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抓耳的歌詞就十分吸引我,看MV能大致猜到,這是首描述戀愛的歌。但這首歌的內容,與裡面更深層的含意,還包含這首歌的原作小說《桑納托斯(希臘神話中的死神)的誘惑》,卻都使我苦思良久。
(一)親愛的,一起走向夜晚,好嗎?
在看原著小說前,我沒有很理解這首歌的意思,本來覺得是在談論戀愛,談論與身處憂鬱的另一半相處,譬如僕の心の全てを奪った(我內心的一切就被你所佔據了),譬如いつかはきっと僕らはきっと 分かり合えるさ信じてるよ(總有一天我們兩個,一定會互相理解,我是這樣相信著的)。
要這樣理解也不是不行,但這裡面描述的關係,又比這更複雜。因為像是內建基因一樣,一般人理解的「戀愛」,是立基於兩人互補、1+1>2、所謂的既有親密、也有激情、承諾。
但在這故事中,卻不是如此,更像是……一種溫柔的玉石俱焚。這段「關係」並不是誰拯救了誰,我的理解是,彼此互相渲染,然後一起夜に駆け出していく(奔向夜空之中)。
這是不是才是歌曲想傳達的意思呢?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無法理解,或是避諱去談它,但愛情裡的確是存在某種毀滅的因子。在較常見的例子裡,這種「毀滅」立基通常良善,做法是毀棄掉某些雙方(更極端的案例是單方)覺得不適合、在感情中會令人不安的因子,這是「能讓關係進行下去」的毀滅。
撇除最極端的殉情、恐怖情人不談,還有另外一種「毀滅」值得一提。
「終わりにしたい」だなんてさ……君は初めて笑った(「我想結束了」什麼的……你卻第一次笑了)。在這首歌的例子中,或許那名女孩(歌曲中的「你」)期望的是理解與包容,但在遇見「我」之後,卻帶著「我」一起向夜晚奔去。
在《桑納托斯的誘惑》中,女孩每每的,在站在陽台邊上試圖自盡時,會傳訊息給男孩。男孩本以為女孩希望得到自己的幫助,但顯然的,女孩需要的不是幫助。直到故事的中後段,才發現女孩其實是男孩的「死神」,也許她存在的目的正是帶領男孩迎向死亡。
其實單單從原著小說的角度看,或者單單看歌曲本身,是很難體會到故事全貌的。所以,故事中的「女孩」即是死神,但歌曲中的女孩,更接近一種情緒,一種狀態,這點後頭會更詳細的解釋。
綜合來看,這一段「愛情」(如果能這樣稱呼的話),似乎從一開始就追求的就是「毀滅」,而不是多數人希望的「重生」。我不想硬去解釋,雖然經歷過極為相似的事件,讓我對這三個詞有了新的見解,所以在這裡,我不會去評價說,「毀滅」一定不好,或是什麼「愛情是種救贖」這種鬼話,不過我相信大多數人不會第一時間就選擇毀滅。
會有人覺得我講這樣的話消極,但必須承認一個事實:多數人會讚揚鳳凰的美麗,鳳凰的「浴火重生」,卻不會讚揚平凡的麻雀,鮮少讚揚專情的信天翁或天鵝。「毀滅」有種神奇的吸引力,似乎越危險的東西,越容易讓人看得眼紅,但如果太接近又會被警告,就像是火,像是水中的漩渦、沙漠中的流沙。
或許因為如此,在你溫柔地邀請我一起迎接終結(君は優しく終わりへと誘う)之時,「我」才會拋棄那已厭倦的世界,才會不再期望太陽升起,跟隨「你」的腳步而去吧。
(二)換個角度看,女孩如果是種情緒,是沒被覺察到的狀態……
那,如果從另一種角度看呢?
在寫上面那一段時,突然靈光一閃:誰說女孩一定要是一個「人」或是一個固定的「形象」?以其他角度來看,譬如女孩是「憂鬱」、是受過傷的「內在小孩」,這樣來看,歌曲會成立嗎?
前半段的歌曲中,這個「內在小孩」(先允許我這樣稱呼)即便被男孩看到,還是「眼神卻總帶著寂寞」(寂しい目をしてたんだ)。而男孩也以鼓勵的眼神看著這個孩子,並相信「但那再平凡不過的喜悅,只要兩人一起的話一定能找到吧」(ありきたりな喜び きっと二人なら見つけられる)。
這多像是陪伴那個憂傷的自己啊。生活中並不是沒有陽光,沒有溫暖,但更多的是冷漠的鋒芒,重擔一擔擔、無情的落下,種種落敗後,剩下的是一個外表完整,內心卻千瘡百孔的所謂「人」。
活著簡單,但又談何容易?每一張大大的笑臉背後,藏著的或許是更深的悲傷。「要努力的活著啊」這種話,如此的不切實際,因為就是努力到已經沒有力氣了,那這樣,要用哪種力氣活著?
所以啊,男孩說,「在掉進那沒有黎明的黑夜之前,請抓住我的手吧」(明けない夜に落ちてゆく前に 僕の手を掴んでほら);所以男孩說,「連那些你想忘記而封閉起來的日子,我也會用溫暖的擁抱把它們溶掉」(忘れてしまいたくて閉じ込めた日々も 抱きしめた温もりで溶かすから)。
後半段的歌曲,我的解讀不是男孩選擇自甘墮落,更像是那種無力感突然升起,突然沒有能量,在被憂鬱淹沒前擁抱自己。那不是屈膝,不是讓步,我想,更適合的辭彙是「接納」。
很奇怪嗎?會這樣想的你,一定現在過著幸福的日子吧。憂鬱是種需要克服的狀態,需要被處理,這我絕不否認,但是不能忽視一點,當你抱著被洗禮的心情讓憂鬱來到之時,反而會有種被救贖的感覺。因為經歷憂鬱的是「自己」,那些好聽話說給別人聽可以,但說給自己聽,遲早會變得更加錯亂,然後就會更快速的沉淪吧。
回到歌曲中。
「在吵鬧的日子裡,我也變得無法展露笑容了」(騒がしい日々に笑えなくなっていた)。「吵鬧」這個詞用的很妙,因為這首歌從頭到這一句之前,都是兩人世界,那「吵鬧」源自何處?
「像是沉浸,又像溶掉似的」(沈むように溶けてゆくように),歌的起始有過這句話,但那時還沒有深刻的感覺。再次出現時,卻又如此恰到好處。「沉浸」是我在你之中,「溶掉」是我與你合為一體,此時此刻,憂鬱是本體,不再有你我之分。
就連本來充滿恐懼,令人想離開的夜空,到了這時候,也變成「涼爽的清風」。
然後,一起奔向夜空中吧。
~
在此聲明,我不鼓勵自盡,不鼓勵以任何手段傷害自己或他人,所有的語句都是我針對這首歌所寫的評論。
如果真的需要幫助,絕對不要猶豫,不需要每個人都經歷過地獄起死回生,這很痛苦,因為我曾走過一遭。
我是安妮熊,如果你對我的作品有同感,或是你有一些故事,歡迎留言或私訊我,我們下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