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2年6月3日左右,日軍空襲荷蘭港後,建築物遭空襲燃燒。
荷蘭港戰役發生於1942年6月3日至4日,日本帝國海軍兩度出動航空母艦空襲阿馬克納克島荷蘭港的荷蘭港海軍作戰基地和美軍米爾斯堡,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阿留申群島戰役的序幕。這次轟炸是敵方首次對美國本土發動空襲,也是史上第二次由外國勢力轟炸美國本土。第一次是1929年亞利桑那州納科的意外轟炸。
▪︎交戰方
美國:第37步兵團、第206海岸砲兵、1個探照燈砲台、6個防空砲台、美國海軍陸戰隊、30架飛機
傷亡和損失:78名死亡、傷員數量不明、3名被俘、14架飛機被毀、米爾斯碉堡中度受損、荷蘭港中度受損、1艘住宿船被毀日本:1艘航空母艦、1艘輕型航空母艦、3艘巡洋艦、5艘驅逐艦、86架飛機
傷亡和損失:10人陣亡,5人被俘,8架飛機被毀,1架飛機被俘獲
|背景
日軍計劃佔領阿留申群島的島嶼,以擴大其在北太平洋的防禦範圍,使美國更難從該地區攻擊日本。對荷蘭港的空襲是為了支援日軍在「AL行動」中 對基斯卡島和阿圖島的入侵。 荷蘭港周圍佈滿了阿肯色州國民警衛隊第206海岸砲兵(防空)群的防空砲兵連,也是駐紮在阿拉斯加的第十一航空隊重點保護的目標之一。第206海岸砲兵(防空)於1941年8月部署到阿留申群島的荷蘭港,當日本帝國海軍航空兵於12月7日襲擊珍珠港時,第 206 海岸砲兵連已駐紮了大約4個月。第206海岸砲兵連裝備有 3 英寸 M1918 炮(一種較老的型號,垂直射程為26902英尺,M2 勃朗寧機槍和 60 英寸(150厘米)探照燈。襲擊發生時,第 206 聯隊在荷蘭港部署了一台雷達。港口裡停泊著兩艘老式驅逐艦「國王號」和「塔爾博特號」,以及一艘驅逐艦兼水上飛機母艦「吉利斯號」、潛艇S-27、海岸警衛隊巡邏艇「奧農達加號」,還有美國陸軍運輸艦「菲爾莫爾總統號」和「莫倫號」。

1942年6月3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從戰壕中觀察戰鬥
|戰鬥
1942年6月3日,由海軍少將角田角次指揮的日本航空母艦攻擊艦隊,由航空母艦龍驤號和隼鷹號以及護航艦隻組成,航行至荷蘭港西南180英里(160海裡;290公里)處,對美國陸軍和美國海軍的設施發動中途空襲,以支援日本在太平洋阿留群島國的攻擊。 凌晨2點58分,根據地理經緯度,角田海軍上將命令他的航空母艦發動攻擊。攻擊由12架零式艦上戰鬥機、10架九七式艦上攻擊機和12架九九式艦載轟炸機組成,她們在嚴寒天氣中從兩艘小型航空母艦上起飛,襲擊荷蘭港。其中一架九七式艦上攻擊機在從龍驤號起飛後失蹤。 飛機於凌晨4:07抵達港口,襲擊了該鎮的廣播電台和儲油罐,造成了一些破壞。第206聯隊的許多士兵被炸彈和槍聲驚醒。儘管該部隊已戒備多日,但在日本飛機抵達荷蘭港之前,並沒有任何具體的攻擊警告。由於沒有總部的明確指示,每個砲兵連的砲手都迅速意識到危險,跑向駐紮在港口周圍的火砲並開始還擊。除了 3 英寸(76毫米)火砲、37毫米(1.46英寸)火砲和 .50 英寸(12.7毫米)機槍外,該部隊的成員還使用了步槍射擊,甚至有人聲稱向低空飛行的敵機投擲了扳手。幾名成員報告說,他們能夠清楚地看到日本飛行員在島上空反覆飛行時的面部表情。第一天傷亡最大的是炸彈襲擊了米爾斯堡 864 號和 866 號兵營,造成第37步兵團17名士兵和第151工兵團8名士兵死亡。 當所有日軍飛機被收回後,附近誤報有敵艦,但搜索飛機並未在該區域發現任何船隻。搜尋過程中,四架九七式艦上雙座偵察機從重型巡洋艦 「高雄號」和「摩耶號」起飛,與正在搜尋撤離日軍艦隊的美軍戰鬥機遭遇。

