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德國啤酒講究純粹工藝,美國啤酒強調創新實驗,那比利時啤酒,就是歷史與文化的混血結晶。數百年來,修道院僧侶、家族酒廠、商業釀酒師共同塑造出這片風格繁複、迷人卻常讓新手困惑的啤酒版圖。而要真正懂比利時啤酒,修道院啤酒的分類與命名體系,絕對是第一堂必修課。
來自修道院的傳奇:Trappist 與 Abbey 的差別

真正修道院啤酒的國際 Trappist 認證標誌。
Trappist 並非單純風格名稱,而是嚴格的認證制度。全球僅十幾間酒廠擁有 Authentic Trappist Product 標章,其中多數來自比利時,例如:Chimay(智美)、 Westmalle(西馬爾)、 Rochefort(羅什福)。
- 由真正的修道院擁有或監督生產
- 利潤主要用於修道院營運或慈善用途
- 釀造過程符合國際 Trappist 協會規範
Abbey(修道院風格啤酒)則是更寬鬆的分類。常見例子包括:St. Bernardus(聖伯納杜斯)、Leffe(樂飛)、 Maredsous(瑪德蘇)。
- 多數為商業釀酒廠生產
- 可能與歷史修道院有淵源、授權,或單純仿效修道院傳統
- 沒有 Trappist 認證,但風格、命名、包裝設計常與修道院文化掛鉤
看懂 Dubbel、Tripel、Quadrupel 的祕密

Chimay的Dubbel、Tripel和 Quadrupel 差異
這些經典命名,來自修道院釀酒傳統,簡單掌握以下邏輯,就能避免買錯。名稱數字不代表酒精度相乘,但確實暗示酒體厚重與風味複雜程度遞增。
- Blonde (金色愛爾):金黃清澈,酒精濃度6-7%。風味果香明顯,口感清爽
- Dubbel(雙倍):深褐色,酒精濃度6-7%。麥芽甜感濃郁,帶焦糖與果乾氣息
- Tripel(三倍):金黃色,酒精濃度8-9%。酒勁強烈,辛香料、蜂蜜與果香平衡
- Quadrupel(四倍):深棕色,酒精濃度10% 以上。酒體厚重,深色水果、巧克力風味濃烈