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韋馱菩薩的生日(農曆六月初三)~
韋馱菩薩是佛教的護法神,也是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
祂的形象通常是身穿盔甲的武將,手持金剛杵,守護佛寺和修行人。
根據佛門網的記載,韋馱菩薩曾立下十大願,其中一願是護持正法,並在佛陀涅槃後收取舍利和建造佛塔供養,為有意修學佛法的人開示佛法。
另外,菩薩也發願在末法時期燃起正法之燈,護持佛法,使佛法的傳承永不斷絕。
因此,農曆六月初三,也就是今天,是值得紀念和慶祝的佛教節日,也是一個讓我們反思和學習韋馱菩薩精神的好機會。
漢地佛寺的「掛單」文化
韋馱菩薩一般有兩種造型,一是雙手合十,橫杵於腕上;另一種是一手握杵拄地,另一隻手插腰。
漢地佛寺有「掛單」文化,即佛寺接納外地僧侶免費食宿。若佛寺不便直接拒絕僧侶掛單,相傳以韋馱菩薩手持降魔杵之方向,判別寺院的規模、性質以及能否掛單的告示~
若韋馱菩薩將杵扛在肩上,表示該寺廟規模非常大,任何外來僧人都能來此掛單三日;若將杵平端手中,表示該寺廟是中等規模,可以接受外來僧人掛單一日;若將杵立在地上,表示該寺廟是家小寺廟,一般不接待外來掛單的僧人。
曇花一現,只為韋陀
在《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中,有一段經文:「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體現了佛法因緣的難能可貴。
其中「曇花一現,只為韋陀」故事很多種都與佛教護法神韋馱菩薩有關。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千萬年前,天界的花園有各式各樣的花,曇花只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甚至因為它不會開花,被其他花朵笑話。
有一天,一陣大風吹過,曇花小小的身姿差點被大風吹斷。
這時有位穿著白袍男士經過,男士輕輕撫著花枝,讓它躲過大風,男人才離開。但一瞬間溫暖的扶持,曇花终身難忘。
過了二千年,有天百花仙子來了,曇花問:當年的男子是誰。
百花仙子笑說:「那是韋陀菩薩。」曇花自言自語,她能永伴菩薩該有多好。仙子讓曇花放棄念頭。
經過幾千年後,曇花修煉成一朵花精。這時天界召開大會,曇花有機會參加大會,韋陀菩薩也參加,小小花精仰望菩薩,感動萬分~
大會結束,曇花跟著韋陀菩薩走。
韋陀没有轉身,只是問曇花:「你為何跟着我?」
曇花萬分高興說:「我仰慕你很久了。」
韋陀菩薩踏上蓮花座,閉目坐在蓮花座上,輕輕對曇花說:「你已見到我了,回去吧。安心修行,你會列入仙班的。」
曇花輕聲說:「我今天可以變換人身。您能否看我一眼?」
韋陀菩薩依然垂視轉動佛珠,清風拂過一片静謐。
曇花將千年修行,绽放最美麗的一次。
花很美,只是一刹那。
花開花落,曇花看菩薩始终垂視。
曇花消失的一刹那,望見菩薩滴下的一滴眼淚。
曇花一現,只為韋陀,因此,曇花又名韋陀花。
成語中「曇花一現」比喻曠世難逢,佛法好比曇花在人心,佛法難聞,人身難得,因緣難會,人人需格外珍惜。
在習佛的路上,每個人心都有一株永恆的曇花,開在心田,等著佛法悟道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