1942年6月4日,第二次日軍空襲後,荷蘭港的西北號宿舍船被火焰吞沒
6月3日至4日,第206聯隊花費了大部分夜間時間,將火砲從港口周圍的山頂上搬運到烏納拉斯卡市及其港口設施內。此舉部分是為了迷惑敵方,部分是為了防禦預期的陸上入侵。民間承包商用沙袋填充新的砲位,以保護這些砲位。 6月4日,日本航空母艦駛至荷蘭港以南不到100英里(87海浬;160公里)處發動第二次攻擊。16:00,不到一小時後,由 9 架戰鬥機、11 架俯衝轟炸機和 6 架水平轟炸機發動了第二次空襲。更多目標遭到破壞,包括一些停飛的飛機、一個軍營、儲油槽、機庫和港口中的幾艘商船。零式戰鬥機集中掃射砲位,而轟炸機摧毀了位於港口的油箱。基地軍醫院的一側完全被摧毀。擊中油箱後,敵方俯衝轟炸機和高空轟炸機集中攻擊港口中的船隻菲爾莫爾號和吉利斯號。在猛烈的防空火力的驅使下,他們離開了這兩個目標,最終成功摧毀了駐地船西北號,由於其體積龐大,當時日軍誤以為這是一艘軍艦。「西北號」其實是一艘擱淺的運輸船,曾被用作民工的營房。儘管船身嚴重受損,火勢熊熊,消防員還是設法挽救了船體。之後,它的發電廠被用來為岸上設施生產蒸汽和電力,另外還有一門高射砲被炸毀,四名美國海軍士兵喪生。 兩架日軍俯衝轟炸機和一架戰鬥機遭防空火力擊傷,未能返回航空母艦。在返航途中,日軍飛機在奧特角上空遭遇了六架P-40戰鬥機組成的空中巡邏隊。隨後發生了一場短暫的空戰,導致一架日軍戰鬥機和兩架俯衝轟炸機損失,六架美軍戰鬥機中也有兩架損失。

1942年6月3日《安克雷奇每日時報》頭版刊登了這起攻擊事件
|結果
敵軍的行動導緻美國第十一航空隊損失了四架 B-17 轟炸機、兩架 B-26 掠奪者轟炸機和兩架 P-40 戰鬥機,而海軍則有六架 PBY 卡特琳娜戰鬥機被擊落。43名美軍陣亡,包含33名士兵、8名水兵、1名海軍陸戰隊員和1名平民,另有50人在襲擊中受傷。 日軍艦艇都沒有受損,但有一架零式戰鬥機被地面火力擊傷,迫降在荷蘭港東北約32公里(17海浬)的阿庫坦島。雖然飛行員遇難,但飛機損傷不大。這架被稱為「阿庫坦零式」的零式戰鬥機被美軍回收、檢查和修復。這次回收對美國來說是一次重要的技術情報獲取,因為它揭示了零式戰鬥機設計上的優缺點。 第二天,角田上將接到命令,停止進一步進攻,前往中太平洋支援中途島戰敗後撤退的聯合艦隊。兩天後,一支小型日軍入侵部隊登陸並佔領了阿留申群島中的兩座島嶼,阿圖島和基斯卡島,但沒有進一步的衝突,基斯卡島和阿圖島的阿留申人被囚禁在日本本土。 日軍轟炸荷蘭港以及隨後佔領基斯卡島和阿圖島,讓美國人誤以為日軍即將對美國西海岸發動全面攻擊。結果,美軍動用軍用飛機和徵用的民用飛機,將近2300名士兵、火砲、高射砲以及數噸其他裝備和物資空運至諾姆,以阻止日軍在阿拉斯加登陸。 由於擔心日本襲擊其他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大陸,美國政府從西部群島和普里比洛夫群島疏散了數百名阿留申人,將他們安置在阿拉斯加東南部的拘留營中。在那裡,許多人死於麻疹、流感和其他傳染病,這些疾病在過度擁擠的宿舍中迅速蔓延。總共約有75人死於美國拘留所,19人死於日本佔領。1988年的《阿留申賠償法案》是美國國會試圖對倖存者進行補償的一項嘗試。2017年6月17日,美國政府正式為拘留烏南加人及其在營地中的待遇道歉。
(部分內容參考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