大全>吸引目光,點開後,第一個談論的就是<柯林頓與陸文斯基>的醜聞案。當時鬧得沸沸揚揚,迄今女主角仍深受其害,但卻已能勇敢的出來透透氣,她活過來了。 柯林頓的可信度 1998年1月19
#
柯林頓
#
柯林頓醜聞
#
媒體
3
留言
張登及的沙龍
2024/01/18
2024:新時代與新秩序的最初幾年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
#
川普
#
中美關係
#
大國政治
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